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唐密文化 >> 唐密研究 >>

论日本密宗创始人空海的儒家思想渊源(2)

分享到:

  大充 (一人)
  小充 (1人)
  ——事务官 大属 (1人)
  小属 (1人)  头(1人) 博士 (1人)
  助(1人) 助教 (2人)——学生 (400人)
  大学寮 ——学官 音博士 (2人)
  书博士 (2人)——书生 (30人)
  算博士 (2人) ——算生 (若干人)  ——使丁 使部 (20人)
  直丁 (12人)  如图所示,学生一般为400人,行政官就从这400人中培养,以上是大学寮的主要学科(相当于后来的明经道),空海也是以明经道学生身份入学学习。关于空海当学生时的情况如下文所示:
  十八(延历十)游学槐市。(《续日本后纪》四,承和二年三月庚午)
  二九游听槐市,拉雪荧于犹怠,怒绳锥之不勤。(空海的《三教指归》序)
  经游大学,从直讲味酒净成。读毛诗左传尚书,问左氏春秋于冈田博士,博览经史。(空海的《御遗告》)
  以上《御遗告》中的“直讲”,是指他担任明经道教官协助博士、助教指导学生的经历,当此教官者,可以逐渐从直讲晋升到助教、博士。学生正式修满这些科目后,可补为明经道毕业生,只要通过明经科的国家考试即可出任官职。我国的省试等同于唐朝的科举,设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四科。[5]考试分为旬试与岁试,考试方法也几乎与唐朝一样。[6]空海当时的国家考试似乎相当严格,也就是说这种国家考试的合格标准过高,所以延历二十一年六月八日,在太政官的奏请下,这种情况亦有所缓和,当时空海29岁。
  长期以来,明经道的教科书基本上全部按照《养老令》规定的科目设置,[7]也就是说在选择科目中,有大经《礼记》、《左氏传》、中经《毛诗》、《周礼》、《仪礼》、小经《周易》、《尚书》七种,《论语》、《孝经》是必修科目必须兼学,这点与唐朝也大致一样,不同的是唐朝的大经里有春秋时期的《公羊》、《榖梁》,必修科目中有《老子》。在日本,道教典籍不属于教科书范畴,尽管如此,实际上空海对《老子》、《庄子》等道教典籍却耳熟能详,[8]这意味着什么呢?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在推崇儒教的国家考试中,曾经出现过撰写排斥道教论文者就容易合格的事件,[9]由此也说明了学习道教的必要性,此外,明经道本身最初并没有强制规定选定专门教科,带有一般科目的性质,这种自由选择教学科目的做法,也令空海必须学习明经、文章两大科目,以音博士为师。也就是说,空海可以在相当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下学习自己想学的典籍,但是,大学寮要求每一门讲义都必须修完,一门课未完成之前不能修习其他经典。由此看来,空海大量阅读典籍、对典籍的博大精深,依然是靠他的自学。
  以上是空海当时的学制,[10]在这种情况下,空海毫无疑问通过了必修科目《论语》。
  那么,空海如何熟读、领会和运用《论语》呢?以下就此问题进行检讨。  二、空海是否读过《论语》  首先,最简单的问题是空海是否读过《论语》?空海的《性令集》中直接使用孔子名字的地方如下所示有七例,
  [例1][11]
  《性灵集》孔宣虽泥怪异之说,而妙幢说金鼓之梦。
  《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
  [例2][12]
  《性灵集》途径乎仲尼将浮所不能之海也。
  《论语》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例3][13]
  《性灵集》途闻途说夫子亦听。
  《论语》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例4][14]
  《性灵集》夫人非悬瓠孔丘格言。
  《论语》吾岂瓠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例5][15]
  《性灵集》四海兄弟将圣美谈。
  《论语》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
  [例6][16]
  《性灵集》宣尼良玉称沽哉。
  《论语》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買者也。
  [例7][17]
  《性灵集》尼父戒其慎终。
  《论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例1]《性灵集》是对梦幻的诠释,意思是孔子(孔宣)避而不谈怪异之说,而世尊赞叹妙道菩萨说梦,《论语》的意思是先生不说怪异、暴力、乱逆和鬼神,显然《性灵集》引用了《论语》含义。[例2]《性灵集》的意思是日本与大唐相距遥远,孔子(仲尼)想来也来不了,《论语》的意思是感叹既然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不如乘筏浮海,与我同行者大概只有由吧,《性灵集》采用了其文的表现形式。[例3]《性灵集》的意思是孔子(夫子)不许将道听途说的东西当作自己的东西到处散布,和《论语》的意思完全相同。[例4]《性灵集》指出了人离不开衣食的道理, 所谓“人非悬瓠”(即人非瓠瓜不可能空悬饮食不沾,故应充分利用仕官之道)是孔子(孔丘)的格言,《性灵集》直接引用了《论语》的这段话。[例5]《性灵集》的意思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上的人们都是兄弟)是孔子(将圣)的美谈。“四海皆兄弟”的典故出自《论语》,而称孔子为“将圣”,是根据《论语》子罕中的“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故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一文来称呼的。[例6]《性灵集》的意思是连孔子(宣文)都说若有人能真正理解自己的文章品德就沽售,此话也是原封不动引用了《论语》的含义。[例7]《性灵集》的意思是孔子(尼父)告诫我们“要郑重对待终结父母一生的丧事”,亦出自《论语》其文。
  以上清楚梳理了空海《性灵集》所收文章中,使用孔子名字的段落和文章内容里引用《论语》典故的出处,由此可见他在自己的文章中直接使用了孔子之名。关于孔子,简要概括成一句话,即孔子名丘,字仲尼,为春秋鲁人,谥号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在上引例句中,空海又将孔子称作[例1]孔宣、[例2]仲尼、[例3]夫子、[例4]孔丘、[例5]将圣、[例6]宣尼、[例7]尼父,其中“仲尼”、“孔丘”是一般常见的称呼,“尼父”的“尼”是孔子的字,故是尊称。“夫子”是孔子门下弟子对他的专称,后世演变成对老师的尊称。[18]通常看不到“孔宣”、“宣尼”、[19]“将圣”的称呼,这可以说是空海本人的独特用语。
  以上是空海33至55岁期间的文章用例,其中没有一例在同一篇文章里重复使用孔子的名称,纵观空海一生,空海始终注意避免在文章里重复使用相同的词汇。[20]
  以上示例充分表明空海的确详细研读过《论语》。那么,空海在文章的什么地方体现了《论语》的特征呢?下面将具体探讨其示例,为方便检索,现将收入《性灵集》的文章大致分为30代、40代、50代、60代并一一研讨。  三、入唐期间的文章  在空海31岁的文章中有《为大使与福州观察使书》,这是空海搭乘的遣唐使船飘抵福州后,为遣唐大使藤原贺能代笔撰写的一篇文章,内容是请求福州观察使准许他们上岸。文中巧妙地引用了中国典故,[21]引自《论语》的示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