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哲学 >>

工夫理论与境界哲学(7)

分享到:

「问:夫修根本,以何法修?答:惟坐禅,禅定即得。《禅门经》云:“求佛圣智,要即禅定;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何以故?《菩萨戒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得如是者,即名解脱,亦名达彼岸。超六度,越三界。大力菩萨,无量力尊,是大丈夫。”」[注26]
  引《菩萨戒》经语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则此处之「戒」字是实下语而非知识性之语意言说而已,因为对于一个宗教活动而言,戒就是戒入了,不在身体力行中的亲戒则无庸论已,一但戒入真实心境意识状态中的修行主体自然就是入诸佛位,诸佛位以无为法为真实实际,无为法就是无执无无明的清净意识活动,戒就是破除五蕴积聚的罪苦之身的清净活动,是入佛位,是亦即解脱的根本。「彼岸」是说清净境界的,对比于修行者现在迷执的情状,清净是一个主体的境界也是一个客观的世界存在,故以岸说之,此如以「三界」说之之义实同,三界是欲、色、无色之三界,在以六度来状谓的修证功夫之通过义下,说此三界之通过,云其修证功夫在守戒之真实之后,在主体的意境上已证得以六度功课为标准的功夫修养境界,则在主体的客观存在意境上即为境界的开显提升,同时从本体论及宇宙论的言说进路上说其越三界之事。戒是定力贯透的成果,故以「大力菩萨,无量力尊,是大丈夫。」的名号表彰之,佛境是一,名号多型,随其义涵指谓而自在称用。
「问:心住何处即住?答:住无住处即住。问:云何是无住处?答:不住一切处,即是住无住处。云何是不住一切处?答:不住一切处者,不住善恶有无内外中间,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不住不定,即是不住一切处。只个不住一切处,即是住处也。得如是者,即名无住心也。无住心者是佛心。」[注27]
  本文完全是般若智慧的修持理论,是金刚经型态的观念展现,修行的功夫既然确定是心法的功夫,那么这个心法要如何作用呢?所以问如何住的问题。本文的前面两个问答,在知识上是无所交代的,也就是在论证上是套套逻辑,所以不是一个理论性的文字活动,而是功夫操作的力量加持,其实是禅师家的自我摄受的强力肯认,就是在意识活动的截止众流,顶住重心的一再而再地持定作用,明确宣断不住的法门,就是要这么地修持才是。所以这两问两答其实是两次口号的呼喊,心念的作用为主,观念的推演是副。就住心功夫的观念交代是第三个问答以下的事,关于般若智慧的修持活动永远只是治心一念的功夫,理解到自性清净的本体命题的真义之后,在修持的活动上就是一个自性清净的状态的恒定地持守的动作而已,所以只是一个状态的持守,而绝对不是任何的概念确定,更不是知识的明确,当然也还不是情感的、心态的型塑,所以一切以意识型态、以智能真理、以功夫言诠的任何确定性概念知解的行动则都不是学佛的功夫,所以一个彻底的般若功夫便只能是一个永远地在进行式中的状态,所以不住是一个动作,一个永远在住于般若的状态中的修持活动,这也就正是般若是一种智慧的道理,智慧是主体的能力,是能做工的东西,是活的,禅宗在学佛阵营中的活动特征就是能做功夫,因而其言说功夫的观念,就首先显现为就是功夫的活动本身,其次才表现出对于功夫活动的理论义涵的诠释,然而就第三段问答中的般若功夫而言,这种功夫似有义理实无义涵,般若岂有义涵,无义涵中透显智慧的通彻,拈出佛心的境界,在一切心思、念虑、无明尽皆不起的永远无住状态之中。
「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注28]
  从十二因缘说观、从蕴界处说中观,存有者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杂染的情事,所以其实只有佛性存有才是真实的存有,佛性存有是一个怎么样的状态呢?这就是关于佛心的追问了,佛心原来说的是修持者的入佛境界,心是功夫修行中的人存有者的活动主体,佛心是以佛境界为标的的修行活动的主体状态,所以它应该一方面是证悟者的境界,是一个不以任何意识执持活动的暂存为意义的状态。而另一方面应该是世界的客观实相状态,所以以身言,以宇宙论问题意识的进路来描述,所以说为佛身,所以心身一义,心以境而为界,证悟的佛心即佛身之本身,心身一义,则境界既是主体的本体,亦是客观的实然。宇宙论的问题意识随即窜出,然而义涵的底蕴则仍是般若实相而已。
  关于大珠慧海禅师的文义解读是一个藉证的引用,我们也就说到此即可,关于禅宗功夫理论的言说进程仍有多层多义,本文却暂只及此即可。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参见,《中国禅宗大全》.台北丽文.一九九四年五月.页二零九。
[2] 「临济宗创始人玄义禅师根据学人领悟禅法的情形采取的不同接引措施,也是著名公案。师晚参示众云: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竟俱夺,有时人竟俱不夺。」参见《禅宗辞典》,袁宾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一月第一版,页148。
[3] 「圆悟和尚请益五祖,临济四宾主怎生?祖云:也只个程限,是什么闲事?参,客看主、主看客、主看主、客看客。」参见《禅宗辞典》,袁宾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一月第一版,页148。
[4] 「临济玄义禅师:示众,我有时先照后用、有时先用后照、有时照用同时、有时照用不同时。」参见《禅宗辞典》,袁宾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一月第一版,页148。
[5] 「是曹洞宗创始人良价与本寂对于禅法的阐述系统,也是该宗接引学人的特殊方法。用君位(正位)和臣位(偏位)的五种配合,说明不同的禅法认识及参禅的情况。」参见《禅宗辞典》,袁宾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一月第一版,页77。
[6]   参见,拙著<功夫与境界>.纪念冯友兰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7]   参见,蒙培元着《中国心性论》.台湾学生书局.民国七十九年四月初版,页二六七。
[8]   参见,赖永海着《佛学与儒学》.页一四.1995年四月初版。
[9] 参见,赖永海着《佛学与儒学》.页二零.1995年四月初版。
[10] 参见,赖永海着《佛学与儒学》.台北扬智文化出版.1995年4月初版.页二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