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台湾佛教 >> 研究 >>

台湾佛教界学术研究、阿含学风与人间佛教走向之综合省思(上)(6)

分享到:

既然龍樹的《中論》僅僅是《阿含經》的通論,大乘起源與開展的原動力只不過是「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而已,大乘經中的佛菩薩幾乎全是「與印度天神溝通」的「顛倒」佛法所塑造而成,「唯心」與「秘密」大乘盡屬貪生怕死的「老年佛教」,曹溪禪與外道非常類似,禪者「體驗的內容,越來越晦昧不明」,那麼大乘還有什麼值得信仰的價值?佛菩薩還有什麼禮拜、恭敬的意義?被判為「唯心大乘」的臺、賢、禪、淨還有什麼修學的必要?既然中國的大乘佛教沒有什麼價值,意義不夠究竟,無須修學,當然就只有回歸原始佛教,研究《阿含》與提倡人間佛教兩條路可以走了。這應該是台灣近十年來傳統佛教式微,而阿含學風與「人間佛教」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

筆者以上所說,並非全無憑據的妄自揣測。台灣阿含學的佼佼者楊郁文醫師,在《阿含要略》的序文中表示:他之所以研究《阿含》,是因為受到印老一系列著作的啟迪。(59) 創辦「原始佛教協會籌備會」的曾銀湖居士(筆名希爾伯列克),也在他大肆抨擊大乘與中國佛教的著作-《走出彌陀的光環》中坦白宣稱:

我因為親近導師的因緣,開始閱讀他所整編的《雜阿含經論會編》和《印度之佛教》。……我的淨土和大乘立場就動搖了。到了公元1988 年元旦,我就強烈的要求導師要以「正直捨方便」的方式,讓原始佛教在漢地重現。……為了籌建園林精舍,迎請南傳長老來台駐錫的願望,我還是請求導師發言相助。導師……答應說說看,只是希望不大云云。(60)

第一個弘揚原始佛教、第一個強烈批判大乘佛教和中國佛教的「新雨社」在美創辦人張大卿,毫不諱言地說:「我們對於印順老法師的著作是完全尊重,……這種贊成主要是對這個人整個思想的認同,所以他講什麼,我們都贊成。」(61) 而臺灣「新雨社」的創辨人張慈田也承認,他從印順的《佛法概論》一書「得到很大的利益」。他還說:「早期有不少學員都有讀印順法師的書,有的也讀了十年以上。」 (62)

此外,尊奉印老為導師的「弘誓學院」和「妙心寺」,皆先後迎請緬甸帕奧禪師主持結夏禪修。昭慧法師曾經撰文說,印老貶斥中國佛教的禪、密、淨土是有道理的。(63) 深感印老法乳之恩的宏印法師,也在臺南籌辦「原始佛教學院」,擔任第一屆學院院長,並且聲稱自己「不僅僅以中國祖師禪為已足」。(64)

以上種種資料顯示:臺灣傳統中國佛教的式微與阿含學風的興起,的確與印老學術研究的取向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下期待續)

(本文作者曾任中華佛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重要譯著有:《宗義寶鬘》、《現觀莊嚴論初探》、《入菩薩行導論、譯注、衍義》、《菩提道燈抉微》)

【註釋】
(1)〈臺灣的西藏佛教〉一文,參見《西藏研究論文集》第四輯(臺北:西藏研究會,1991)。〈再談臺灣的西藏佛教〉一文,曾宣讀於「公元2000 年兩岸藏學研究會議」。
(2) 印順《遊心法海六十年》,頁 55(臺北:正聞,1985)。
(3)《內學》第一輯,頁 108-109(支那內學院,1923)。另見印順《雜阿含經論會編》,頁 1(1983)。
(4)《遊心法海六十年》,頁 14。
(5) Victor Monsfield, MAdhyamika Buddhism and Quantum Mechanics: Being a Dialogue, 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XXIX, 4, 116, 1989, p.387 .
(6) A.N.Whitehead《科學與現代世界》,頁 274(臺北:立緒,1999)。
(7) 海華、法瑞拉《揭開心智的奧祕》,頁 21(靳文穎譯,臺北:眾生,1996)。
(8)《入中論釋》云:「由於聲聞乘只是略說法無我而已,所以為了開顯法無我而宣說大乘教也是合理的;那是為了要廣說的原故。如阿闍黎說:「……故佛於大乘,圓滿說彼義。」(如石〈《入中論釋‧初品》譯注〉,收入《入菩薩行衍義》,頁 309(高雄:諦聽,1997))。宗喀巴《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說,論釋的引文出自龍樹的《出世讚》,頁 81(法尊譯,臺北:法爾,1991)。
(9) Margaret Boden 《皮亞傑》-Piaget,頁 21(楊俐容譯,臺北:桂冠,1993)。
(10) 丹尼爾.寇曼、羅伯.索曼編《心智科學》,頁 187、188(臺北:眾生,1995)。
(11)《揭開心智的奧祕》,頁 425。
(12) 丹尼爾‧寇曼等《情緒療癒》,頁 307-314(臺北:立緒,1998)。
(13) Gay Watson ,Stephen Batchelor and Gay Claxton ,The Psycholgy of Awakening ,York Beach: Samuel Weiser , 2000 ,p.viii.
(14)John Welwood , Toward a Psychology of Awakening , Boston & London: Shambala , 2000 , p.xii.
(15) 收入《佛學與科學論文集》,頁 92-93(《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冊 132,臺北:佛光,1998)。
(16) 印順《印度之佛教》「自序」,頁 2(1988)。另見《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頁 3(1990)。
(17) 太虛〈再議《印度之佛教》〉(《海潮音》卷 26,期 10)。
(18)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序〉,頁 4(1986)。
(19) 印順《中觀今論》,頁 18(1988,九 版)。
(20)《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冊 48,頁41(臺北:大乘文化,1979)。
(21) A. K. Warder, Indian Buddhism, 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1980, p.376-377.
(22) 陳佾《龍樹菩薩中論八不思想探究》,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一九九八年碩士論文。
(23)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自序」,頁 3-5(1986)。
(24) 詳見《中華佛學學報》第十四期(出版中)。
(25)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頁 116(1988);《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頁 45(1990)。
(26) 同注 (24) 引書,「大乘天化之意義」一章。
(27)《中國禪宗史》,頁 384、385-388(1994,八版)。對印老此一論點的批判,詳見注 (24) 引書,「如來藏說利多弊少」一節。
(28)《中國禪宗史》「序」,頁 8。
(29) Rahula《佛陀的啟示》,頁 8(臺北:慧炬,1972)。「不是一樣芬芳嗎?」一句,在原譯本為「仍然一樣的芬芳」。
(30) 詳見後文。
(31) 參見《雲門語錄》,《大正藏》卷四七,頁 574 中-下。
(32) 印順《遊心法海六十年》,頁15、11、30(1984)。
(33) 聖嚴《明末佛教研究》「序」(臺北:東初,1992)。
(34) 參見《中華佛學研究》期 2,頁231(臺北:中華佛研所,1998)。
(35)《中華佛學研究》期 5,頁 379(2001)。
(36) 詳見《大唐西域記》序:「君臣上下之禮,憲章文軌之儀,人主之地無以加也。」《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神州之地,禮教盛行,敬事君親,尊讓耆長,廉素謙順,義而後取。……為無為,事無事,斯固無以加也。」(《大正藏》卷五一,頁 869 中;卷五四,頁 206 上)。鈴木大拙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曾經留學印度的玄奘和義淨都認為,中國的倫理學優於印度,至少不需向印度學(《禪與生活》,頁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