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佛教的發展
佛教輸入錫蘭,經過一百多年的傳播,已有堅固的基礎,此後則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
1.在陀多迦摩那王統治時代(公元前101~77) :錫蘭北部曾受到外敵入侵。他奮起抗戰,打敗敵人。他對於佛教熱心保護。在他所建造的許多塔寺中,有兩座是歷史上很著名的建築:第一他為大寺造了一座偉大的銅殿。殿高、廣、長各達一百肘(約150 英尺),四方形,分為九層。下一層全用花崗石的柱子,分四十行,每行四十根,共一千六百根。屋頂是用銅蓋的,所以叫銅殿。直到現在,這些大石柱幾乎還是完整無缺地保留在這個遺址上。可見那時錫蘭的建築術已是相當進步。第二,建了一座空前的大塔叫羅翁梵利塞耶。因為工程太大,畢生經營,尚不能完成,塔頂部分,還是他的弟弟即位之後繼續造成的。據說這座塔在舉行奠基典禮時,不但有全錫蘭的長老來參加,並且有十多個全印各大寺院的長老應邀參加,如鹿野苑、逝多林、靈鷲山、毗舍離、王舍城,迦濕彌羅等處有長老前來。亦可以想像到當時錫蘭佛教的興盛情況。
2.在婆羅根跋(或婆多伽彌尼阿跋耶)王時代(公元前44~17):第一,國王在王城之北造了一座著名的無畏山寺,獻給他所尊敬的拘比迦羅?摩訶帝須長老。錫蘭佛教創傳自上座部摩哂陀大寺是正統佛教的中心據點,摩訶帝須長老初住大寺,被大寺一部份僧眾斥為是個破戒的人,開會決議把他從大寺擯出去。那時他的一位學生婆訶羅摩蘇?帝須長老在座,不同意他們的決議,於是連他也被驅逐出去。同時大寺還有五百比丘站到這位長老方面來,便和他一起離開大寺轉到無畏山去而自成一派。這是從佛法傳入錫蘭之後,第一次分成兩派。同時有一部份從印度巴羅羅寺屬於跋闍子派的(注7)達摩羅支阿闍黎的弟子們來到無畏山居住,無畏山的比丘也接受了他們的學說,所以大寺派便叫無畏山派為達摩羅支派。後來無畏山發展成全錫蘭最大的寺院,與大寺派分庭抗禮。第二,約在公元前26年,大寺派的長老五百人,以羅希多長老為首,在錫蘭中部摩多羅地方的灰寺舉行第四結集。這次除了誦出上座部三藏及義疏外,更重要的是決定把一向由口口相傳的經典,第一次用巴利文寫在貝葉上保存。這對於後來上座部長期流傳,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第三,比丘們並開始用巴利文寫了一部島史,對於後人研究錫蘭古代史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材料。
3.到了公元前第一世紀之末,男女僧眾已經很多。據說摩訶拘羅,摩訶帝須王(公元前17~3) 在一次大供養中,有六萬比丘與三萬比丘尼(注8),這個數字與一個小島國的人口比率來說,是相當驚人的。
4.大乘佛教的輸入和發展:在哇訶羅迦帝須王時代(公元後269~291),有吠多利耶派的學說輸入錫蘭,為無畏山派的比丘所接受。此派的初期傳播,深受大寺派的打擊,不很順利。數十年後,到了摩訶斯那王時代(334~361),從南印來了一位大學者僧伽密多長老,獲得國王的信任,大力弘傳此派的學說,盛極一時。
據近人考證:吠多利耶是大乘經典的名字,(方廣經)(注9)又名大空宗(注10),所以它是大乘方廣派(注11)。而且僧伽密多長老可能是龍樹學派的學者(注12)。因為在南印度的拘斯那河邊而被認為是龍樹道場的龍樹根,經過近代的發掘,發現許多古代的建築遺跡,並在這裏發現一所從前錫蘭比丘居住過的地方,被命名為錫蘭寺。這便是過去錫蘭佛教與龍樹學派有關係的證明。另一件值得我們聯想的事,即龍樹的入室弟子提婆(第三世紀人)原是錫蘭的比丘,對於錫蘭人接受中觀學派的學說,可能也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而且吠多利耶派的傳入錫蘭恰恰是和他們同一時代。
關於大乘的瑜伽宗和密宗,什麼時候傳入錫蘭不得而知,但可肯定是有的:第一,在第七世紀我國玄奘法師在南印度的建志城,曾經和從僧伽羅國(錫蘭)前來的菩提迷祇濕伐羅等三百比丘會晤,並且和他們討論了關於瑜伽的要義(注13)。可見那時候錫蘭是有不少人研究瑜伽學說的。第二,第八世紀初,中國密宗的開創人金剛智,是南印度人,他來中國之前曾將密宗輸入錫蘭(注14)。第三,金剛智的弟子不空,曾經從中國帶了弟子二十七人去師子國(錫蘭)受到尸羅迷伽王(727~766)熱烈的歡迎,請普賢阿闍梨“開十八會金剛頂瑜伽法門毗盧遮那大悲胎藏建立壇法”,並受“五部灌頂”(注15)。可見此時密宗已經在錫蘭盛行了。第四,在錫蘭的阿?羅陀補羅城的癈虛中曾發現同一時期的刻有錫蘭文和梵語真言的銅板,亦可證明。還有在錫蘭也有從各地出土的觀音像,以及在東南方的婆利伽摩地方的一片石壁上;刻有大乘菩薩像。其中有一尊近人認為是觀音像,這塊石壁,錫蘭人叫佛像岩。作者曾參觀過這裏的壁像,有一鋪是三軀石像并列,中間一軀較高,左右二軀較低,右邊的左手上好像是拿著一朵蓮花,左邊的右手上拿著一根金剛杵,中央本尊手中不拿什麼東西。如果這些不是密宗的刻像,則可能與淨土宗有關,但最少我們也可以知道,過去觀音菩薩在錫蘭是曾經受過人崇拜的。
5.第四世紀中葉:在摩訶斯那王時代(334~361)他除了大力支持住在無畏山的僧伽密多弘傳大乘外,還在大寺附近建立了一座很大的祇陀林寺。獻給他的朋友古吽帝須大長老,為薩伽利耶派的中心道場,形成了錫蘭強有力的三大派之一,與大寺及無畏山長期鼎足而立。
在西利,迷伽文那時代(362~389),因為印度的羯凌伽受到鄰國的侵略,該國王生怕供奉在國內的一顆佛牙被敵人奪去,便藏在他公主的髮髻內,送到錫蘭來,以後便成為錫蘭最尊貴的國寶,同時也成為國內外佛教徒所崇拜的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