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密教理论 >>

修心法要-利器之轮(10)

分享到:

 

008无始以来,我们即为业力所追逐。我们之所以受生死轮回及种种障碍所束缚,不得自由,仍因相续不断的惑业。故应归咎于一味追求自我快乐的私心,并决意消灭它。

 

009每当心中升起私念时,要对它有所警觉,不予以理睬,并把它驱除。如想避开涌起的私念,可奉献所有的善根以利益众生。例如,你从受惠的众生中所得到的尽是伤害的回报,要如如不动,不要以怨报怨,而应视为我爱念头从中作祟的果报。要憎恶这种态度,而不是怨恨众生。

 

010当我们的身体因疾病而痛苦或羸弱时,乃因在今生或过去世中,我们曾经鞭挞、囚禁且多方面伤害众生。要观想过去伤害众生恶业的利器已回转向你,正如一把平常的武器能夺取我们的生命,业的利器也能扼杀我们的幸福,故应自己承担所有的痛苦。观想在虚空中,你的上师坐在你的面前,你向他请求:但愿承受自他的一切疾病。当你由左鼻孔呼气时,常观想光芒照耀一切众生;当你由右鼻孔吸气时,将一切痛苦和疾病化为黑烟吸入体内,在承受痛苦中将黑烟化为乌有。再度自左鼻孔呼气,将快乐化为光芒,照耀一切众生。

 

011当我们在精神上受到干扰时,它们必然会现形,因我们曾扰乱我们的上师、父母、同参等人的心绪,现在毅然地承受这些痛苦,并再次恳请你的上师和诸本尊加持。训练心智时,永勿将他人视为己非之源,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与其归咎于他人,不如对所有众生升起大悲心。所有身心的痛苦来自先前扰乱他人的身心以及破戒所致,对这个百利无害于身心的教法应善思之。龙树(Nagarjuna)菩萨说:‘启发刹那菩提心的功德,即使是佛陀也难以算计出来。’八世纪时寂天(Shantideva)问到:‘渔夫和农夫等众生,为区区生计忍受煎熬,为什么我们不能为这个更伟大的目标--开悟而承受痛苦呢?’

 

012当我们因吝啬、掠夺他人的行为而遭受饥渴等困扰时,这是利器之轮回转到我们身上。这些痛苦是因为我们错误的态度以及吝啬所导致的结果,也是沦为饿鬼或贫者的原因。宗喀巴大师说:‘吝啬导致贫穷而非富有,布施导致富有而非贫穷。’十二世纪著名的萨迦(Sakya)学者曾在其作品中提到:‘布施的结果总是富有,吝啬的结果总是贫穷,此乃不变的法则。’龙树菩萨也曾提过:‘富有来自布施,上品的出身来自美德。’故我们应欣喜地接纳饥渴的煎熬,并实践【施与受】;祈求承受众生的饥渴,并将所有的善意回向给他们。当作此观想时,亦可进行绝食。许多藏人一年之中有十六天即依此修持--整天绝食和隔日一食互相交替。当饥渴交加难耐时,修持【施与受】,并感谢良机难得。为了增进个人在佛道上的修持,应体悟经由上师和三宝的慈悲加被,而使饥渴的承受成为修道上的逆增上缘。

 

013当我们被囚禁,失去自由,又受到制于他人时,要明白事出必有因,这是因为我们轻视卑贱者,役使他们做不愉快的事,故利器之轮回转到我们身上。自今以后,决意为他人奉献自己的生命。寂天曾写道:为众生奉献出自己的生命,无论他们鞭挞或以其他种种方式对待我,皆任其处置。

 

014当我们无法免于恶毒的辱骂,并常常听到刺人的、贬低的、威胁的和咒骂的话时,是因为过去世中,我们曾论人长短和挑拨离间,同时也因我们曾恶毒地辱骂、中伤及瞧不起他人而起。如今,类似的果报回转到自己身上。自今以后,要谦卑,不可出言不逊,不屑疾言厉语。善妒者的福报有限,他们常常贬低他人,但最后遭受伤害的还是自己而不是他人,甚至毁了自己的声誉。一个常攻击批评他人者,终将失去他人的信赖。

 

015我们的出生地之所以不净、不吸引人,乃因我执及偏见。我们缺乏密法的正见--视万物皆纯净无垢。自今以后,观想一切皆洁净无瑕。一旦我们开始非难他人时,就会发现他人的缺失永无止尽。如果你有一个敌人,正确的认知是将他想成佛菩萨的化身,来啖尽你的恶业之果。就密宗修行者而言,应以金刚总持超越的眼光,视万物为空乐不二。假如在此屋内有人证得密教的最高圆满境界,这间房屋就是色究竟天净土。例如:七世纪松赞干布王(Srong Tsen Gammpo)时代,拉萨就是净土。十一世纪时,密勒日巴(Milarepa)的弟子惹琼巴(Rechungpa),曾于入明光定中来到一处净土,在那里有五位少女正在倾听佛陀说法。他们正在讨论诸佛于三大阿僧祗劫证悟,是何等的殊胜;而密勒日巴能在一生一世中证果更是殊胜之至。其中有一位少女问密勒日巴居于何处?住在色究竟天净土。惹琼巴一向只知他师父在西藏只是一位平凡的瑜伽师,而对他的高层次境界却一无所知。当出定后,他因自己对上师落俗看法的不敬而饮泣不已。

 

016我们常常毫无选择地被迫与最亲密的朋友分离,或朋友们常以死相别,这是因过去世中,我们将上师的徒众、侍者占为己有,现今果报回转到自己身上。自今以后,永不拆散手足知己,也不离间师徒或以恶劣的态度对待上师的侍者。

 

017尽管有时候我们无法取悦我们的上师或其他圣贤,我们不可找上师的麻烦,而应检讨自己。在过去世,我们未曾遇见或追随神圣的上师,我们不但轻忽上师,反而结交恶友。于今,我们遭此恶行的果报,甚至今天我们仍不追随善知识,反而与损友一道。自今以后,虽决心不跟随那些使你背离正道的人,但应慈悲对待他们,才不违菩萨誓愿。在咏念每一首诗偈时,要落实【施与受】的修持,并立下坚固誓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