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唐密文化 >> 唐密研究 >>

论唐密高僧的文化贡献

分享到:
盛唐时期,密教大兴。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先后自印度不远万里来中国弘扬正传密宗,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传法经典,法脉精纯,仪轨圆满,迥超以前之杂传密咒,而特名真言宗(又称纯密,后世称唐密)。此后,唐密高僧倍出,不但将中国佛教发扬光大,而且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贡献卓著。
   兹将开元三大士、一行、空海等唐密高僧的文化贡献分述如下:
   一、开元三大士的译经
   开元年间,中国佛教显教的传译,历经东汉至两晋的幼稚时代,东晋至隋的发达时代,及初唐的极盛时代,至此可称观止。此后所出经论,卷帙大都有限。开元至贞元的八九十年间,有开元三大士出,广译密典,从而掀起中国译经史上最后一个高潮,中国密教也进入了极盛时代。
   关于开元三大士译经的情形,史藉记载十分有限,学术界的研究工作也几乎为空白,笔者不揣愚陋,仅就现有史料尝试论之,以待方家指正。
   (一)唐代译经的情形
   唐代的译经事业最为成熟完备。究其原因有四①:⑴人材的优秀;⑵原本的完备;⑶译场组织的精密;⑷翻译律例的进步——分述如下:
   ⑴唐代的译经人才优于前代。东晋道安擅文辞,长理论,但译梵文须通过胡人(西域人);姚秦鸠摩罗什通胡梵,善教理,但中文须取助于僧睿、僧肇等。而唐代的译经大师如玄奘、义净、不空等,对于中文、梵文及教理都十分精通,非前人可以企及。如不空三藏童年时就来到中国,随舅父周游巡历武威、太原,对中国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字十分谙熟。后随师金刚智三藏学梵文,通晓多国语言文字。早年即随师译经,担任译语,打下良好的译经基础。因此,译经时不须通过别人来听言揣意,故下笔时无牵就,不模糊,名词准确,文言通畅,遵为定式。
   (2)唐代译经的原本也比前代完备。佛教经典传译初期多由口授,口授者主观意见与原文常有出入,译文自不精当。稍后出现梵文经本,多由西域传来,与印度梵文常相差别。而隋唐时期所译的原文,多由梵僧或汉僧直接从印度取来,如开元三大士均从印度直接携带梵本来华,不经西域媒介而致失真,十分可贵。
   (3)南北朝以来,翻译佛经渐为国家重视,每每依敕命举行译事。至隋炀帝大业年间,专设两大国立译经馆(一为长安的大兴善寺,一为洛阳的上林园),由皇家组织通天竺语、西域语和汉语的僧人、居士广译经律论三藏,所需一切由国家供给,译场组织皆已完备。及至唐代,制度日臻完密。虽参与人数众多,但分工明确,各人专司其职,由主译者统摄始终。分工如下:①译主,即译经场的主持人。须精通华梵,教理娴熟,戒行精严,为众钦服。译经时,译主坐译场中间正面宣讲翻译,有疑文歧意时,由其判定得失取舍。所译之经,亦单署译主的名氏。②证义,坐译主左边,与译主评量梵文。③证文,坐译主右边,听译主宣读梵文以验误差。④译语,又称度语、传语。检查印证译主的翻译与梵本、梵义是否一致,译主为外国人时则须此职。⑤笔受,将译主颂出的外文记录下来并转录为汉文,任职者须对中文、梵文及佛学义理都十分精通方能胜任。⑥缀文,回缀文字,使成句义。因梵文与中文的语法不同,如笔受译“照见五蕴彼自性空见”,则回缀成“照见五蕴皆空。”⑦参译,参考两国文字,使之无误。⑧刊定,刊削冗长,定取句义。⑨润文,润色文彩,如《心经》“度一切苦厄”一句,梵文原无,为润文官所添。⑩誉抄,负责抄写。正字,负责校对。11梵呗,开译时宣梵呗,以示庄严。此外,还设监护大臣监阅总校,由钦命大臣担任,译本亦由其进上。如永泰元年(765)不空三藏翻译《仁王经》时,即有十九位僧人参加,分工明确,各嗣其职,此外还有不少朝廷大臣奉旨参加,中官鱼朝恩监阅总校(详见后文)。
   (4)翻译的律例,经前代大德的多方总结,至隋唐时渐已完备。如隋代翻经大德彦琮在《辩正论》中提出的译者“八备”:①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②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③筌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滞;④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⑤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⑥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⑦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⑧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以上包括对译者觉悟、品行、学识、功力等方方面面的要求,至今仍可视为现代翻译的准绳。   关于佛学名相的翻译,玄奘法师依其多年经验亦提出“五不翻”原则,较之隋代大亮法师的“五不翻”更为完备。具体为①秘密故,如陀罗尼;②含多义,如薄伽;③此无故,如阎浮树;④顺古故,如阿耨菩提;⑤生善故,如般若。
   以上诸多因素,都促进了翻译事业的进步。唐时中印交通险碍,两国僧人或走丝绸之路的陆路路线,或渡南海走海路路线,途中天灾人祸不可计数,断粮断水更是常有之事,往往“去者数盈半百,留者仅有几人。”携经回国后,又须苦心翻译,呕心沥血,直至气尽!求法高僧义净曾感慨地赋诗道:“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可谓传译者的心语。
   (二)开元三大士的生平与传译
   善无畏(637—735),梵名′Subhakarasimha,音译戍婆揭罗僧诃,直译净师子,义译善无畏。又云′Subhakra,音译输婆迦罗,义译无畏,据其俗弟子李华《玄宗朝翻经三藏善无畏赠鸿胪卿行状》及《大唐东都大圣善寺故中天竺国善无畏三藏和尚碑铭并序》等记载,祖藉中印度摩揭陀国,刹帝利种姓,相传为释迦牟尼季父甘露饭王后裔。其祖先原称王于中印度,后来分封至东印度,统治乌荼国。善无畏自幼德才兼备,十岁领兵统戎,十三岁继承王位,十八岁让位于兄,出家修道。十九岁入那烂陀寺剃度,礼龙智阿阇黎为本师,“得传承毗卢两部大法,为真言宗阿阇黎”②。会通显密,大辟外道,神验传闻甚多,声誉远播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