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人间佛教 >>

佛法在人间——何绵山(5)

分享到:

(五)佛教界对误入歧途少年的帮助。在台湾由于社会、家庭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普遍担忧,也引起台湾佛教界的关注。为了帮助这些误入歧途的青少年改过向善,佛教界人士深入到少年辅育院等机构,主动参与对他们的教育和辅导。仅以香光尼僧团法师帮助高雄少年辅育院进行弘化工作为例,他们从1990年起,每周五到辅育院教授宗教课程,并每年举办一天的“长风营”和三天的“耕心营”活动,收到了很好的弘化效果。台湾高雄少年辅育院是收容少年罪犯的机构,其中学生部分收容时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18岁,感化期限一期为3年,故院内学生最高年龄21岁。这些学生是由少年法庭裁定应受感化教育,均为男性,共有300多人。其犯罪背景以家庭解组(单亲家庭)、家庭环境差、管教失当等为最多。犯罪种类在1992以前以盗窃为最多,1993年起以烟毒、麻药占大多数,盗窃居次。这些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弱,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且早熟。他们中许多人不识字,最高学历仅至初中。辅育院的辅导课程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每周五定期佛教课程,对象是院内的新生班、初三班、技训班、高二班4个班的学生;二是一年一度的营活动,对象是全院学生。长期性的每周五佛教宗教课程,按学目标设计,兼具知识性、宗教性和生活性。如知识性的“解门课程”,包括介绍佛教的基本教义、因缘果报、苦集灭道、戒定慧三学、人人皆具足佛性等;宗教性的“行门课程”,包括教导佛教基本行仪、忏悔、静坐与共修等;生活性的“生活门课程”包括佛教歌曲教唱、影片教学、主题讨论与小组心灵沟通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安排,达到启发自觉、净化心灵的目的。香光尼僧团为了使少年辅育院里的少年罪犯学生能够在具有知识性、宗教性、趣味性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宗教精神,省思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学习正向的社会化行为,遂在1992年至1994年这三年中每年举办一天的“长风营”活动,1995年利用寒假举办三天的“耕心营”活动。这两个营的活动内容相同,对象为全院的学生。“长风营”的课程分为:(1)解门课程,在“谈笑书声”中,将佛教的基本教义融入课程,使学生对佛法有初步的概念;(2)行门课程,以静坐为主,使学生在静坐中学习面对自己,增强意志力;(3)生活门课程,有教唱佛曲和励志的流行歌曲,有发挥团结合作精神、勇敢负责的“大地游戏”,有引发学生惜福、惜缘之心的小组回顾活动,让学生体悟世间有爱及感恩的心怀。整个营活动中,对整洁、秩序、团队精神等都设专人进行评分,把活动进行得轻松欢悦、温馨愉快。

四、向特殊群体弘法

(一)监狱弘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佛教寺院向监狱传送佛法,如台东清觉寺慈宗法师曾于1984年4月1日、1985年9月11日曾连续三次到台东监狱举办精进佛七。但那时的弘法大多还只是局限于佛教知识的普及,双方尚无深入沟通,具体效果难以评估。进入九千年代后,监狱弘法风气逐渐形成,其标志为:1、许多重要佛教圆体移橱参与6由于佛光山、慈济功德会、“中华民国佛教青年会”等有影响的佛教团体积极介入监狱弘法,并把这项活动纳入本团体工作重点,使监狱弘法逐渐常规化、规模化。如佛光山在各地的别分院都定出具体计划,定期到监狱弘法,同时积极扩展弘法范围,除宜兰礁溪、台北、台中、嘉义等监狱外,又由所属慈悲基金会支援承办了屏东、高雄监狱及高雄看守所等处的弘法活动。2、出现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监狱弘法法师。这些法师在监狱弘法多年,大多被“法务部”聘任为优秀荣誉教诲师。3、弘法方法和内容日趋丰富生动。在监狱弘法与一般性的弘法不一样,由于对象不同,如将一般性弘法的方法和内容搬进监狱,必然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有经验的法师经过不断总结和探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4、弘法方式创意迭出。随着监狱弘法活动的开展,弘法的方式也更加多样。佛光山慈悲基金会从2006年起举办《送万册抄经本到监狱》活动,鼓励服刑人书写经文,以智慧法语涵养心性,每年都举办抄经征文比赛,旨在促使服刑人内心深处的反省。2008年6月份举办的《2008佛光星云法语抄经心得征文比赛》,共收到一百四十五篇作品,经过初审、复审后决出名次,获第一名的高雄女子监狱的简同学在获奖作品《通往幸福的法语》一文中写道“对我而言,‘抄经’可谓是种‘动态禅定’。我藉由提笔恭书的定心专注,除却盘据脑海的无明杂念;更藉由睿智的般若法语,反省偏差观念。此时,法风拂起,携著笔者下偈语下偈语畅入心房,形化成各式法洁用具,将秽境彻底打扫,待其清净后,那些令人怖畏的害虫,自然无所匿荐了。”“中华民国佛教青年会”曾多次在台北少观所举办“智慧成长营”活动,主要希望通过三学(戒、定、慧)及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规范,以各种活泼的活动方式,使同学们能从实际生活中来肯定自己、建设自己,进而做一个踏实、感恩、及充满爱心的青少年。“中华民国佛教青年会”还在监狱中发起“生命有爱,拒绝犯罪”征文比赛活动,参与者极为踊跃,不少征文生动感人,出自内心,从灵魂深处表示了深深的忏悔。慈济合唱团以歌声缔结法缘,她们定期到台北女监演出,开始时,合唱团的角色并未特意凸现,然而,唱《普天三无》时,有人哭了;唱《祝你幸福》时,有人哭了;唱《咱要手牵手》时,有人边哭边牵着手边要求再唱,要学。能够流泪,是因为心已柔软;容易落泪,是因为已经有了忏悔之意。合唱团不断总结经验,以歌唱为主题,进行精心安排,使服刑者心绪平静、起落、交融、高昂,最后以欣喜结束。5、弘法人员与服刑人员产生互动。如台北女监服刑人员与前来弘法的慈济人产生了信任,曾集资六万余元捐入慈济赈灾基金;为培养爱心,慈济人在监狱中教授纸花制作,女监服刑人员制作了三万朵爱心花,义卖后捐入尼泊尔爱心屋基金。慈济人还在各地监狱开展“监狱传温情”活动,定期进监狱开展讲授佛法、分享人生体验、手语教唱、委员现身说法等弘法活动,并在监狱开展“人性巡回讲座一一误与悟”系列活动,由慈济委员赴各监狱现身说法。

(二)向吸毒者弘法。台湾的吸毒者有多少,目前没有确切的数字。长期致力于毒品防治的宣导及戒治的浮耀法师在一次宣讲时说:据统计,1998年全台湾的烟毒犯大概二十万人,但绝对不止。后来用一个比较科学的方法来统计,就是用尿液来节选检验,发现每月吸毒的人口,大概增加有五干人,十二个月就六万人,如果再删除一些回笼的,最起码还有五万人,若以保守估计一年增加四万人来说,全台湾二千二百万的人口,要不了多久,几年后我们全台湾便会完全被毒化。吸毒者的增多,不仅使吸毒者身心受到伤害,还祸及社会,导致犯罪提高,成为台湾社会的一大隐忧。台湾佛教界积极参与毒品的戒治,具体做法如:1、在监狱中弘法反毒。佛光山在台南监狱明德外役监成立了毒品戒治班,力图通过宗教信仰、心灵薰陶的力量及心理辅导,期能彻底将吸食毒品的心瘾连根拨除。举办过的活动有:洒浮、三时系念、圣歌比赛、母亲节报恩恳亲会。庆生会、皈依三宝及专题演讲比赛等,由多位法师协助学员做自我观照,让身心安定,将生活重新安排与规划。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佛教方面的有:佛教丛书、佛经选读、佛教圣歌、梵呗、禅坐指导等;技能训练有:书法、美术、烹饪、园艺等;心理辅导有:谘商、座谈、个人追踪辅导等。2、建立戒毒机构。佛光山与台湾更生保护会合作,1996年5月8日在屏东辅导所设立“戒毒者中途之家”,以佛教之宗教思想帮助吸毒者戒治。辅导对象为离开矫治机构而自愿接受更生保护辅导的吸毒者,时间三至六个月,必要时可延期,不仅一切免费,每月还发给零钱五百元。辅导方式包括生活管理、宗教活动、教学课程、心理辅导及职能训练等各阶段教育辅导。旨在通过宗教的感化,使虽戒除身毒而仍有心毒的戒毒者戒去心毒,洗心革面,重回社会。3、通过个别关怀使吸毒者戒毒。慈济人通过现身说法、提供慈济宣传品、帮助找工作、邀请参加慈济人的社会活动等方式,关心游散在社会上的吸毒者,收到显著成效。如一位在黑道上混过、有多年吸毒史的徐先生,在戒毒过程中要找工作却屡屡碰壁,慈济人知晓后安排他进入慈济人开的工厂,帮他树立服务人生的目标,工余组织他参加资源回收、“尊重生命”义卖、爱心捐髓抽血检验、访贫、为残障者筹款义卖等活动,使徐先生找回自我,不再使用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