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文献 >> 部派佛教经典 >>

阿毘達磨俱舍論(三)(10)

分享到:

 行色界有九  謂三各分三
 業惑根有殊  故成三九別 

論曰。即行色界五種不還總立為三。各分三種故成九種。何等為三。中生上流有差別故。云何三種各分為三。且中般涅槃分為三種。速非速經久得般涅槃。由三火星喻所顯故。生般涅槃亦分三種。生有行等般涅槃故。此皆生已得般涅槃。是故並應名為生般。於上流中亦分三種。超半超等有差別故。然諸三種一切皆由速非速經久得般涅槃故。更互相望無雜亂失。如是三種九種不還。由業惑根有差別故。有速非速經久不同。且總成三。由造增長順起生後業差別故。如其次第下中上品煩惱現行有差別故。及上中下根差別故。此三一一如其所應亦業惑根有差別故。各有三別故成九種。謂初二三由惑根別各成三種。非由業異。後三亦由順後受業有差別故。分成三種。故說如是行色不還業惑根殊成三九別。若爾何故諸契經中。佛唯說有七善士趣。頌曰

 立七善士趣  由上流無別
 善惡行不行  有往無還故 

論曰。中生各三。上流為一。經依此立七善士趣。有上流法故名上流。由此義同且立為一。何獨依此立善士趣。不依所餘有學聖者。趣是行義。所餘有學皆行善業無差別故。唯此七種皆行善業不行惡業。餘則不然。又唯七種行往上界不復還來。餘則不爾。故獨依此立善士趣。若爾何故契經中言。云何善士謂若成就有學正見。乃至廣說。諸餘有學若就異門亦可說為有善士性。以諸有學於五種惡皆獲得畢竟不作律儀故。不善煩惱多已斷故。立善士趣不就異門約唯行善不行惡故。唯託勝因往上界故。諸在聖位曾經生者。亦有此等差別相耶。不爾。云何。頌曰

 經欲界生聖  不往餘界生
 此及往上生  無練根并退 

論曰。若在聖位經欲界生必不往生色無色界。由彼證得不還果已。定於現身般涅槃故。若於色界經生聖者。容有上生無色界義。如行色界極有頂者。然天帝釋作如是言。曾聞有天名色究竟。我後退落當生於彼。毘婆沙師作如是釋。彼由不了對法相故。為令喜故。佛亦不遮。即此已經欲界生者及已從此往上界生諸聖必無練根并退。何緣不許經欲界生及上生聖者有練根并退。以必無故。何緣必無。經生習根極成熟故。及得殊勝所依止故。何緣有學未離欲貪無中有中般涅槃者。以彼聖道未淳熟故。未易能令現在前故。所有隨眠非極劣故。毘婆沙者作如是釋。諸欲界法極難越故。彼尚有餘多所作故。謂應進斷不善無記二煩惱故。及應進得若二若三沙門果故。并應總越三界法故。住中有位無如是能。前說上流雜修靜慮為因能往色究竟天。先應雜修何等靜慮。由何等位知雜修成。復為何緣雜修靜慮。頌曰

 先雜修第四  成由一念雜
 為受生現樂  及遮煩惱退 

論曰。諸欲雜修四靜慮者。必先雜修第四靜慮。以彼等持最堪能故。諸樂行中彼最勝故。如是雜修諸靜慮者。是阿羅漢或是不還。彼必先入第四靜慮多念無漏相續現前。從此引生多念有漏後復多念無漏現前。如是旋還後後漸減。乃至最後二念無漏次引二念有漏現前無間復生二念無漏。名雜修定加行成滿。次後唯從一念無漏引起一念有漏現前無間復生一念無漏。如是有漏中間剎那前後剎那無漏雜故。名雜修定根本圓成。前二剎那似無間道。第三剎那似解脫道。如是雜修第四定已。乘此勢力隨其所應亦能雜修下三靜慮。先於欲界人趣三洲如是雜修諸靜慮已。後若退失生色界中。亦能如前雜修靜慮。雜修靜慮為三種緣。一為受生。二為現樂。三為遮止起煩惱退。謂不還中諸利根者。為現法樂及生淨居。諸鈍根者。亦為遮退。彼畏退故。如是雜修令味相應等持遠故。諸阿羅漢若利根者。為現法樂。若鈍根者。亦為遮防起煩惱退。雜修靜慮為生淨居。何緣淨居處唯有五。頌曰

 由雜修五品  生有五淨居 

論曰。由雜熏修第四靜慮有五品故。淨居唯五。何謂五品。謂下中上上勝上極品差別故。此中初品三心現前便得成滿。謂初無漏次起有漏後起無漏。第二品六。第三品九。第四品十二。第五品十五。如是五品雜修靜慮如其次第感五淨居。應知此中無漏勢力熏修有漏令感淨居。有餘師言。由信等五次第增上感五淨居。經說不還有名身證。依何勝德立身證名。頌曰

 得滅定不還  轉名為身證 

論曰。有滅定得名得滅定。即不還者若於身中有滅定得轉名身證。謂不還者由身證得似涅槃法故名身證。如何說彼但名身證。以心無故。依身生故。理實應言。彼從滅定起得先未得有識身寂靜。便作是思。此滅盡定最為寂靜極似涅槃。如是證得身之寂靜故名身證。由得及智現前證得身寂靜故。契經說有十八有學。何緣於中不說身證。依因無故。何謂依因。謂諸無漏三學及果依彼差別立有學故。滅定非學亦非學果。故不約成彼說有學差別。不還差別麤相如是。若細分析數成多千。其義云何。且如中般約根建立便成三種。下中上根有差別故。約地建立則成四種。往初定等有差別故。約種性建立則成六種。退法種性等有差別故。約處建立成十六種。梵眾天等處差別故。約地離染成三十六。色界具縛乃至已離第四靜慮八品染故。約處種性離染根建立總成二千五百九十二。云何如是。且於一處種性有六。一一種性約離染門差別成九。謂隨何地具縛為初乃至已離八品為後。如是六九成五十四。以十六處乘五十四成八百六十四。以根乘之復成三倍故總成二千五百九十二。諸離下地九品染者。即說名為上地具縛。為成一一地離染數等故。如是乃至上流亦爾。總計五種積數合成一萬二千九百六十。已辯第三向果差別。次應建立第四向果。頌曰

 上界修惑中  斷初定一品
 至有頂八品  皆阿羅漢向
 第九無間道  名金剛喻定
 盡得俱盡智  成無學應果 

論曰。即不還者進斷色界及無色界修所斷惑。從斷初定一品為初。至斷有頂八品為後。應知轉名阿羅漢向。即此所說阿羅漢向中斷有頂惑第九無間道亦說名為金剛喻定。一切隨眠皆能破故。先已破故。不破一切實有能破一切功能。諸能斷惑無間道中。此定相應最為勝故。金剛喻定說有多種。謂斷有頂第九品惑無間道生。通依九地故說此定智行緣別。未至地攝有五十二。謂苦集類智緣有頂苦集各有四行相應有八。滅道法智各有四行相應有八。滅類智緣八地滅一一各有四行相應合三十二。道類智緣八地道總有四行相應有四。以治八地類智品道同類相因必總緣故。如未至攝有五十二中四靜慮應知亦爾。空處二十八。識處二十四。無所有處二十。以依無色無有法智及緣下滅滅類智故。然緣下地對治道者。以同品道互為因故。有說。此定智行緣別。未至地攝有八十種。謂道類智緣八地道亦各別有四行相。應由此於前增二十八。如未至攝有八十種中四靜慮應知亦爾。空處四十。識處三十二。無所有處二十四。復有欲令金剛喻定智行緣別。未至地攝總有一百六十四種。謂滅類智緣八地滅有別有總各四行相。應由此於初增百一十二。如未至攝百六十四中四靜慮應知亦然。空處五十二。識處三十六。無所有處二十四。若就種性根等分別。更成多種。如理應思。此定既能斷有頂地第九品惑。能引此惑盡得俱行盡智令起。金剛喻定是斷惑中最後無間道所生。盡智是斷惑中最後解脫道。由此解脫道與諸漏盡得最初俱生故名盡智。如是盡智至已生時便成無學阿羅漢果。已得無學應果法故。為得別果所應修學此無有故得無學名。即此唯應作他事故。諸有染者所應供故。依此義立阿羅漢名。義准已成前來所辯四向三果皆名有學。何緣前七得有學名。為得漏盡常樂學故。學要有三。一增上戒。二增上心。三增上慧。以戒定慧為三自體。若爾異生應名有學。不爾。未如實見知諦理故。彼容後時失正學故。由此善逝再說學言。如契經中。佛告憺怕。學所應學學所應學。我唯說此名有學者。為令了知學正所學無有退失名有學者故。薄伽梵重說學言。聖者住本性。如何名有學。學意未滿故。如行者暫息。或學法得常隨逐故。學法云何。謂有學者無漏有為法。無學法云何。謂無學者無漏有為法。云何涅槃不名為學。無學異生亦成就故此復何緣不名無學。有學異生亦成就故。如是有學及無學者。總成八聖補特伽羅。行向住果各有四故。謂為證得預流果向乃至所證阿羅漢果名雖有八事唯有五。謂住四果及初果向。以後三果向不離前果故。此依漸次得果者說。若倍離欲全離欲者住見道中名為一來不還果向。非前果攝。如前所說。修道二種。有漏無漏有差別故。由何等道離何地染。頌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