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称对于瑜伽行派的阿赖耶识思想的批判之研究(6)
时间:2008-01-28 19:56来源:国际佛学研究创刊号(1991.12出作者:曹志成 点击:
没有其它有事,如瓶等可得,故认为彼灭定非有事。反之,中观应成
派则认为「如是所灭之有事及彼同类之有事,虽皆不可立为灭之所相
,然灭是依所灭法生,故是有事。」例如「死」是「所死有情」之「
灭」,然死亦有二种所作:一能坏诸行,二作无知相续不绝之因。故
「灭」亦应有能生因及能生果。同理,当第一剎那于第二剎那谢灭(
不在场)时,此「不在场」之第一剎那实为第二剎那谢灭之因。(注
47)
ㄆ、明虽不许阿赖耶亦立习气之所依(破「持种证」)
为了能够安立善、不善业习气,及由习成熟出生自果,唯识宗「
追求根据」地找到作为染污意执我之根本的阿赖耶识,为习气之依处
(「持种证」);然而,从中观应成派的观点来看,则认为俱生我执
之所缘,才是习气熏习之依处 ---- 此俱生我执又是依「内心假立之
相续」而有。因此,即使在见道、无间道时,虽没有「见所断烦恼」
,仍有「修所断随眠」 ---- 此随虽不以前六识为所依,然那时候,
仍有「假我」为修所断随眠之所依。(注 48)
页239
(3)阐明从已灭业生果之喻
前说业灭能生自果,今以譬喻阐明彼义。颂曰:
「如见梦中所缘境,愚夫觉后犹生贪,如是业灭无自性,从彼亦
能有果生。」
例如凡夫,于睡梦中见有美女,醒觉以后,缘彼已灭现无之梦境
,犹生猛利贪着。「如是从无自性已灭之业,亦得有业果发生也。此
说业,仍能生果。」(注49)空宗不只是从因果的连续性、必然性来
看业果之关系,它更从「生死(问题)」抉择业果之关系。因此它认
为「最后识由最后识空,死由死空,业由业空,最初识由最初识空,
生由生空。而彼诸业不曾散失」----换言之,它认为「最后识由自空
等」而「业果宛然」。(此彼「结生相续证」)(注50)
(4)对质疑的答辩(释妨难)(分两小点介绍)
解答异熟无穷的质难
有质难曰:如果说由业自性不生,自性不灭故,能感异熟者,亦
当更感异熟,便成无穷?颂曰:
「如境虽俱非有性,然有翳唯见毛发相,而非见为余物相,当知
已熟不更熟。」
这也就是说,「如境虽俱非有,然有眩翳之眼,唯见非有之毛发
等相,而不见为兔角、石女儿等,余物相。如是当知,业虽俱无自性
,然未熟业能感异熟,其已熟业则不更熟。」「又此譬喻非但成立业
定有果,且能成立善不善业,感苦乐果各别决定。」(注 51)换言
之,业果只受一次报,不会有无穷过失(此就生命个体的果报而言)
。此「业果」是因诸法「自性空」而「宛然决定」。
解答违背阿赖耶教证的质难----了义与不了义之辨
有质问曰:如果没有阿赖耶识,亦能安立业果关系者。那样的话
,解深密经,阿毗达摩大乘经等,说有阿赖耶识为一切有为法功能差
别之所依,名一切种,如海起波浪,作内外一切诸法生起之因。岂不
是彼将建立一切非有呢?答曰:不尔,对须说有阿赖耶识而调伏的人
,即应说有阿赖耶识。此说为调伏众生故,说有阿赖耶识。因此,就
应成派而言,彼是密意教 ---- 「其密意之所依,当知唯说自性空之
空性,名曰阿赖耶识。说彼名阿赖耶识之理由,谓由彼空性随一切法
转故。」(注 52)
页240
换言之,经说有阿赖耶识,实为不能了甚深义之众生,密意而说,故
为不了义之语。如就《入中论》的了义思想而言,心境二法胜义俱无
,名言俱有。故《入中论》颂曰:
「说有赖耶数取趣,及说唯有此诸蕴,此是为彼不能了,如
上甚深义者说。」
总言之,阿赖耶识思想是针对只能够接受「能所取空为真实义」
之法器(根器者)而说,并非了义、究竟义。
(二)批判离外境「识」有自性之说法
我们再区分第(二)批判要点为二点来加以说明:(1)叙述唯
识宗要旨;(2)批判离外境实有识自性之说。今(1):
(1)叙述唯识宗要旨
唯识宗的基本要旨有三,说明如下:
了知诸心心所唯缘起性,故名通达唯识真实性
《入中论》颂曰:
「不见能取离所取,通达三有唯是识,故此菩萨住般若,
通达唯识真实性。」
问:勤修真实义之六地菩萨,由何正理能不增益异体二取,
,无倒通达、见悟真实呢?
答:由了达都无外色,色诸心心,唯缘起性,故名通达故
名通达唯识实性。
换言之,六地菩萨从「内习气成熟而生色等之理」,于自心上证
知,由无异体所取,亦不见有能缘异体境之能取(境识俱泯),即便
了知三界唯识。(注53)如果说,无外境唯有识的话,那么既已无外
境,带境相之唯心,如何产生呢?此即涉及唯识宗的第二个要旨。
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以自功能生唯识
《入中论》颂曰:
「犹如因风鼓大海,便有无量波涛生,从一切种阿赖耶,
以自功能生唯识。」
例如波涛所依大海,因风鼓荡,原平稳不动之波涛,互相竞起,
奔驰不息。「如是内外一切法种子阿赖耶识,与贪等信等俱生俱灭,
各将自随顺功能熏习阿赖耶识。由此习气成熟之力便有不净依他起性
之唯识生,愚夫于此孰为内外分离
页241
之能取所取。然离内识,实无少分异体所取。(注54)换言之,不净
依他性之唯识是来自阿赖耶识种子习气之故。此思想近于《摄大乘论
》「阿赖耶识」的「一识能变」之思想。(注55)
允许现似异体二取之不净依他为误认为外境分别之因
《入中论》颂曰:
「是故依他起自性,是假有法所依因,无外所取而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