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文献 >> 部派佛教经典 >>

阿毘達磨俱舍論(三)(13)

分享到:

 學異生亦六  練根非見道 

論曰。有學異生種性亦六。六種應果彼為先故。然見道位必無練根。此位無容起加行故。唯於信解異生位中。能修練根如無學位。如契經說。我說由斯所證四種增上心所現法樂住隨一有退。所得不動心解脫身作證。我決定說無因緣從此退。如何不動法退現法樂住。頌曰

 應知退有三  已未得受用
 佛唯有最後  利中後鈍三 

論曰。應知諸退總有三種。一已得退。謂退已得殊勝功德。二未得退。謂未能得殊勝功德。三受用退。謂諸已得殊勝功德不現在前。於此三中世尊唯有一受用退。以具眾德無容一時頓現前故。餘不動法具有受用及未得退。亦於勝己殊勝功德猶未得故。餘五種性容具有三。亦容退失已得德故。約受用退說不動法退現法樂無相違過。無退論者作如是說。諸無漏解脫皆名不動。然別立第六不動法者。如前釋通。不應為難。諸阿羅漢既許退果。為更生不。諸住果時所不作事退時作不。不爾。何緣。頌曰

 一切從果退  必得不命終
 住果所不為  慚增故不作 

論曰。無從果退中間命終。退已須臾必還得故。如契經說。苾芻當知。如是多聞諸聖弟子退失正念。速復還能令所退起盡沒滅離。若謂不然。修梵行果應非安隱可委信處。又住果位所不應為違果事業由慚增故於暫退時亦必不造。譬如壯士雖蹶不仆。如上所言。有練根得無學有學。正練根時各幾無間幾解脫道。何性攝。何所依。頌曰

 練根無學位  九無間解脫
 久習故學一  無漏依人三
 無學依九地  有學但依六
 捨果勝果道  唯得果道故 

論曰。求勝種性修練根者。無學位中轉一一性各九無間九解脫道。如得應果。所以者何。彼鈍根性由久串習非少功力可能令轉。學無學道所成堅故。有學位中轉一一性各一無間一解脫道。如得初果。上相違故。彼加行道諸位各一。如是無間及解脫道一切唯是無漏性攝。聖者必無用有漏道而轉根理。非增上故。依謂身地。此所依身唯人三洲。餘無退故。此所依地無學通九。謂未至中間四定三無色。有學唯六。謂除後三。所以者何。夫轉根者。容有捨果及勝果道。所得唯果非向道故。無有學果無色地攝。故學練根但依六地。諸無學位補特伽羅。總有幾種。由何差別。頌曰

 七聲聞二佛  差別由九根 

論曰。居無學位聖者有九。謂七聲聞及二覺者。退法等五不動分二。後先別故名七聲聞。獨覺大覺名二覺者。由下下等九品根異令無學聖成九差別。學無學位有七聖者。一切聖者皆此中攝。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至。五身證。六慧解脫。七俱解脫。依何立七。事別有幾。頌曰

 加行根滅定  解脫故成七
 此事別唯六  三道各二故 

論曰。依加行異立初二種。謂依先時隨他及法於所求義修加行故。立隨信行隨法行名。依根不同立次二種。謂依鈍利信慧根增如次名為信解見至。依得滅定立身證名。由身證得滅盡定故。依解脫異立後二種。謂依唯慧離煩惱障者立慧解脫。依兼得定離解脫障者立俱解脫。此名雖七事別唯六。謂見道中有二聖者。一隨信行。二隨法行。此至修道別立二名。一信解。二見至。此至無學復立二名。謂時解脫不時解脫。應知此中一隨信行根故成三。謂下中上。性故成五。謂退法等。道故成十五。謂八忍七智。離染故成七十三。謂具縛離八地染。依身故成九。謂三洲欲天。若根性道離染依身相乘合成一億四萬七千八百二十五種。隨法行等如理應思。何等名俱及慧解脫。頌曰

 俱由得滅定  餘名慧解脫 

論曰。諸阿羅漢得滅定者名俱解脫。由慧定力解脫煩惱解脫障故。所餘未得滅盡定者名慧解脫。但由慧力於煩惱障得解脫故。如世尊說。五煩惱斷不可牽引未名滿學。學無學位各由幾因於等位中獨稱為滿。頌曰

 有學名為滿  由根果定三
 無學得滿名  但由根定二 

論曰。學於學位獨得滿名。具由三因。謂根果定。有有學者但由根故亦得滿名。謂諸見至未離欲染。有有學者但由果故亦得滿名。謂信解不還未得滅盡定。有有學者由根果故亦得滿名。謂見至不還未得滅盡定。有有學者由果定故亦得滿名。謂諸信解得滅盡定。有有學者具由三故獨得滿名。謂諸見至得滅盡定。無有學者但由定故及根定故亦得滿名。諸無學者於無學位由根定二獨得滿名。無學位中無非果滿故無由果亦立滿名。有但由根亦名為滿。謂不時解脫未得滅盡定。有但由定亦名為滿。謂時解脫得滅盡定。有具由二獨名為滿。謂不時解脫已得滅盡定。廣說諸道差別無量。謂世出世見修道等。略說幾道能遍攝耶。頌曰

 應知一切道  略說唯有四
 謂加行無間  解脫勝進道 

論曰。加行道者。謂從此後無間道生。無間道者。謂此能斷所應斷障。解脫道者。謂已解脫所應斷障最初所生。勝進道者。謂三餘道。道義云何。謂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或復道者。謂求所依。依此尋求涅槃果故。解脫勝進如何名道。與道類同。轉上品故。或前前力至後後故。或能趣入無餘依故。道於餘處立通行名。以能通達趣涅槃故。此有幾種。依何建立。頌曰

 通行有四種  樂依本靜慮
 苦依所餘地  遲速鈍利根 

論曰。經說通行總有四種。一苦遲通行。二苦速通行。三樂遲通行。四樂速通行。道依根本四靜慮生名樂通行。以攝受支止觀平等任運轉故。道依無色未至中間名苦通行。以不攝支止觀不等艱辛轉故。謂無色定觀減止增。未至中間觀增止減。即此樂苦二通行中。鈍根名遲。利根名速。二行於境通達稽遲故名遲通。翻此名速。或遲鈍者所起通行名遲通行。速此相違。道亦名為菩提分法。此有幾種。名義云何。頌曰

 覺分三十七  謂四念住等
 覺謂盡無生  順此故名分 

論曰。經說覺分有三十七。謂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盡無生智說名為覺。隨覺者別立三菩提。一聲聞菩提。二獨覺菩提。三無上菩提。無明睡眠皆永斷故。及如實知已作已事不復作故。此二名覺。三十七法順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此三十七體各別耶。不爾。云何。頌曰

 此實事唯十  謂慧勤定信
 念喜捨輕安  及戒尋為體 

論曰。此覺分名雖三十七。實事唯十。即慧勤等。謂四念住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以慧為體。四正斷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正精進以勤為體。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以定為體。信根信力以信為體。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以念為體。喜覺支以喜為體。捨覺支以行捨為體。輕安覺支以輕安為體。正語正業正命以戒為體。正思惟以尋為體。如是覺分實事唯十。即是信等五根力上。更加喜捨輕安戒尋。毘婆沙師說。有十一。身業語業不相雜故。戒分為二。餘九同前。念住等三名無別屬。如何獨說為慧勤定。頌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