2.对禅宗思想与历史的研究
对禅宗的定义,学者们一致认为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对其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和中国佛教的发展中产生的重要作用,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任继愈说:"禅宗对佛教其他派别自称'教外别传'【《禅宗与中国文化》,《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1期。】,它在中国哲学史的地位比它在正统佛教中的地位重要得多,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又认为禅宗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为小农经济的特点就是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禅宗各派的共同观点是"求解脱要靠自己","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产生自己解脱的宗教思想,是十分自然的结果"【《弘忍与禅宗》,《"东山法门"与禅宗》,6页。】。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从文化史的角度来探讨禅宗对中华民族(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的心理性格、思维方式和基本观念的影响,认为以士大夫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一直深受禅宗的影响,留下了深深痕迹。此书曾经在一些青年人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顾伟康的《禅宗:文化交融和历史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专论了南宗禅,认为"事实上,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所有佛学宗派中,真正施巨大影响于中国文化的,也就是这种以公案接机,唱评棒喝的南禅"。因此能够把握南禅,确凿地认识禅宗,也就根本上扣住了中国佛学史上"最重要的一环"。邢东风的《禅悟之道--南宗禅学研究》是另一本研究南禅的专著。作者认为,如何修行成佛,觉悟解脱的宗教实践问题,就是禅宗思想和实践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为此禅宗高度地张扬宗教实践主体地位,出现了灵活不拘、无章可循的自由思想和活泼禅风。洪修平的《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从哲学史的角度论述了禅宗。认为禅宗从达摩禅到慧能禅,经历了一个由外境到内境,由心注一境到心境泯然的演变发展过程。般若实相说与楞伽心性的融摄是达摩系禅学思想的基本特点。禅宗的理论核心上是人的解脱问题,从中透露出唯当下现实之心的本体论预设,因此不能用主观唯心主义或客观唯心主义简单概括。禅宗可以说是一个以佛教为本位而融摄了儒道思想的三教合一的佛教宗派,它上承魏晋以来佛教中国化传统,下开宋明理学以儒家为本位的三教合一之先河,南北禅宗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张中行的《禅外说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从禅外的立场来探讨禅宗奥秘,把解决人生问题作为祖师的宗旨,以禅来发挥人生的哲理,书出之后,引起人们广泛注意,理论界对此多有回应【参邢东风:《化解〈禅外说禅〉》,《世界宗教文化》,2001年第2期。】。现代著名的禅僧正果法师撰写的《禅宗大意》【中国佛教协会,1989年。】是佛教僧界学者的一部有影响的著作。此书系统地介绍了禅宗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后一部分内容尤为重要。因为虽然有不少学者从事于禅宗的研究,写出了一些有影响的著作,但这些都是主要依据文字材料而拟定的,对禅宗的实修,因条件的限制,学者们难以体会其中的三昧,多少有一定的局限性。法师为佛门中人,数十年来坚持习禅打坐,有深刻的体会。所以该书的撰写和出版,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术界的不足,正由于此,该书受到了佛教徒和佛学院学生的欢迎,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葛兆光的《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是一本有自己特色的研究著作。作者自述这是修正过去在"过分情绪化、观念化的立场和视角"后出版的另一本禅宗思想史的书。但是此书与其他的同类书有不一样的地方,它不同于一些禅宗学者所做的描述式史书,而是着重于历史的对比和考证,试图"在上游百溪汇流的丝分状态下的看主脉的形成"【《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24页。】,并对现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独特看法,是一本在比较冷静的思考下撰出的著作。杜继文与魏道儒合著的《中国禅宗通史》和潘桂明的《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以及吴立民主编的《禅宗宗派源流》都是当代大陆出现的论述比较完整的通史性著作。这些著作各有自己的特色,例如《中国禅宗通史》在疑古方面走得更远一些,作者提出"北方的游僧,就是禅宗先驱者的社会基础"【《中国禅宗通史·导言》,4页。】,把禅宗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归到了游民与农禅方面,这与传统地历史记载是有出入的。而《禅宗宗派源流》则基本上是遵循历史的记载,按照禅宗的说法加以组织后,撰出的一本新的史书。总之它们在总述禅宗史方面起到了应有的历史作用,而且对宋元明清之后的禅宗线索无疑作了一次很好的梳理。但在方法的运用上,还是没有脱离过去的依人依时论事,缺少更多的综合处理,仍然是属于西方的认识论和思想史研究的模式。
总之,对这一时期的禅宗史研究,一如邢东风所说,第一,比较完整地把握了中国禅宗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勾画出中国禅宗史的基本轮廓。第二,澄清了禅宗史上的一些史实,纠正了以往的一些误解。如"50年代以后,有的学者接受了胡适关于慧能以前的'楞伽师'的提法"【如吕澂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9讲中关于"楞伽师说的转变"部分,中华书局,1979年。】。又如"80年代由于《神会塔铭》的发现,于是确定了神会的生卒年代应为公元684~758年"【《中原文物》,1985年特刊号,211页。】。再如关于"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说法,以往的研究者只是把它当作禅宗的一般观点,而没有对它是禅宗中哪个派系的观点加以辨析【参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3册,92页。】。经过当代学者的考辨,已经清楚这种说法并不是禅宗中普遍一致的观点,而只是禅宗牛头系统的观点【参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202~204页。】。又如以往的说法认为禅宗在慧能以前信奉的佛教经典是《楞伽经》,强调对"心"的认识和体验,从慧能以后改为信奉《金刚经》,强调对"空"的认识和体验。十几年来,学者们经过对《楞伽师资记》等早期禅宗思想资料的研究,认识到早期禅宗也有"空"的思想,慧能以后也重视"心"的认识和体验,以往那种划分过于简单。又如关于北宗的传承历史问题,以往的观点一向认为当慧能南宗兴起之后,北宗便销声匿迹。"80年代,经过温玉成对禅宗碑刻资料(其中大部分是关于北宗的)的调查,比以前更加清楚了北宗在神秀以后的传承情况,知道了北宗在南宗兴起之后还传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大约百年)。"【邢东风:《近年禅宗历史新进展》,《世界宗教文化》,2001年第4期。】早期禅宗的研究,仍以从菩提达磨到慧能时为止。这段时间关涉到禅宗的产生问题【以下有关慧能的研究综述主要参考董群《五十年来的慧能研究--对以大陆学术界为主的考察》,《中国宗教研究年鉴1997~1998》,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董群还著有《慧能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后记"中落款的时间是在1999年。本书是一本全面研究慧能的专著,作者从慧能与中国文化关系的角度作了较为详尽的讨论,特别是慧能思想与儒家、老庄的关系,为本书一大特色。】。对菩提达磨这个人,史载不清,因此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胡适早年撰《菩提达磨考》,认为达磨确有其人,这个观点基本被学术界接受,潘桂明等均同意这种说法【《中国禅学思想史》,2页。杨曾文和吴立民均同意此说。】。杜继文持比较谨慎的看法,认为"或者可能他只是一个后人穿凿的人物,或者可能虽有影响于底层民众,却始终未被显贵承认"【《中国禅宗通史》,40页。】。对达磨的"二入四行"的禅法,学术界也没有什么分歧,即认为它是宗教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达磨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