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文献 >> 大乘显教经典 >>

刚晓法师讲《因明入正理论》(9)

分享到:

   当时的印度人认为,这个思惟可不是简单的事儿。比如咱们佛教,在八正道中正思惟也列出来,这就说明了对思惟的重视。他们说的思惟可不是简单的动动脑筋就行了,当然了,一般人说的思惟也就是简单的动动脑筋,中国人也好,印度人也罢,都差不多,圣哲们说的思惟更深刻一点儿,中国的圣哲们把“在表像、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叫思惟。印度的圣哲们给思惟下的定义也差不许多。他们说,“用一定工具来求得知识的过程”叫思惟。印度人把这个呢,通常称之为“量”。量,按本义来说,是丈量、量度。佛教又赋于了“量”以独特的含义:知识、知识的本身,求得新知识的方法及过程,分辨知识真伪的标准。我们也得知道,“量”的梵语是Pramana,中国的译师们给译作“量”,其实这个“量”也是汉语中的一个口语,比如我们河南方言中有一句,“量你也踢跳不出啥”,意思就是,“我知道你的能耐没有多大,我了解你是掀不起什么大风浪的”。这个“量”就是了解、知道。

   现量就是明显的、现前的,一般指人的感觉,由感觉而得到的知识是从现量得来的,由感觉而得到的知识本身也叫现量。其实呢,现量我们已经说过好多次了,“以能知心识当下能得境之自体,不起分别”,这个叫现量,用白话说就是,“当下感知,不加思量。”或者说,现量就是由心识不起分别地、如实地当下了知现前的境界。(在《慈氏学论坛》上见到阿南的一个补充,说现量不只是指感觉,还有意——思惟向概念活动的过渡阶段、自证——心法和心所法对于自身的了解、瑜伽现量——心理极其安定而和道理契合的状态,这是《正理点滴论》、《集量论》中的内容。)

   陈那论师说,现量一个是离分别,一个是不错乱。这两个都得具备(不错乱实际是法称论师说的)。

   6、比量。要想求得新知识,有多种途径、方法,刚才说的现量是一种方法, 现在的比量又是一种方法。“比”就是比度、推理、推论,以已知之法推未知之法,以能知心识去认识境界,必须借推度方能认识。或者说,非靠感官知觉直接获得知识,而是借着名言概念,构成命题,组成论式来进行推理,这种由已知知识间接地推知未知知识,使正智能够生起,所运用的正确无误的推理,就是比量。在前几届,都开设有一门《八识规矩颂》,一直是我来讲的,当时我不是教务长,开设课程,由他们安排,他们有他们的一套儿,现在我做教务长了,我就得按我的思路来,那么就把这《八识规矩颂》给取掉了,为什么呢?因为《八识规矩颂》的义理我不是十分的赞成。比如,象“去后来先作主公”之类,在这《八识规矩颂》中,讲到三量:现量、比量、非量。我们现在说《因明入正理论》,也说到现量、比量。因明中说比量,须凭一个三支论式来进行,在形式上与前边儿说的“能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对于立者来说,能立不能获得新知识,因为能立是把自己已明的知识,告诉论对者,使论对者也明白这知识,比量倒是可以获得新知识的。比量是阐说怎样才是正确的推理的知识及如何获取这种知识。

   7、似现量。不能得境自体,有分别相,妄谓得体。通俗地说来, 就是错误的感知,即错觉。(阿南对似现量也有补充,说事物的名称概念、回忆和幻想、感觉器官有病患等的识量,也是似现量。)我们平常大多是生活在似现量中间。这个似现量应该还包括幻觉。错觉是以有为有,比如,认绳为蛇。幻觉一般是以无为有,如空花。为什么说一般是以无为有呢?因为幻觉有积极幻觉和消极幻觉之分,积极幻觉就是看见本来没有的东西,消极幻觉是本来有的东西看不见。积极幻觉常见而消极幻觉不常见,所以我说幻觉一般是以无为有。似现量是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感官知觉会丧失正确性。

   8、似比量。指三支论式有过,谬成邪宗,而自谓真知。 用白话说就是错误的推理认识,不能使正智生起。这似现量、似比量就是《八识规矩颂》中说的非量。似比量就是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推理知识是错误的。 注意:没有新知的多次重复认识,也不是“量”。

   现量、比量、似现量、似比量,是自己获得新知识的,所以分在“自悟”里边,当然了,这似现量、似比量实际上幷不能获得新知识,但在动机上还是要求得自悟,求得解脱,所以仍分在“自悟”名下。

   以上说的就是二悟八义,八义有时候叫做八门。前边儿我说了,自悟、悟他是古德建立因明学大厦的目的,是论证的目的,而八义,尤其是其中的能立、能破、现量、比量则是指论证和论证的过程、思惟的过程。

   虽然说商羯罗主菩萨把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放在悟他的名下,把现量、比量、似现量、似比量放在自悟的名下,但实际上这八义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相互交搀。

   在这《因明入正理论》的开头儿颂子中,就是这么点东西。我们稍微总括一下:

   圣哲们为了悟他,建立了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以此四义来开阐论式三支的组织、结构,以展示推理过程;为了自悟,建立了现量、比量、似现量、似比量,此四义除了研究求知的方法之外,更进一步探求知识之所以成为知识的原因──这一个就是因明学中的量论,不过在这部《因明入正理论》中讨论的不多,量论涉及到许多“能知能力与所知对象”之间的关系内容,在陈那论师晚期著作中,表现得很充分。比如《集量论》,对知识的种类及所知对象的性质都有界定,虽然这《因明入正理论》中,关于量论讨论得很少,但量论的要点──现量、比量,也都简单扼要地说到了。

   其实,在古印度,有不少的学说派别,他们各自承认不同的“量”,这样呢,在我们看典籍时,会觉得当时有很多“量”,很混乱,不但量名混乱,而且对“量”的概念的见解也不一样。刚才我们说,量是知识,求得新知识的方法及过程,分辨知识真伪的标准。然而,有的派别说,量指获取知识的工具,还指知识的来源等等不一而足,能把我们现在人搞胡涂的,所以,在这儿我把典籍中曾经出现过的量名说一点儿,幷稍稍解释一下。

   现量——由感官接触外境而产生(知识),是用直接经验可以衡量的。

   比量——透过推理的形式获取(的知识),是用间接经验可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