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一宗教之产生,或一学说之出现,其所在之地方与时
代,环境与信仰,殆有绝大之影响也
343页
。因此种宗教之建立,或学说之收获,即为其文明之结果,
足以支配其人民之思想信仰也。佛教若视为一宗教,固不尽
然,以其思想学理有超乎所谓现代宗教之定义。但据其在历
史民族间之演变,不论在何民族在何时代,确成其一种伟大
的信仰,其创始者,亦非常人者也。
当释尊未出世以前,印度民族之宗教信仰为神权,虽执
政之剎帝利王种,亦须受婆罗门教之灌顶洗礼也。其所崇拜
之神,多为自然界之物体﹔可超人类之天神。信神有道德性
,因此而歌咏赞美,祭祀供养于神。人民全般之依赖于神,
故神之威权大矣﹗从斯有四吠陀论﹔同时四论含有哲学思想
﹔更进而有六师论之出现,此印度之宗教哲学也。人民生活
,在精神上虽有神之安慰,而环境之物质上富贵贫贱则有异
也,统治阶级则有别也。剎帝利之王种,婆罗门之神师,皆
贵族也,统治阶级也﹔吠舍首陀罗之农工商,均贱民也,被
统治阶级也。当佛出世之际,四姓阶级极不平等之时期也。
文化宗教哲学各方面,亦皆有其转移趋变之情势也。
释尊在此时期出生印度,身处王宫,而透视一般社会情
绪。凭其聪睿之大智,藉其平等之大悲,由本愿故舍去统治
阶级之权位,作改革宗教信仰哲学思想之运动。证悟一切法
因缘所生自性本空之大法界后,更从事普遍化之人间运动,
建设印度民族之新信仰新思想。进而作改善政治运动,向诸
国王劝导,建设新印度之新政治,有所谓十六国王之皈命。
十善业道,是其政治之原则。人民在旧社会中得此清凉之剂
,如梦更醒,如日中天,受持三皈,遵行五戒,而作新民,
此所
344页
谓印度之人间佛教,维我释迦牟尼佛陀与其弟子之所努力建
设者也。
二、释尊之人格修养
释迦牟尼佛为佛教教主,佛教之产生人间,略如上述。
释尊成功此伟大事业者,一方固由其环境时代因缘之所促成
,而一方实由于释尊个己之道德修养与智慧修养,始能成此
穷未来劫不可磨灭之功德事业。道德与智慧之修养,终达其
圆满者,首在其能毅然决然放下权势乐欲,辞别慈父爱妾,
而独身出家者也。释尊意志之坚决,如佛本行经云﹕
世荣虽快乐,有生老病死﹔此四种若无,我心谁不乐
﹖生老病死法,住此生老病﹔若住生乐心,共鸟兽无
异。
又如出家时白父王言﹕
大王﹕今者不可障子出家心﹗何以故﹖譬如有人从彼
焚烧炽然猛焰火宅之中,欲走出者,此是健人,不可
遮断。大王﹗诸有生者,会有别离,若人觉知世间之
中,皆有别离,而不能捐别离法者,此非善利。又如
有人作事不成,死时将至,而不疾为,此非善知。
即为父王而说偈言﹕
若睹一切皆无常,诸有之法终散坏﹔宁忍世间诸亲别
,死别欲至事须成。
释尊出家之目的,如经中述其遣使回白父王云﹕
345页
我今不以被人所欺而息舍离父王足下。又亦不以嗔恨
心故,亦复不为求免资财,又亦不以封禄故,亦不欲
求生于天上。唯见一切诸众生等,在不正路,迷惑黑
暗,邪径而行,欲作光明,欲除如是生死之法,欲利
益世间之句,无忧恼处,欲断无常有漏之行,求出家
耳。大慈父王﹗见我如是,乐出家故,不应忧愁﹗
既具非常之志愿与目的,当有百折不回之精神,目的不
达,此志不息,世间小事,仍须如是,况成人间之大导师耶
﹖释尊出家之情形,常述游四门之故事。然此或为释尊观察
社会景况。位高而忧民深,德广而悲时切,「太子见老病人
知世苦恼,又见死人恋世情灭,及见沙门,廓然大悟」,
(长阿含经)非无因也。
释尊道德修养,即其所修行之大慈悲心也。不以苦故,
而退菩提心,不以苦故,而舍一切众生。为度一切众生故,
而能牺牲个己之无量安乐。而行苦行,不为己乐而行苦行,
大慈充满众生心量,平等舍受,无有差别,怨亲平等,无有
彼我,是故释尊为世界之慈父,为一切众生之所乐见也。菩
提修养,即其所修行之大菩提心也。不以无明故,而障其菩
提,菩提之圆明证彻法界实相得一切智。夫由大悲菩提庄严
释尊之无上人格,而教化此世界之人类建立人间佛教。数千
年来,为几百千万亿人之崇拜景仰,故释尊虽生印度,实为
世界历史上之一伟大圣者。
三、建立三种信仰基础
346页
主义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力量,故凡一种主义,具有信
仰之力量,而为人类所信仰者,则其主义自易推行。释尊创
造佛教,建设人间,其救人救世之主义,于成佛之后,作意
思维,颇费苦心。应如何而在此人间说法﹖应如何而使人民
信仰吾说依吾行法﹖应如何而使人民得大安乐﹖乃至令一切
有情众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出离三界,永舍生死耶﹖
凡此诸种问题,皆为释尊初成佛时,欲度众生之先决定之义
也。「奇哉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无明而不证得。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使诸众生悟入佛之知见。
」释尊如是观察一切众生性已,遂决然而游行人间,实施其
人间佛教教育,其最初方式,则为宣说三种自皈依法﹕
尔时世尊于新净洁天施钵内,从彼北天帝梨富婆并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