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理论总论 >>

西方净土的宗教学诠释(2)

分享到:


二、极乐世界的起源
  有关极乐世界的起源,如同阿弥陀佛的起源问题,学界之间有各种异说,迄今并无定论,约可分为两类,一是印度外部起源说,一是印度内部起源说。前者,例如琐罗亚斯教的太阳神起源说(先锋佛学注:我倾向于这一说法)、伊甸园起源说……等,后者,又可分为印度神话的起源说和佛教神话的起源说,印度神话的起源说包括︰梵天(Brahmaa)神话、毘湿奴(Vi.s.nu)神话、西方守护神富楼那(Varu.na)神话、夜摩天(Yaama)神话等,佛教神话的起源说则包括:转轮圣王的大善见天说、须弥四洲的北俱卢洲说、天界神话、乃至佛塔起源说(先锋佛学注:这是净土思想、乃至法身思想的源头)……等等。

?印度外部起源说
  关于琐罗亚斯教的太阳神起源说,主张此说的西方学者很多,他们所持的理由基本上是从净土经典的成立地点在西北印,而西北印和当时中亚波斯等地区的信仰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强调阿弥陀佛的救赎,以及位于西方等的特色。在大乘佛教中属于特殊的易行道,但却和中亚波斯一神教的信仰类似,故有此等推论。也就是把Amitaabha、极乐世界和琐罗亚斯教的太阳神结合在一起。兹举数例如下:

  E. J. Eitel,(1838~1908),他认为,如同Amitaabha这句话所示,它是一种无限光明的表征,而它的起源确实的内容虽不可知,但可以推知,是从影响克什米尔佛教很深的波斯或者摩尼教而传来的,理由简单的说,在公元147年一位吐火罗出身的商旅,最初传导阿弥陀的教义,但是法显他的旅行记里却完全没提到阿弥陀的思想,由此可见南方佛教对阿弥陀完全不知,这个教说是起自北传的路线。~Hand-book for the Student of Chinese Buddhism, 1870.

  L. A. Waddell也是从Amitaabha这个佛名,以及住在西方这种所谓一神教的佛格,认为这可能是受到波斯的影响而带有包含太阳神话在内的太阳崇拜的色彩;而且支持初期大乘佛教的王,也都是属于太阳崇拜的种族。~The Buddhism of Tibet or Lamaism, London, 1895, 2nd ed., Cambridge, 1939, Repr. 1959, p.127.

  Lamotte也认为无量光Amitaabha就是充满光明和永远的生命的神,也是君临西方乐园的佛。祂是伊朗太阳神的一种佛教式、印度式的转型。~Histoire du Bouddhisme Indien, Louvain, 1958, p.551.

  C. Eliot认为Avesta里面描述的善思、善言、善行还有无限的光明这四个天界,其中最后的这个的名称跟Amitabha很像,为什么呢?因为Amitaabha是西方的佛,而西方是太阳和死者的灵魂归宿的地方。~Hindusim and Buddhism, London, 1921, Vol. II, p.28; cf. Ibid., Vol. III, p.220; ditto, Japanese Buddhism, London, 1935, p.104.

  不过,藤田宏达认为,有关这种光明崇拜的思想不一定非得跟波斯的太阳神结合,从梨俱吠陀以来,就有很多神是与光明有关的;Mitra, Suurya, Savit.r, Puu.san, Vi.s.nu, Vivasvat, Aditya。而且,阿弥陀佛还有另一个Amitaayus的名号都不列入考虑也是不行的。[2]

  关于Amitaayus,很多西方学者认为Amitaayus跟琐罗亚斯教里表示无量时间的神Zervan akarana是相对应的。G. Tucci则认为,Amitaayus与Amitaabha这两种佛最初是交替的,只有在后来的西藏佛教,才在图像上予以区别,Amitaayus拿着盛甘露水的壶,后者持,但尽管是这样的区别,两者所象征的光明和生命都是绝对的真实,也就是依于佛的加护,生到真实世界的人们都能获得真实的光明和永远的生命。[3]

  关于伊甸园起源说,岩本裕认为Sukhaavatii这个字的俗语是suhamadi,而这个字在犍陀罗语里才念这个音,阿弥陀佛和Sukhaavatii的信仰与西北印的犍陀罗有关,而它更可上溯到西亚的以光明思想为教义根本的摩尼教的恩宠信仰。他提到,《无量寿经》有关极乐的描写,前半是叙景的记述,后半则是信仰的阐发,特别是前半所谓的地理的描写,不但位在西方,而且它的景观有树木、河川、水、风、花、鸟、果实等,特别是水和园林、树木的描写显示出一种沙漠绿洲的象征化。另外,所谓「乐园」的Sukhaa,和伊甸园的「伊甸」(Eden)这个字都同样是快乐的意思。而乐园的意象之一,也就是从无热恼池Anavatapta有四河流出的传说也和旧约创世纪里,所描述伊甸园四河流出的内容相仿。故他认为,不管是从语言学或文化史的考察,认为伊甸园的说法是极乐观念的先驱。[4]

  大体上,印度外部起源说之中,虽然在观念上和极乐有若干相似之处,若直接连结上历史的起源,则缺乏具体的论证。

?印度内部起源说
  印度内部起源说之中,虽可分为印度神话和佛教神话,而佛教神话本来源于印度一般的思想,必须从印度宗教文化的整体上溯其源。

(1)北俱卢洲说

  佛经中所描述的净土和印度人的理想国的描述相似之处很多,而北俱卢洲说可说是泛印度最典型的乐园。依据印度的世界建立说,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其周围有七山七海,七山之外有咸水海,其外围是铁围山,而在咸水海之中也就是第七金山的东西南北各有一大洲,这就是所谓的须弥四大洲,其中的北俱卢洲(Uttarakuru)被认为是须弥四洲之中最好的地方。

  北俱卢洲的名称最早在祭仪书(Braahma.na)就已经出现,在罗摩衍那(Ramayana)和摩诃婆罗多(Mahaabhaarata)等史诗中也有描写。而在佛教,自原始佛教长阿含经的第十八《世记经》《大楼炭经》为始,在诸经论里也经常描述它的情景。

  今以《大楼炭经》第一〈郁单曰品〉为例,略做说明(为行文方便,兹条列于此段之后)。此洲周匝广长各四十万里,其中有无数的山,最中央有广长四千里的大浴池,它的水很清凉,水底金沙铺地,水池中有青黄赤白的莲花,浴池的东西南北各有河流,河中有花,河岸有重重行树……等等。其国人民都是无病长寿,其寿千岁,不用耕种,自然出现稻米,无有恶?#092;。男子女人若起欲情,入于园观之中共相娱乐,女人怀孕七八天便产子,置于通衢大道,四方来者皆伸出手指,自然生出奶水供其吸吮,七天以后就成长到像阎浮提25岁的青年男女的模样,这里的人脸孔、身长都一样,举足下足,地陷四寸,抬起之后平复如常。大小便利之时,地自裂开,看不到肮脏污秽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