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发展目标
进入21世纪,我国学术研究的发展也随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一百年以来,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我国人文学科与西方学术之间不断交流借鉴,从而获得不断进步,基本完成了由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历史性转化。我国的藏学研究,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之下从学术观念到表达形式逐步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体系。
在“十五”规划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在课题设计上充分发挥我校作为教育部重点综合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优势互补、在藏学研究上地处西藏门户、四川省为全国三大藏区之一等地缘优势特点,以基础研究为中心、努力发展和开拓应用研究,在本所藏区现状与社会发展、藏族宗教与历史、西藏考古与艺术三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
“十一五”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是要以重大课题的设计与实施为中心,整合与调整校内外相关研究力量,瞄准国际学术界前沿热点问题,在继续保持本所“十五”规划期间所形成的学术特色与学术优势的基础上,努力争取基础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两个方面均获得一批具有理论深度、资料基础扎实、在国内外学术界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高水平藏学精品成果。
藏学研究对于正在建设发展中的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而言,既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与学术意义,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它将为巩固我国边防建设、稳定和发展边疆统一和谐的政治局面、加强边疆各族人民的团结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与学术支撑。在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所强调指出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应当发挥的巨大作用的指示精神,本所通过“十一五”藏学研究规划的制定,将有信心对此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重大课题设计内容
本所“十一五”期间的重大课题设计,本着 “以基础研究为中心,努力发展和开拓应用研究”的基本构架,在组合与调整校内外研究力量的基础上,按照本所业已形成的稳定而具有特色的三个研究方向(藏区现状与社会发展、藏族宗教与历史、西藏考古与艺术),选择以“藏彝走廊”这一具有广泛时空范围的东部藏区历史与现状为研究立足点和中心,带动与幅射周边藏区的相关研究,形成以下十个重大课题:
1.送魂习俗、迁徙传说与彝语支民族源流研究
彝语支民族是藏彝走廊中分布地域较广、民族种类较多且人口规模较大的民族系统,主要有彝族、纳西族、傈僳、拉祜等,彝语支民族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特征,均普遍存在着送魂习俗和迁徙传说。而无论是送魂习俗的送魂方向还是迁徙传说所显示的迁徙来源地均指向了北方。从这两点看彝语支民族系统的人群在历史上可能明显发生过自北向南的迁徙。那么,这是否是事实?如果彝语支民族确曾普遍发生过自北向南的迁徙,那么这种迁徙又是何时发生的?其彝语支民族先民又是文献记载中的与什么人群相关?本课题将着重从送魂习俗和迁徙传说出发,并结合相关史籍记载,对彝语支民族的源流及迁徙演变进行系统的研究。
2.藏彝走廊地区民族支系(族群)的演变及认同研究
藏彝走廊地区,由于高山峡谷、地形阻隔和交通不便,在这里一些较大的少数民族如藏族、彝族和纳西族等民族内部至今仍保存着众多的人群支系(也可称之为“族群”)。如藏族中即有嘉绒、贵琼、扎巴、尔苏、始兴、拍木依、霍尔、白马、等,彝族中有诺苏、水田等,纳西族中有纳西、纳日、纳木依等,这些民族支系大多保留有自己独立的语言(俗称“地脚话”)和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这些民族支系的存在是藏彝走廊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突出体现。这些民族支系的保留和形成既是古代藏彝走廊地区民族分化、融合的结果,也与地理环境的阻隔有密切关系。那么藏彝走廊地区各民族内部的人群支系是如何分化和演变的?他们彼此之间又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形成了相互的认同和区分?本课题将着重对此进行研究。该研究对于深入理解藏彝走廊地区的民族关系、历史及文化面貌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意义。
3.明清以来藏彝走廊地区的汉、藏文化互动研究
自明清以来,随着中央政权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渗透和管理日渐加强,在藏彝走廊地区藏、汉文化的互动交流也更加密切和频繁。明清以来大量汉人进入藏彝走廊地区既带去了汉文化,同时他们也因通婚和吸收藏文化而不断藏化,藏、汉文化发生着频繁的接触,二者既有相互的融入与涵化,也有冲突和对抗,加之由于汉、藏通婚的频繁,以致在藏彝走廊地区出现了大量“扯格娃”(即半藏半汉)。血缘混同与文化融合相互交织,形成汉、藏文化的密切互动,从而也构成了藏彝走廊地区独特的康巴地域文化。本课题将着重对此进行研究,以此对藏、汉文化之间的兼容性及未来的互动发展趋势提供一个历史的视角。
4.青藏高原三江源区生态恢复与建设的人类学考察——以生态移民为重点
地处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等国际国内著名大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这一历史上水草丰美的地域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剧烈的环境变化过程,由于这一地区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生态、民族、人口等方面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中国社会整体的发展格局,从而使得这一地区的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工作具有特殊意义。经过一定的论证和他地经验的总结,国家从2004年上半年开始在三江源地区实施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禁牧还草”、“移民搬迁”在部分地区逐步开展,一部分牧民卖掉了赖以为生的牛羊,离开了祖辈生息的草场,住进了由国家补偿建设的砖瓦房;生活场景的改变,促使牧民必须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引导牧民进城打工、做个小生意是政府的规划,并进行了相应的投资,然而一切并不像工程规划那样顺利进行,问题究竟在哪里?
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关涉到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生态安全;最关键的是如何解决人、畜、草的矛盾、草场的休养生息、移民的后续产业发展与出路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唯关涉到三江源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国家的总体目标能否实现,还会影响到藏区的稳定与安全以及全球生态的改变。对该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与探讨显得十分地必要和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