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人间佛教 >>

人间佛教史观(5)

分享到:

一定之方规,庶可步解脱之芳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诸佛之通戒也。止一切恶,为消
极之修善﹔修一切善,为积极之修善。未信者信,已信者令
增长,已增长者令圆满,斯皆释尊建立律仪之原理也。
   然犹有别义﹕一曰成就出世之功德也,「夫欲储净法,
洗涤身器,将越爱流,前鸠行楫,居其选也,特有戒焉……
切身口而流训,则一言一行,斯佛事矣﹗因动静以研机,则
举足下斯道场矣﹗诚险道之夷嶝,闇世之凝缸,度疾之仙丸
,出世之神驭,鉴德者之明镜,严心者之宝鬘,涉象季之大
师,处尘俗之善友。……」(大般若经戒分序)二曰教团组织
之巩固也,三无漏学,曰戒定慧。戒者,教团之本也。定慧
者,教团之枝叶也。三乘功德,教团之花果也。欲枝叶繁茂
,花果丰美,必巩固其根本也明矣﹗教团之组织为七众,此
种组织,即戒律之组织也。合数千百万之信


354页
众,倘无一定之戒法,为共同之遵守,势难维持其长久之生
活。就功德言,亦难续其无上之慧命也。三曰教团职位之有
别也,佛教信众类别,曰﹕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
、沙弥尼、近事男、近事女之七众,前之五众为出家信众,
末二众为在家信众,出家中初二众为宿学,后三众为新学,
均受相当之训练,负专修佛法教化社会之任,树立人间佛教
之信仰者。在家二众,则各随职业,信奉佛教,护持教团,
教化社会者。凡此区别,皆由戒也。四曰教学程序之有次也
,佛教为养成布道人间之专门人才,故有教团之组织,泊教
团在人间建立之后,俨然人间教育也﹔佛陀及其弟子,人间
之教育家也﹔寺院林舍,人间教育之学校也﹔三皈五戒十善
,无我无常涅盘菩提,人间教育之课本也。印度如是学校式
之教育施设,释尊实创其始。其教学之程序,按步就班,由
三皈而五戒而十善,再进而十戒六法戒二百五十戒,前前必
具后后,井然不爽,秩然有节,肃然礼具矣,凡此咸依戒法
列其次也。

   言戒法者,在家信众曰三皈佛法僧。曰五戒﹕不杀生、
不与不取、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出家众沙弥十戒,学
法女六法戒,比丘二百五十戒,为便于观察,表列如左﹕


355页

两众 ┌ 在   家  众   三  皈…………归依佛、法、僧
佛教 │   ┌学法女  五  戒…………不杀等
弟子 └ 出家 │沙  弥  六学法…………不淫等
   └比  丘  十  戒…………不杀等
    二百五十戒…………他胜处等
  
三、教法之思想基础与要点

   清净戒法为人间佛教之清净幢相,教团信众,修学布道
,教化人间,数千年来,渐次进展者,戒法律仪纲维之故也
。夫佛陀教法,除上述者,果以何法而摄受印度当时思想界
及末世众生耶﹖
   印度思想界(哲学)之观念与宗教界之要求,厥为解脱现
世人生之痛苦,要求安乐自在之涅盘。或谓此种思想信仰,
为印度人民之共同希求,欲冀此种目的之达到,则必于世界
人生,得究竟彻底之解决,作甚深之探讨不可。夫宇宙世界
苦乐人生,果恶乎而有,又恶乎而能解脱﹖关于此诸问题之
解答,宗教家之婆罗门等,曰世界人生由神创造,或曰梵天
生,或从大自在天生﹔解脱之法,应祭祀供养于神梵天等也
。思想界之六师等,曰世界人生由梵而有,或曰由自性神我
生,或曰由实德业大有和合等有﹔解脱之法,因此而各别不
同矣﹗佛教于世界人生之观念,则异于斯


356页
,谓一切世界人类之成就,各由其因缘业力而得成就,除因
缘外,无所谓天神梵我等而为生主。世界之成住坏空,人生
之生老病死,谓之苦果,此果之产生,因为众生之烦恼业力
,如是由众生之烦恼业力因缘,而有此世界人生,乃至一切
诸法,无不由因缘生起,此佛教之因缘说与业感缘起说,亦
即人间佛教之世界观与人生观也。解脱之法,修八正道,由
修此道定可解脱生死烦恼一切恶业,烦恼业息,痛苦之果,
自然不生,即此不生,名曰涅盘,此人间佛教之解脱观也。
凡此教法,于人间佛教而建立者曰苦集灭道四圣谛观(苦谛
集谛,世界人生之因果观﹔灭谛道谛,世界人生之解脱观)
曰十二因缘,谓无明等﹔曰诸法无我,曰诸行无常﹔曰有漏
是苦,曰涅盘寂静等,示之如表﹕

 ┌─ 因缘说…………世界观…………宇宙本体论
 ├─ 业感说…………人生观…………宇宙现象论
 ├─ 四圣谛观   教法组织
   人间佛教法 ├─ 十二因缘观
   之思想基础 ├─ 诸行无常观  宇宙解脱论
 ├─ 有漏是苦观   行法原理
 ├─ 八正道观
 └─ 涅盘寂静观 … 证法目的………宇宙目的论

357页

   四、人间佛教之解脱道

   欲灭苦恼而得寂灭者,必修八正道也。八正道者,善乎
韦尔斯之解说﹕「一正见,瞿昙以见与念,严格考验,一心
求真,为求学之第一步,世俗迷信,不可有也。……次于正
见,则为正欲,盖自然界忌空,贪欲既摈,则必有他欲起而
代之……服务他人及求公理等等之欲是也。最初未腐败之佛
教,不以绝欲为目的,而以换欲为目的,从事于科学,或美
术,或改良世事,皆与佛之正欲吻合,唯此种目的,不可与
妒嫉好名之羼杂耳。正语、正行、正业,可无庸解释。第六
为正精进,瞿昙于善的意向,及不洁的应用,不与以宽容,
学者于其动作,须加以锐利批评之眼光。第七正念,于所为
或未为之事,常防范个人感觉,或虚荣心使不得近。其最后
者乃正定,以防信仰者心神之迷,如亚历山大里敬神之虚憍
是也。」如是八种正道为人间佛教中修小乘佛学之正路,解
脱人生痛苦之正行。所谓正道者,别外道等邪说之不究竟道
也,光明安稳之道也。夫八正道外,又有三十七觉分法,曰
﹕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善根、五升力、七觉支、八
正道支,要皆解脱之教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