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理论总论 >>

西方净土的宗教学诠释(8)

分享到:


  和莲华的「生」的意象相关,莲华除了是诸佛出现的依处,在西方净土的世界里,还有一个最独特的现象,就是所有的往生者都是莲华化生,也就是以莲华为往生托胎的印记。在《观无量寿经》的后三观中,九品往生的任何一者,都是由莲华而获得新生,这种莲华化生的表现,很明显地是以水和莲华结合所形成的宇宙创生或圣者诞生──生──的意象为其背景。当在极乐世界的莲池里,生出了象征宇宙创生的莲华,而往生者就以迥异于凡俗的胎生的方式「化生」其上,在此,莲华池继承了「生」的意象是很明显的,而往生者也借着莲池灵场的洗礼而回到「生」的原点,获得了属于宗教的新生。

结 论
  综合以上所论,首先,就有关净土概念的史的发展来说,从印度人最早的理想国土北俱卢洲为始,一直到大乘佛教的各方净土,可以看到印度人心目中的理想国如何从现实走向超现实的开展。以大地一项,从多山起伏的地形到高山陵谷、甚至连须弥山亦无;圣树一项,从丰饶多产的树上生衣到成就佛道的菩提树;莲华从有限的大小到无限的大小,而水池从肉体的净化到灵魂的新生;乃至方位上的从混沌到秩序、等等,在在显示一种从现实走向超现实的理想化,亦即「神话化」的进程。

  其次,就有关极乐世界的结构性分析来说,相对于净土概念的从现实到超现实的发展,构成各个净土的基本要素则几乎是千篇一律地不断地重复出现,例如七宝的莲池、黄金的大地……等等。这种种的基本要素,外表看来似乎充满了以感官的欲乐为主的色彩,其实只是为了说明超越俗世的彼岸的世界,不得不借着现实世界中──特别是当时印度人心目中所认为最上、最好的事物作为表征。无论是西方的中心概念、或者是一株巨大的菩提树、不断创生的莲华池、绝对平坦的大地,借着沿用印度神话中各种能充分引向终极目标的象征,它真正指向的是宗教所追求的不变的永恒的核心状态。在此,我们看到:M. Eliade的「在彼时」(in illo tempore),C. G. Jung的「原型」(Archetype),确实不断地出现在人类追求理想乡的梦境里,虽然他们使用的名称不尽相同。

  最后,则是回来思考极乐净土到底是唯心的世界或者是指方立相的论题。透过上述的分析,可知所谓的净土,原本是指那个二元未分之前的世界,无论偏于唯物或唯心,任何二元对立的概念其实都同样地无法触及它,就如同《奥义书》的哲人所示,只能用「非也!非也!」形容。当然,我们不能否定语言、形相在世俗世间的作用及其必要,但是我们也必须了解以有限的语言表达无限概念的制约,有关极乐净土的事物都具有高度的象征性,所以任何执着表面的叙述,或者将其实体化的思惟方式,都将妨害透过能动的想象开展自我空间的可能性。

[1] 藤田宏达《原始净土思想研究》,岩波书店,1970,页506~516。

[2] 藤田宏达,同注1,页262~278。

[3] G. Tucci, Buddhist Notes, I. A propos Avalokitesvara, Melanges Chinois et. Bouddhiques, IX (1948-51), P.176.

[4] 岩本裕《?教法华经》,第三文明社,1974,页164~168。

[5] 《大正藏》册8,页926b。

[6] 《大正藏》册1,页294b;「以金银琉璃三宝为阶,从阎浮提至忉利天。」《大正藏》册11,页106c

[7] 望月信亨《净土教起源及发达》,1930,页652。

[8] 望月信亨,同注7,页668~669。

[9] 《大方广佛华严经》〈寿命品〉第26,《大正藏》册9,页589c

[10] 《大正藏》册12,页346c270a341c

[11] 久米博译《-全集1.太阳天空神》,书房,1986,页219~221。

[12] 藤田宏达,同前,页504。

[13] 《大正藏》册12,页342a

[14] 久米博译《-全集2.丰饶再生》,书房,1991,页182~184。

[15] 藤田宏达,同前,页442~454。

[16] 《大正藏》册12,页268c;页343ab。

[17] 久米博译《-全集3.圣空间空间》,书房,1986,页72。

[18] 久米博译,同注14,页139。

[19] 《大正藏》册12,页347a、页270a、页342a

[20] 岩本裕,同注4,页73~80。

[21] 汤?#092;泰雄、川崎信定等译《东洋瞑想的心理学》,创文社,1983,页231~234。

[22] 藤田宏达,同前,页443、页449、页454。

[23] 《大正藏》册14,页53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