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部派佛教理论 >>

月称对于瑜伽行派的阿赖耶识思想的批判之研究(8)

分享到:

去识亦无有自性功能。(注 62)
 
   b.重破说无外境而有内识
   瑜伽行派认为,「由前眼识正灭时,于阿赖耶识中无间熏成,能
生眼识之功能习气,从此习气成熟,便于后时有前识行相之眼识生起
,眼识无间所从生之功能剎那,是眼识之所依。」因此,瑜伽行唯识
宗是以三种推论来证明「唯识无境」:
 
   ㄅ、醒时内识由外境空,是识性故,如梦中识:
   ㄆ、醒时所缘境,是虚妄性,以是境故,如梦中识:
   ㄇ、若无染净所依之依他起性,应无染净,无所依故,
如龟毛衣。
页244
 
   其中,前二推论,譬喻不能证成,犯能立等同所立过,因梦中亦
有离意识之法处所摄色故。第三推论,其「无所依」因,犯不成过。
对于中观应成派而言,则说:「醒时之根境识三皆自性宗,是所缘,
如梦。」(注63)
   以上为中观应成派对唯识宗第(二)批判要点。
 
(三)破成立依他起性之自证分
 
《入中论》颂曰:
 
     「若离所取无能取,而有二空依他事,此有由何能证知
   ,未知云有亦非理。彼自领受不得成。若由后念而成
   立,立未成故所宣说,此尚未成非能立。」
 
   唯识宗认为「离外所取亦无异体之能取,异体二取空之依他起是
实有」,然而此「依他起性」如何证知呢?唯识宗认为是由「自证分
」证知「依起性是实有」。但是,刀不能自割,指不自触,此「自证
分」又由何知呢?唯识宗答曰:由「后念」,可「成立所念境之前识
有自证者」。应成派则认为此证立不应理,因为唯识宗,允许后时念
心与前领受境之识,是「有自性之他」故,如是自身后时所生识,亦
应不能念未曾领之心境。(注  64)此即《入中论》对于唯识宗第三
个批判要点。
 
四、关于《入中论》对于阿赖耶识思想之批判之初步探讨
 
   从上述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唯识宗与中观应成派虽然都不以落
常、断二见的「中道缘起」为其理论归依,然而两派建立「缘起」说
的方式却有很大的差异----唯识宗是以「凡果必有因」的「他生说」
来寻求万法的「最后根据」,因而建立起「阿赖耶识缘起」----认为
杂染还灭的万法皆以「阿赖耶识」为所依处(正因)、而「阿赖耶识
」也含藏着一切功能分殊的种子。如此一来,将「缘起说」变成一种
有诸多种子聚合在一起的「构造论」。这也就是说,最为流动、如幻
如化的「缘起说」也就变成生硬、停滞的「种子理论」。反之,应成
派要典《入中论》则否定唯识宗所认可的「自有相」之「他生」,认
为我们不必「追求根据」,不必建
 
页245
 
立「阿赖耶识」「自相有」就可以安立「业果系属」、「习气之所依
」以及「结生相续」。换言之,应成派认为「诸法」、「自性空」故
不碍「因果宛然决定」----两者除了隐含着不同的「空」(他空,自
性空)、「有」(自性有、有)、「无」(自性无、无)之观点外,
更隐含着不同的因果观以及时间观。唯识宗的因果观时间观其强调的
是以「阿赖耶识」为「最终根据」的相续不断的「因果连续性」,亦
即「种生现,现生种」的「同时因果」。应成派的因果观与时间观则
强调了「诸法无自性而作用不失」,因而,第一剎那的无自性之「灭
」(不在)就能够引生第二剎那的谢灭,因此,不允许在六识之外别
立「阿赖耶识」的「自相有」。应成派对于这种作为「最终基础」的
「阿赖耶识」思想之批判,我们认为是很恰当相应的。然而,对于「
最终基础」、「最终实体」的「阿赖耶识」的「毁坏」,是否就可以
完全取消「阿赖耶识」呢?我们认为,并非如此,因为我们一期生命
的相续不已以及差异宛然的万法可能仍得透过阿赖耶识的相续不断与
分殊的功能来适当的安立。其它如「转识成智」如何可能、「器世间
」与「有情世间的「差异性」的问题,似乎都得涉及到阿赖耶识才能
解决!甚至于文化世界的意义传送以及社会经验的学习都要透过阿赖
耶识的主体性反思才有个着力点。因此,如何在解构「阿赖耶识」观
念论的「自我封闭性」之同时,而能重新建立其在世俗谛的文化学习
上的「作用性」,可以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注   释
 
注1   《摄大乘论讲记》,印顺法师着,正闻出版社、民国七十年十
    二月,页28。
注2   《中观哲学》(上),T.R.Murti着,郭忠生译。华宇出版社,
    民国七十三年十一月出版,页154;并见《无与有之论对》,
    山口益着,东京,山喜房佛书林刊,昭和五十八年八月修订
    版,页49。
注3   同注1,页62;并参见舟桥尚哉着,《初期唯识思想研究》,
   国会刊行会,昭和五十一年,页19-25。
注4   同注1,页62。
注5   《印度部派佛教哲学史》,李世杰着,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
   民六十八年影印再版,页82。
注6   同上注,页198。
注7   《唯识学探源》,印顺法师着,正闻出版社,民国七十五年六
   版,页164。
注8   同上注,页165、166。
注9   《成唯识论》,护法等造,玄奘译,老古文化出版社,民国七
   十六年三版,页106。
注10  同注5,页118。
注11  同上注。
注12  同上注,页118、119,见大正藏,三十一册,页386。
注13  同上注,页119。
注14  同注7,页114。
注15  同上注,页125。
注16  《印度佛教思想史》,印顺法师着,正闻出版社,民国七十八
   年三版,页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