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宗派 >> 中国唯识宗 >>

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9)

分享到:


  Māppanma??etha pu??assa 'na man ta? āgamissati',
  udabindunipātena udakumbho pi pūrati,
  dhīro pūrati pu??assa thokathokam pi ācina?.

  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凡福充满,从纤纤积。(案:了参法师译:“莫轻于小善!谓“我不招报”,须知滴水落,亦可满水瓶,智夫盈其善,少许少许积。”同书p. 83)(参原书p. 313)

  14 Dīgha, ii, p. 136; Udāna, p. 85.《长阿含》2《游行经》,大1, 14b等。
  Dadato pu??a? pava??hati,
  sa?yamato verāmcīyati,
  kusalo ca jahāti pāpaka?,
  rāgadosamohakkhayā sa nibbuto.

  及以堂阁施,其福日夜增,戒具清净者,彼必到善方。(参原书p. 313)
  15 Sa?yutta, i. p. 33.《杂阿含》卷36(997经),大2, 261b等。

  ārāmaropā vanaropā ye janā setukārakā,
  papa? ca udapāna? ca ye dadanti upassaya?,
  tesam divā ca ratto ca sadā pu??a? pava??hati,
  dhamma??hā sīlasampannā, te janā saggāgamino.

  种植园果故,林树荫清凉,桥船以济度,造作福德舍。

  穿井供渴乏,客舍给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长。(参原书p. 313-314)

  16 前偈也于《成实论》卷7,大32, 290a被引用,作为此论无作(无表)潜在力主张之根据。

  17 Divyāvadāna, p.54, 131 etc. 《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4, 大24, 16c等。

  Na prana?yanti karmā?i kalpako?i?atair api,

  sāmagrī? prāpya kāla? ca phalanti khalu dehinām.

  纵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参原书p. 314)

  18 同偈也被《大乘成业论》,大31, 783b、《显识论》,大31, 880c所引用,作为主张潜在力不失坏的经典根据。

  (《成业》)业虽经百劫,而终无失坏,遇众缘合时,要当酬彼果。

  (《显识》)诸业不失,无数劫中,至聚集时,与众生报。(参原书p. 314)

  19 根据《中阿含》201、《嗏帝经》、Majjhima 38, Mahā-ta?hāsa?khaya-s. 嗏帝比丘将十二缘起说理解为:固定的识,跨越三世,轮回相续。因为他将此场合的识之相续,想成与外道所说自我或灵魂的轮回相同,所以释尊呵责他:这是错误的见解。就重新为他教示正确意义的无我之缘起说。(参原书p. 319)

  20 巴利佛教的七心所,称为“共一切心”(sabbacitta-sādhāra?a)之心所,是指:触、受、想、思、一境性(定)、命根、作意。关于心、心所具体的相应,在《法集论》Dhamma-sa?ga?i、《清净道论》
Visuddhi-magga、《摄阿毗达磨义论》Abhidhammattha-sa?gaha等中有叙述。(参原书p. 320)

  21 关于各部派心心所思想的产生及异说等,参照拙稿“有部、经部等对于心、心所的论争”(《宗教研究》新第9卷第3号)、“心、心所思想的产生过程”(《日本佛教学协会年报》第14号,收录于本选集第二册)。

  22 有部的六类四十六种心所法之分类,成立于《俱舍论》之后;巴利佛教七类五十二种心所分类,完成于十二世纪的《摄阿毗达磨义论》。承袭有部等说的瑜伽行派,在最后提出众所周知的,六类五十一种心所的说法。

  23 详细的说明,主要是在巴利佛教。巴利佛教的注释书类(Atthasālinī, Visuddhi-magga)及之后的文献Abhidhammavātāra, Abhidhammattha-sa?gaha etc有详细说明。

  24 如后所述,巴利佛教,提出有分识bhava?ga,作为意识流动过程中,无意识或识阈(*意识作用发生和消失的界限)的心理过程。虽然它被看成是潜在心,但是巴利佛教并未使用“潜在心”一词。它与唯识法相学中,将潜在心的阿赖耶识等称为现行心(表面心),而不看成是潜在心相似。不过,实际上,有分识与阿赖耶识等,从现今的学术来看,应该是潜在心。(参原书p. 319)

  25 关于唯识说的潜在力─种子或阿赖耶识,它们与部派时代其先驱思想的关系,参见拙稿“阿赖耶识思想之产生”(《宗教研究》新第9卷第6号)。又,在结城令闻《从心意识论看唯识思想史》(昭和10年)中,是站在唯识法相学的立场,叙述作为其先驱思想的各部派之先驱思想。比笔者自由的立场还要来得局限,相对于笔者从思想来看其发展,结城先生是针对历史性发展来探讨。(参原书p. 328)

  26 关于无表与业的关系,或关于无表的有部等看法,舟桥一哉《业之研究》(昭和29年,法藏馆)98页以下有详细的说明。谓“无表”有善与不善(亦包括善恶之处中无表),善又有有漏别解脱律仪、静虑律仪(定共戒)及无漏律仪(道共戒),其中定共、道共二戒为随心转,随心识而转,其余的无表则不随心识而转,是单纯的色法。但是,在此所讨论的并没有必要做如此的分类区别,所以一切皆不想提及。(参原书p. 328)

  27 在有部论书中,最早叙述无表色的是《集异门足论》卷3,大正26, 379b,卷20、452c以下、《法蕴足论》卷6,大正26, 481c等,于彼处是以正语、正业、正命等为无表。(参原书p. 328)

  28 在《舍利弗阿毗昙论》卷1,大28,526c、529a等中,将无表译为“无教”,属于无表者列举:身口非戒无教、有漏身口戒无教、有漏身进kāya-vīrya,有漏身除kāya-pra?rabdhi、正语、正业、正命、正身进、正身除。又同论卷7,581a中,以意业为无教业,但是,此场合的无教(无表),“表”是指消极的“没有”之意,可能不是指潜在力。如此之例,在《成实论》卷8、大32, 304a中也有。但是,在《成实论》中,或许是指随心转的无表,也可能是指从意业而生的潜在力。

  又,说无表的部派,除了前述有部、《舍利弗毗昙》之外,又例如,在被认为属于正量部的《正法念处经》卷4,大17, 23b 中,对无表(无表)做如下的说明:它是色法,

  是在无意识等时,亦常相续的潜在力─“是色所摄,一切法中与色相应。若人受戒,一发戒已,若睡若闷,失心癫狂,如是善法,相续转行……”即作为防非止恶力的律仪戒。

  又,根据《成唯识论述记》卷2本,大43,275a,谓大众部与法密部(法藏部)成立身勇、身精进之无表色,又说上座部所讲的“胸中色物”亦为无表。身勇、身精进,类似于《舍利弗毗昙》的身进、身除等。在巴利佛教,身轻安(kāya-passaddhi)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