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部派佛教理论 >>

清辨对瑜伽行派的三性思想之批判的探讨(7)

分享到:

 
   由上可知,清辨是站在「根本无分别智」的立场,来否定「真如
」之可「被掌
 
 
           72页
 
 
握」;而瑜伽行派则企图从「后得知」(无分别的分别)的立场来掌握
万法的如宾形象(行相)(包括真如在内)。此正如贤首大师《华严五教
章》所说:「以色即是空,清辨义立;空即是色,护法义存。二义镕
融,学体全摄。」(注48)至于,「胜义」是否可以由上述推论(立量)
表达,清辨说明如下: 
 
   相应于圣教的推论,否定了所有概念而产生了「无分别智」。
   胜义(Ultimate,paramartha)固然不是推论的一个对象。但是
   ,〔推论〕具有优位性,否则我们没有其它方法观察何者如实
   ,何者非实。
 
   总上而言,清辨是具有相当浓厚的论理主义之倾向,他不但吸收
了陈那因明学的三支比量之优点,也进而以此批判了瑜伽行派三性思
想之缺失,他并且「重新建立中观哲学之形式,以便能博采众议,使
世俗之学〔如瑜伽行派的三性思想〕得以在中观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
,此似乎是清辨哲学产生之基本动机。」(注49)换言之,清辨是藉「
诸法」皆「以其自相而被建立」的方式,来重建世俗谛,使「正世俗
」与「正比量」能够成为达到「胜义谛」及「无分别智」的殊胜「方
便」。
六、清辨对于瑜伽行派三性思想批判的意义
   《般若灯论》对于瑜伽行派三性思想的批判有三点意义:
(一)建立「诸有事,于名言中有自相」之理论
   当清辨主张瑜伽行派的遍计所执性的「相无自性」的概念是对一
种依他起的事体(有事,real things,vastu)的减损执时,他也隐约
地透露他自己对实在性的看法(注50)。宗喀巴大师在《辨了不了义善
说藏论》(Legs-bsad-snin-po) 就认为,当清辨认为否认作为相无自
性的遍计所执性是错的时,则清辨允许遍计所执性在世俗上亦以其自
相(own identity,svalaksanena,rang gi mtshan nyid) 而安立,
宗喀巴曰:
 
   名言中有,应成派论中 ,亦多说名自性、自体,及自相等。
   ......然释解深密经所说,有无相自性之义,是此论师(清辨)
   许诸有事,于名言中有自相之证,最显然者(注51)。
 
   清辨中观自续派与中观应成派之最重要的差别,在于自续派允许
由「自相有」所构成之境,即诸法如幻;即诸法如幻;应成派则承认
于入定中,破如此谛实有后,尚应观察所余有何;则允许所余唯留名
言(注52)。
(二)预取瑜伽行中观派之立场
   后期中观哲学之兴起,受到了中观与瑜伽「空有之诤」之影响,
但已从二者之对抗到二者之融合,而真正综合中观与瑜伽的,就是以
寂护为代表的瑜伽行中观派。寂护以为「依他缘生法,在世俗谛中是
自相有的,所以何依自立比量来破他,也被称为自续──自立量派,
可说是断承清辨的学风。」但是,寂护又允许「在世俗谛中,成立唯
识似外境现」(注53)。换言之,他是采取「世俗唯心、胜义心空 (诸
法皆无自性) 」的统合性立场──此乃因他承续清辨中观自续派之批
判瑜伽行派的成果,而有进一步的发展之故。
(三)重建二谛之关系以安立世俗知识应有的分位
   由上述的批判,我们可以知道清辨是充分利用胜义谛与世俗谛之
间的「内在张力」(essential tension) 来批判瑜伽行派的三性思想
。就胜义谛而言,三性皆不存在;就世俗谛而言,三性皆是「具有发
挥作用功能」之实世俗的一部分。胜义谛也被清辨区分二种,一种为
不可言诠,无戏论的胜义谛,另一种则是有现行,有戏论的世间胜义
谛 (或随顺胜义) ──它是指无分别智,无生的教说,闻思修的三慧
(注54)。清辨显然是以闻思修的三慧之随顺胜义来沟通不可言诠胜义
与实世俗之间的鸿沟,使得瑜伽行派三性思想等世俗知识可以成为通
达究竟胜义谛过程中的一种必要的资粮与中介。这是值得我们注意与
学习的地方。
 
 
           74页
 
注释
 
(注1) 印顺法师着,《印度佛教思想史》(正闻出版社,1989年 3版)
   ,页366-377。
 
(注2) 山口益者.易陶天译,〈中观瑜伽之历史关涉〉,收于《中观
   与空义》(华宇出版社,1984年初版),页133。
 
(注3) 同注 1,页 366,又见吕澄,《印度佛教思想概论》 (天华出
   版社,1987年再版),页246~250。
 
(注4) 参见山口益着《无有对论》 (东京山喜房佛书林,昭和
   50年修订);安井广济着,《中观思想研究》(法藏馆,1970
   年),页237~304及附录;M.D.Eckel "Bhavavivekas Critique
   of Yogacara Philosophy in Chapter XXV of the Prajnapradipa"
   in Indiske Studier, Copen-hagen, 1984, p25~75。
 
(注5) 同注4,底下以M.D.E代表英译本,C.L.代表 C. Lindtnter 的
   藏文校订本,「台版」代表「台北版」「西藏大藏经」 (南天
   书局)。
 
(注6) 贡却亟美汪波着,陈玉蛟译,《宗义宝鬘》(法尔出版社,1988
   年),页96。
 
(注7) 同注4,E.D. Eckel, p50。
 
(注8) 同注6。
 
(注9) 同注6,页80;注1,页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