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研究 >>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十一五”科研发展规划(2)

分享到:

5.全国“援藏”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中央于1984年、1994年和2001年分别召开了第二、三和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并分别确定了“43项”、“62项”和“117项”重点援藏工程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了迅速改变西藏经济社会落后面貌,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发展,各省市和中央各部委响应中央的号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援西藏建设,形成了经济援藏与智力援藏齐头并进、全国“援藏”的格局,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西藏人民得到相当多的实惠,得到西藏人民的普遍欢迎和拥护。全国“援藏”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何认识全国“援藏”与中央财政“援藏”的关系、全国“援藏”对西藏经济增长的影响、全国“援藏”对西藏社会进步的影响、全国“援藏”的价值等重大问题,是一个急需研究而没有研究的重大课题。该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一是将有利于正确评价全国“援藏”政策和方式,扩大“援藏”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将有利于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相关政策的制定。该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将有利于从理论上阐明“援助”与区域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的规律。

6.藏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表征,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由于各种原因,藏区的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西藏的城镇化水平仅为19.08%,是全国34个省市区中唯一没有超过20%的区域,整个藏区的城镇化水平都没超过30%,而且绝大部分还低于20%。藏区现有的城镇政治中心功能相对完善,但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的功能明显不足。
  由于藏区的城镇化水平滞后,占总人口80%以上人口生活在农牧区,但藏区的农牧业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农牧民收入相对较低。因此,藏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质上是全面建设农牧区。藏区农牧区的建设的关键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因此,如何消除制约藏区农牧业和农牧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促进藏区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改变农牧区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以农牧区的发展推进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在国家推进积极的城镇化政策的背景下,如何推进藏区的城镇化进程,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7.中国藏区旅游产业开发研究
  随着青藏高原铁路的通车、林芝机场的开通及四川、云南、青海藏区旅游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拉开了中国藏区旅游的新帷幕。本课题主要针对藏区普遍存在的产业结构雷同、特色和主导产业不突出等现象,提出应该根据生产力布局和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要求,对旅游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和选点,而不能片面追求齐头并进、数量上的盲目扩张。因此,有必要因地制宜地积极构建和培育藏区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依靠和通过旅游产业的聚集,形成较大规模的专业市场,以及其它的旅游商品批发、零售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才能大大增加创业与就业机会,带动人口的聚集。在目前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集中优势财力,分期建设一批区位优势明显、聚集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力强的旅游产业重点区域,力争建设一批、总结一批,不断地滚动发展,实现中国藏区旅游产业的合理开发和建设。

8.横断山区“藏彝走廊”的考古学文化研究
  横断山区是中国西南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这里高山峡谷多呈南北向相间排列,金沙江等多条大江并行流淌其间。广义的横断山区,其区域范围大致在东经97°(98°) -103°与北纬23°-33°之间。包括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6条大江及其之间的分水山脉,故又被称作“六江流域”。
横断山区既是连接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地区的重要文化区,也是连接北方草原文化与南方山地农耕文化的重要过渡地带,是中国民族演化的南北大走廊,亦被费孝通先生称之为“藏彝走廊”。包括横断山区在内的中国西南在我国考古学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从考古材料上看,西南地区有我国人类最早的人类化石之一“元谋人”及其他早期人类遗存;从研究史方面看,西南地区亦是最早开展考古调查的地区之一,上个世纪前半叶已有外国学者在此进行过频繁的野外考察并有所著述;而近年来横断山区一系列田野考古工作已积累了一大批颇具研究价值的考古材料,对于研究分析这一地区古代文化的特征与性质提供了重要基础。开展横断山区的考古学综合研究,将有助于探究“藏彝走廊”古代先民的分布与区域特征,认识不同的生态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形成、交流、发展的影响或制约,了解中国西部南北文化交流的历史面貌。

9.西藏西部佛教史迹综合研究
  西藏西部地区地处西藏与南亚、中亚和中原文化的交汇之处,从历史上看不仅是西藏古代文明一个重要的发源地,也是西藏沟通与其周边各大古代文明之间的交通要道。西藏西部佛教的发展在西藏佛教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著名的“后弘期”佛教发祥地之一。以往的研究中对于这一地区的佛教史迹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但由于缺乏深入系统的田野考古调查,许多资料在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上都存在着重大缺陷有待加以弥补。本课题似在已经完成并已通过专家评审结项的十五期间重大课题“11至13世纪西藏西部佛教考古遗存的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深化和延展,通过考古实地调查发掘资料为主,结合以汉藏文献资料,通过对现存于西藏西部地区的不同时期佛教遗迹与遗物的梳理,重构西藏西部佛教发展史及其艺术发展史的基本线条与框架,并将其放置于中亚、南亚、东亚三大文明体系当中加以考察,从而在纵、横两个方面深入研究这一地区佛教文明特征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周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影响。

10.西藏历史文化遗产应用数据库建设
  西藏历史文化遗产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别。近年来,随着西藏文物考古事业的大发展,在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资料的积累方面获得了很大进展,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中各类文物点、考古遗存等通过田野调查有了越来越多的发现与积累,其时代、文化性质、空间分布位置都有了更为明确的标志,并通过田野考古报告或简报的刊布向学术界提供了一批研究资料。但是目前尚未有较全面的资料系统可供查询使用,大量的原始资料分散于不同的工作机构,其要素的采集与表述亦存体例不同、详略各异、图文不齐的现象,未见有公开(及非公开)的全面的资料系统,如工具书、数据库等。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需要应用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对历年积累的全区有关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实现资料的电子化,将为西藏文化遗产的整理开发、学术研究、遗产保护、行政决策、城镇建设规划、文化宣传等各方面提供一个共享的资料平台,并完成对现有西藏历史文化遗产资料整理的格式化与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