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理论总论 >>

西方净土的宗教学诠释(6)

分享到:


  无论是单独的一株菩提树、或者是众多的七宝树,基本上,都呈现出作为宇宙全体的缩图。这种神圣的树木,它不仅显现整个的世界,而且,藉由对此圣树的冥想,人们可依和象征宇宙的圣树的一致,而获得终极的解脱。《无量寿经》的「见道场树愿」(28愿)、〈无量寿如来会〉的「见诸佛国愿」(40愿)、藏译本的「树生庄严愿」(41愿)等,任何一者都怀抱着一种想借着对此圣树所表达的宇宙直观,而去探触那永远的生命的憧憬。

?黄金为地
  大地是孕育一切万物的基础,又称「大地之母」。在「大地」的最初的直观之中,它并不仅仅是指其本来的土地的领域,而是意味着包含所有山、水植物等等所谓「场所」的全体。一般说来,水的宗教的意涵,是以萌芽、潜在性、再生等的观念为中心。相对于此,大地的原初的宗教性的意义,则被认为是「未分化」一事。[18]

 《阿弥陀经》所描写的是黄金的大地,谓云:「彼国黄金为地」。《无量寿经》中,提到极乐世界是七宝合成的大地,谓:「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车渠玛瑙、合成为地」。《观无量寿经》则谓:「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详细地描写极乐世界的琉璃地,其下面有八角形的七宝金幢支擎,上面则有纵横交错的黄金绳,而其区画则用七宝装饰的界线。[19]类似此一八方八楞的七宝金幢,和黄金界道的描写,在《法华经》中华光如来的离垢世界,光明如来的光德世界等亦颇常见。

华光如来……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盛、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其傍各有七宝行树、常有华果。(T. 9, p.11b)

摩诃迦叶……光明如来……国名光德……国界严饰无诸秽恶瓦砾荆棘便利不净、其土平正、无有高下坑坎堆阜、琉璃为地宝树行列、黄金为绳以界道侧、散诸宝华周遍清净。(T. 9, p.20c

须菩提……名相如来……国名宝生、其土平正、颇梨为地宝树庄严、无诸丘坑沙砾荆棘便利之秽、宝华覆地周遍清净。(T. 9, p.21a

大迦旃延……阎浮那提金光如来……其土平正、颇梨为地宝树庄严、黄金为绳以界道侧、妙华覆地周遍清净。(T. 9, p.21b)

  所谓「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的八交道,虽然梵本原文系a.s.taa-pada,但罗什将pada(步;足)译为交道,则甚为难解。西方学者如E. Burnouf, H. Kern,都将它直译为以「黄金绳画在像象棋盘形状的区域」「以金绳区分为八个区划的格子状的区域」。但这种翻译似乎和原文前后的叙述无关,也毫无任何宗教神话的意涵,岩本裕则认为,asta-pada可能是a.s.taa-pa.t.ta的转讹,而pa.t.ta的意思是叶或花瓣,故可翻译为八枚花瓣的莲华,换言之,佛国土的形状如同八叶莲华,这种八方放射状的体系,正符合曼荼罗的原形之一,也就是密教所谓的八叶莲华,而为胎藏界曼荼罗的中台八叶院的先驱。[20]

  有关极乐世界的大地,七宝、黄金、琉璃等严格说来并不一致,但其旨趣是大抵相同的。这种所谓的「黄金为地」的宗教的意涵,就好比佛陀降魔悟道的那一瞬间,大地变成金刚地一般,显现出坚实、不变、透明……等绝对的真实性。不仅如此,由七宝所构成的大地,就如同孕育万物的母胎,也含有一种创生出一切万物的潜能的意味;特别是《观无量寿经》中所描写的由八角形的七宝金幢所支持的琉璃地,不但令人联想起佛教须弥山神话中有关从风轮→水轮→金轮(地轮)生出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世界形成,或者是印度乳海搅拌神话以金色龟为基底的宇宙生成的过程,总之七宝金幢的「八角」形状,正宛如金色龟,而七宝金幢则同于支擎大地的地轮。而且《观经》之中,冥想者透过太阳和水的观想所呈现的琉璃地,显示出冥想者如何透过冥想而将浮动的心念沈静下来,而由表面的粗意识进入到深层的无意识。琉璃大地就是心灵深处世界的呈现,但它还只是像湖水表面反射的光影,水面下深不可测的湖底才是生命真正的源泉所在。而这就是支撑宇宙的八角金幢──八叶莲华。荣格(C. G. Jung)指出佛就从莲华的中心出现,而这也就是行者的自心即佛的冥想体验。[21]凡此,在在显示出由大地生出世界的宇宙论的意义。

  极乐世界的大地,一方面,以「黄金为地」,表现其为生育万物的绝对真实的基盘。他方面,则强调在地形上是「地平如掌」,也就是绝对平坦的特色。〈无量寿经〉的诸版本都提到:极乐世界既没有须弥山、也没有大海;没有日月星辰的光明、也没有黑暗;没有四季、也没有寒暑。后期的《无量寿经》则更加上没有不善、障害等的语言?。[22]一般说来,须弥山是佛土成立不可或缺的要素,《阿?佛国经》中虽云其国无山陵溪谷,但并不否认须弥山的存在,而且有日月围绕四周,四王天在其半山腰,忉利天位于其顶上,可见和阎浮提世界同为欲界所摄。而〈无量寿经〉的诸译本都一致地说明弥陀净土没有须弥山,这虽是一种世界成立说的革命,但是二十四愿本上有日月星辰的存在,而四王天、忉利天皆依虚空而住,到了四十八愿本,则进一步否定日月星辰的存在和昼夜的区别,这是因为阿弥陀佛的光明极盛,掩蔽日月之光的结果。而连带也否定无昼夜明暗之分,唯依莲花的开阖而知时节。总之,净土异于娑婆的特质慢慢形成,而遂有净土出过三界之说。

其国中无有须弥山、其日月星辰、第一四天王、第二忉利天、皆在虚空中、其国土无有大海水、亦无小海水、无江河洹水也、亦无山林溪谷、无有幽冥之处、其国七宝地皆平正。(《无量清净平等觉经》T. 12, p.283a

又其国土、无须弥山及金刚围一切诸山、亦无大海小海溪渠井谷、佛神力故欲见则见。亦无地狱饿鬼畜生诸难知趣、亦无四时春秋冬夏、不寒不热常和调适。(《无量寿经》T. 12, p.27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