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唐密文化 >> 唐密资料 >>

民国唐密之弘传(5)

分享到:

  佛教救世之根本要义(注十一)

  真言宗纲要(译作刊于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

 

  由于显荫法师逝世太早,年仅二十四岁,未有巨著遗留,国内知其人者较少,日本方面;五十岁以上的人,始知其天资秀质,乃才华绝世之高僧。

 

  曼殊揭谛,母为日本人,父是中国人,颇有才华,中文修养很好,风度不俗,不但专学密宗,即对中国佛教各宗,亦很有研究。其举止动作也很洒脱,不拘小节,经常往来中日间,因其为中日混合种,所以国人视为中国人,日本人视为日本人。因不惯王弘愿倒行逆施,故与王发生文笔诤论(详次节),就中知其佛法之修养,其与显荫虽属同时人,二人学术文章俱优,唯对密教教义未多发挥,尤以显荫回国后,未几即逝世,可谓法门不幸。曼殊揭谛因结怨王弘愿,民国二十二年十二月间在广州白云山纯仁寺被捕下狱,迫令离境,终使广州密坛破坛,令人不胜惋惜!

  四、权田雷斧与王弘愿 

  我国密教盛于唐,衰于宋,禁于明,中绝已达数百年矣!就中元朝虽崇敬番僧,清代奉敬喇嘛,以西藏密教传播宫廷,仅为皇帝御用,而非一般人所得闻问。民国以还,东密藏密,泛滥日深,蒙古喇嘛形服同俗,酒肉公开,东密则曰:「俗形居中台也,日定妃为女形也。」而居士据以传法,且夸即身成佛为独见之殊胜(太虚大师年谱一○○),于是中国佛教便陷入混乱矣。潮安王弘愿居士于民国七年,翻译日僧权田雷斧之「密宗纲要」,以为法 。民国十三年夏季雷斧来华,留居潮州十五日,因得雷斧青眼,从其学密,传法灌顶,于是我国密教,大有重兴之势。唯日本所传之密教,则有弘法大师入唐受诸惠果,及传教大师入唐受传于顺晓,弘法所传称为东密或曰正统,传教所传称为台密或曰旁传,不论东密、台密,均属千年以前之传统。几经传习,流传悠久,今日之东密,果为唐密一脉相承之嫡传乎?不无疑问。 

  一、雷斧来华之动机:雷斧在日本佛教密宗之地位如何?试观太虚大师致王弘愿居士书谓:「读敬告海内佛学家书,知日本雷斧僧正将至中国,此诚一大事因缘也。以近年闻密教之风而兴起者,多得力于居士所译雷斧读书者,而雷斧于日本密教之学者中,洵亦一代泰斗。然虽冒僧正之名,实缺僧行,闻之演华师,其年七十余时犹娶妾,闻日本僧皆如此,已成通俗,所行殆不亚居士非议于净土宗之某某上人者。夫密教贵行,空言无行,则祇能以哲学者视之,不能以密教阿阇黎视之也。故私意当请周行讲学,等之杜威、罗素,而不应有开坛灌顶之事。质之居士以为何如。」(注十二)太虚大师似有先见之明,但王弘愿不以为然,却因此深植日后僧俗、显密诤论之根。但雷斧来华之动机,则又非王弘愿所预知。在雷斧未来华以前,日本图谋中国之野心,早经暴露,诚如太虚大师谓:「凡事之兴,必有因缘。就言密宗,中国自唐迄今,绝响殆千余年。其复兴也,奈何不前不后,而潮涌于斯时耶?兹且一言其动机。密宗为日本中心之佛教,其宗义亦异开元之旧,杂于国俗私见。而我国清季留日人士,往往传闻其说,李证刚既译日文之『西藏佛教史』,侈读密宗,桂伯华且留学焉。共和四年,欧战方酣,泰西各邦无暇东顾之时,日人乘机暴发其素蓄谋我之野心,以二十一条胁迫我政府,其第五条即要求日人在华布教自由权,冀以传教之名,而行其帝国主义之实,其含有政治色彩,路人皆知也。故当时华人缁俗,无不痛斥其非。诚以日本佛法,实取诸中土,云何复来传布?是不异子哺母乳?理何可通?而日人则借口谓日本佛法虽传承支那,而今日本之密教极为发达,中土则成绝学。职是之故,我华缁俗,虽明知其为政治利用文化侵略之计策,然以中土密宗诚绝,固亦未如之何也。以故尔时缁素,受此重大刺激,对于密教问题,渐渐注意,有陈某着『中国之阿弥陀佛』,历言日本密宗之宗义。予于是年,着『整理僧伽制度论』,亦主派人留日留藏习密,以重兴我国之密宗。至民国七年,潮州王弘愿将日文之『密宗纲要』,译华传布。余时在沪纂『觉社丛书』,得之广为流播,极力提倡,冀中国密教早日恢复。未久,而『密教』、「密教」之声,竟遍中国矣。」 

  由此观之,日人来华传授密教,别有用心,昭然若揭矣! 

  二、王弘愿堕入邪见:王弘愿经雷斧传授密法以后,民十六年在广州六榕寺为人灌顶,想以此压倒中外一切佛教法门,动以六大缘起为究竟,并欲以白衣身份统率七众。因此,遭受佛教缁素之训斥。先有太虚大师作「缘起抉择论」以折之:「业感,赖耶,真如,法界,六大五种缘起,于所知法,于能知人,皆当以六大缘起为最浅。」(虚谱一七○)。王弘愿不知反省,竟于广州「佛教解行特刊序」中发表谬见,以「十不同,十殊胜」,显示密宗法 ,所谓十不同者:(一)教主之不同而殊胜也。(二)说处伴类之不同而殊胜也。(三)内外悲智应用偏圆之不同而殊胜也。(四)相承之不同而殊胜也。(五)教义之不同而殊胜也。(六)印玺之不同而殊胜也。(七)真言梵文之不同而殊胜也。(八)灌顶之不同而殊胜也。(九)法则之不同而殊胜也。(十)传持之不同而殊胜也(注十四)。其十不同中,尤以传持不同而为殊胜一节,最为荒谬。诸宗大旨虽言七众,而必以比丘为之长。若吾宗:则大日如来之实体,既总持发髻冠,璎珞天衣……则大日居中台,佛之比丘形者居四方,非明明示其法胤之传持大法,宣扬大法者,僧俗不二乎?王弘愿、冯达庵于民二十一年七月,于广州六榕寺佛教总会,与僧尼授戒,毁坏三 ,后于「解行特刊序文」强调,比丘是陪位,应为俗士弟子,居士主嗣即身成佛为殊胜等邪见。他说:「曼荼罗大日如来,髻形居中台,四佛比丘形居四方,明明示其法胤传持,僧俗不二,四佛伴也,弟子也,明明示比丘可向居士求法。经有结髻真言,若非居士,疏何以有解髻更结之句,不空惠果,皆传大法于居士。」又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