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印度小乘佛教史 >>

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论大小乘佛教融和的开展(8)

分享到:


  “汝等当勤修善行,以修善行,则寿命延长,颜色增益,安隐快乐,财宝丰饶,威力具足……比丘亦如是,当修善”(《长阿含?第二分转轮圣王修行经第二》)

  “一者内身身观,精勤不懈,专念不忘,除世贪忧。外身身观,精勤不懈,专念不忘,除世贪忧。内外身观,精勤不懈,专念不忘,除世贪忧。”(《长阿含?第一分阇尼沙经第四》)

  “漏尽比丘逆顺观察。如实觉知。如实见已。世间贪嫉.恶不善法不漏不起。修四念处。多修多行。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多修多行。”(《长阿含经卷九第二分十上经第六》)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
  “若有一人不喜斗诤,称誉止诤者,此法可乐、可爱、可喜,能令爱念,能令敬重,能令修习,能令摄持,能令得沙门,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中阿含?秽品黑比丘经第八》)

  “远离一切垢,逮得涅槃道,究竟于苦边,是名备众德。”(《杂阿含》卷三十五)

  “当勤恭敬、系心、畏慎,随他德力诸修梵行上、中、下座,威仪满足,……乃至无余涅槃,当如是学!”(《杂阿含》卷四十七)

  “涅槃者,是比丘善趣。汝今比丘!当求方便,得至涅槃。”(《增一阿含》卷二十六)

  “寻欲得道果,不由生死渊;愿欲至涅槃,懈怠而不克。”(《增一阿含》卷二十七)

  “当发誓愿,无愿不果。所以然者,……若长老比丘不发誓愿者,终不成佛道。”(《增一阿含》卷三十八)

  “当专其心,无放逸行,亦求方便,成贤圣八品之道;依贤圣道已,便能自度生死之海。”(《增一阿含》卷三十九)

  “著此慈仁之铠,降伏魔官属,坐树王下,成无上道。……知慈最第一,慈者最胜之法也!阿难当知:故名为最胜,行慈心者,其德如是,不可称计。当求方便,修行慈心。”(《增一阿含》卷四十一)

  “若有众生奉行十法,便生天上;又行十法,便生恶趣;又行十法,入涅槃界。……其十法得至涅槃者,善修奉行。”(《增一阿含》卷四十三)

  以上所引经文,可知世人学道,大都有学道的因缘;苦,是学道的增上缘。小儿小女玩得快乐的时候,他不会想到父母;一旦被人欺侮,受到挫折,他就会哭著喊爸爸妈妈了。

  学生、部属、徒众,当他顺利、安乐的时候,他不会找长官、领导;一旦遇到困难不能解决,他就要找人诉苦了。

  他的挫折、苦难,必定是有原因的;然而他不去找原因,只在果上计较,所以必须要人为他点破,告诉他,之所以发生苦果,必定有一个业集的原因。所以,他有苦,才要人间来帮助,来度化,这就是因苦而入佛道。

  当小儿小女受苦的时候,就必须有父母愿意为儿女解决困难;当学生有了困惑的时候,就必须有一位愿意为学生解惑的老师。所以,受苦的儿女、学生求助于大人;有力的大人必须愿意为学生解决困难痛苦。所以以苦集为开始的四圣谛,当然就需要救苦救难的大愿者了,因此四圣谛和四弘誓愿,自然而然就有了这一层密切的深厚关系。

  轮回流转的苦难众生,当然也想找寻一个安全的彼岸,只是苦于不知道度船在那里。所以,能为人师的圣贤,他乘著大愿船,具备有很多的救生设备,而快要沉没的众生,能带他登上彼岸;正如迷途的众生,找不到出路,见不到天日,如果有一位导师,能够指引他学道,超越障碍,见到光天化日的涅槃,这就是出世的灭道,这就需要发“四弘誓愿”的圣者给予因缘了。

  中国的四大菩萨,他们就是四弘誓愿的代表者;他们不但是四圣谛“苦集”的解决者,也是“灭道”的完成者。例如:

  1.观音菩萨因为有大悲心游诸世界,他看到世界上的众生受著三毒(贪、嗔、痴)之苦,受七难(火难、水难、风难、刀难、鬼难、囚难、贼难)之迫害,所以他能寻声救苦,满足众生的求愿,所以也就实践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愿。

  2.地藏菩萨因为有大愿力,所以发心到地狱里度众生。所谓地狱的痛苦,就是贪嗔痴慢,就是刀山剑树;因为这些烦恼业集的痛苦,有了大愿的地藏王菩萨来救助,所以地狱也就有了佛日的光辉了。

  3.文殊菩萨因为有大智慧,具足种种不可思议功德,让人从邪归正、从迷取觉、从苦得乐、从非而是,给予种种的方便,给予种种的所学,所以是“法门无量誓愿学”。

  4.普贤菩萨因为有大行力,以鼓励对人格的尊重,要赞美他人的美德,要有施舍众生的欢喜,要有惭愧自谦的实力,所以他能导万行而归净土,让所有苦难的众生都能得救,这就是所谓的“佛道无上誓愿成”。

  此外,古来多少高僧大德为“正法能久住,众生得离苦”而发下弘愿。譬如:富楼那甘愿舍身,边疆弘法;睒子菩萨发愿,以泪化为大海,滋润众生;沩山灵佑禅师愿作一只老怙牛,为众生作依怙;智舜和尚割肉,为救一雉等。种种的弘愿,不惜身命,都是为了完成菩萨道;即使佛陀在因地修行时,也曾割肉喂鹰、舍身饲虎,如果没有大愿力,何能作此牺牲?

  又如:须达拏太子满人所求,不逆人意(布施)、小沙弥宁舍生命,不犯戒律(持戒)、白隐禅师宁受苦难,不作辩白(忍辱)、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精进);更有禅宗的诸大禅师不自堕落,起定说法(禅定),以及玄奘、太虚大师的慧解度众(般若)等,都留下千古模范。正如国际佛光会三昧修行法所唱诵的:“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以说,这都是因为了解四圣谛,而能把四弘誓愿发展到了极致的明证。

  总之,悲智愿行圆满,就是佛陀;集合四大菩萨的功德成就,就是到达一个正觉圆满的理想世界了。
 
  结 语

  佛陀说法,所谓“观机逗教”、“应病与药”;有契理的佛法,也有契机的佛法。尤其,“四依止”更为我们订下了宗旨,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只要能本诸四圣谛、三法印、十二因缘,而到四弘誓愿,尽管有种种的应机说法,但都有程序性、时间性;因为懂得时间,程序,才能有适应性而融通的佛法。

  因此,佛陀的教法,常常同样的一个道理,有时在这里如是说,换了一个地方或不同根机的对象,便有不同的说法。因为佛陀善于“应机说法”,有时候说“有”,有时候说“空”;有时候论“性”,有时候谈“相”;有时候讲“体”,有时候议“用”,所以学佛不要执著文字表相,要懂得“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以佛法发心立愿、精进不懈、积聚福德因缘,从了知苦集灭道而到实践四弘誓愿,如此成就佛道,则不为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