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佛教思想史上的后印顺时代(2)
时间:2007-12-03 09: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蓝吉富 点击:
在印老的诸多研究成果之中,最引起学术界或佛教界重视的应该是下列几项:
(一)阿含学的阐扬:印老在这方面的相关著述,很明显地引发学术界或佛教界对原始佛教或南传佛教的研究热忱。从而也一扫传统中国佛教「忽视或贬抑小乘佛教」的风气。杨郁文等人的阿含研究、吴老择的主持翻译《南传大藏经》,都与印老对阿含学的强调有关。
(二)对中观学的诠释:他的《中观论颂讲记》及《中观今论》的出版,破解了研读《中论》之层层难以穿越的藩篱。中观大义乃得以成为台湾佛学界的显学。没有印老的厘清与诠释,恐怕学界对中观学望而却步者多。学界对中观学的研究进度,当会延迟若干年。
(三)对大乘三系的判摄:将大乘思想判摄为「性空唯名」、「虚妄唯识」、「真常唯心」三系,并给予其在信仰上的价值判定,这是印老最引起学界讨论的看法。而「大乘三系」的判摄主张也成为台湾佛学界的流行理论之一。
(四)提倡以「人菩萨行」为基调的人间佛教:这是迄今仍然风行的大乘佛教实践法门。是印老抉择大乘佛法之后所理出的主张。其中有契合时代、对治偏失的意义在内。它其实是初期大乘佛法的根本义,祇不过为传统中国佛教所忽视而已。因此,印老之「人间佛教」或「人菩萨行」的主张,依我看,其实是复古,不是创新。我曾说印老「反传统」,这是指他「反唐末以来的中国传统」[3] 而言。至于说他复古,则是说他企图恢复印度大乘菩萨行的原本意趣而言,是对古代法义的一种「重新抉择」。
上列诸项是印老之佛学研究成果对台湾佛学界的显著影响。在「印顺学」体系之中,是包含有「立、破」二方面主张的。上列诸项是「立」的方面,至于「破」(或贬抑)方面,也有几项颇为佛教界所熟知:
(一)大乘佛法有天乘化倾向,蕴涵有「天佛不二」思想。
(二)弥陀信仰的形成与太阳崇拜有关。
(三)密教是梵化、天乘化的佛教。
(四)印度大乘三系思想中,真常唯心系距离佛法核心较远,较接近印度神教的真我、真心思想。传统中国佛教中的天台、华严、禅宗等宗思想,皆较接近真常唯心系。[4]
上列诸项批判,对于密教、净土、禅宗等宗信徒而言,当然是一些不中听的看法。因此,这些宗派的信徒对印老的反弹也在教界时有传闻。不过,在「印顺时代」,这些反弹大多仅止于窃窃私语而已。传说台中某净土道场曾焚烧印老的《净土新论》一书,亦未见实据。至于以文章公开反驳者,仅牟宗三、李元松等少数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