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净土的宗教学诠释(7)
时间:2008-07-27 17:57来源: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作者:陈敏龄 点击:
)
彼佛国土、有种种宝柱……复有种种宝树……彼佛国土、清净严饰宽广平正、无有丘陵坑坎荆棘土石等山、黑山雪山宝山金山须弥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唯以黄金为地。(《大乘无量寿庄严经》T. 12, p.332a)
这种既无高山也无溪谷的世界,和《维摩经》里所描写舍利弗的故事同样地,[23]在世俗的次元是不可能认识的。但从宗教的层次而言,此一超宇宙的平面,意味着克服了世俗的空间。而明(昼)/暗(夜)、寒/热……等的废弃,则意味着克服了世俗的时间。有关强调一切万物的流动性、瞬间性、不断的空无化,及其这种感觉世界的非实在性,正是包含佛教在内的印度式直观的通则。这种「地平如掌」的大地,超越空间、时间的制约,显示出:为了达到终极的实在,人们必须超越一切被人为因素所限定的二元的相对性,而回复到最初的原点—也就是大地的「未分化」的特性。
?七宝莲池
有关八功德水的七宝莲池,是极乐世界的主要特色之一。《阿弥陀经》云:「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颇梨合成……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简单地说明七宝池中有着八功德水,而水中有青黄赤白四色的莲华,并没有特别提到莲华的数量。《无量寿经》云:「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纵广深?#092;、各皆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可知,七宝莲池亦名「浴池」,池中有八功德水,而莲池的数量、大小规格是有弹性的。而在《观无量寿经》云:「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我诸波罗密。」则将「八功德水」写成「八池水」,但最值得注意的是,它详细地说明:池水是从底部的如意珠王而生,先分为十四分支的水流,然后这些摩尼水便来回地灌注于莲花之间,特别是莲花的根茎在「水面上很坚牢地站立着」,充分表现出如何从莲池的水源(如意珠王)生出莲华,这也就是「生」或「创生」的现实化。[24]
为何极乐世界必须有莲池?根据藤田宏达博士的考察,河(nadii)、浴池(samatiirthika)等有关莲池(pu.skari.nii)的表现是〈无量寿经〉诸异本共通的内容,特别在后期的译本中描写得更为详细。[25]中村元博士也指出,极乐世界的莲池、浴池之类的东西,其实就是印度自古以来极为重视的水浴的「灵场」(tiirtha; bathing ghats)的概念的投影,这种「灵场」经常是在河川的岸边,而在一般的寺院──特别是南印度的寺院也都有附属的水池,形状为四角形,名为pu.skari.nii,它和一般的水池不同,主要是作为宗教上的净化场所,直到今日,印度人还是习惯于河川净身、祈?#092;,甚至把骨灰洒到水中以求生天解脱。[26]
从宗教学的角度来说,水几乎是所有宗教公认的普遍的象征,它的意象包罗万千,例如洗礼、净罪、生命的水、青春的泉、不老的灵药、乃至可以治疗死者的饥渴等,基本上和生命的发生、融解、再生有关,因而被认为是生命源泉的象征。而莲华则像许多植物一般,具有着生与丰饶的意味。特别是在印度的神话里,更以水和莲华的结合作为象征一切生命的母胎。Taitiriiya Braahma.na I, 1, 3, 5 ff提到,当创造主Prajaapati想创造宇宙之时,最初只有水和浮在水面上的青莲的叶子,于是他潜到水的下面,发现了大地,他把地一片片地放在青莲的叶上,慢慢地就形成了世界。而到了公元前四世纪左右成立的Mahaabhaarata,首先描述坐在莲华之上的梵天,并由梵天生出整个宇宙的过程,也就是描述在原初的水之上,有那罗衍那浮游着,从他的肚脐里生出一株白莲,而后再从这株白色的莲花之中生出梵天,而最后再从梵天的身体的各个部份逐次地生出诸神。因此莲华成为一种圣者的诞生或者宇宙创生的象征。[27]
这种以莲华作为宇宙创生或者圣者的诞生的象征的观念,也很早就被佛教吸收、转化。前者以《华严经》的莲华藏世界之说为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所谓的莲华藏世界,在它的最下有不可说微尘数的风轮,其最上的风轮支持着大香水海,在大香水海之中有一大莲华,毘卢遮那如来便结跏趺坐于莲华之上,而更由此开展出重重无尽的世界,这种由莲华开展出世界的情景,如同整个宇宙是包含在莲华胎藏之内,故称为莲华藏世界。除了这种由莲华开展出世界的类型之外,以莲华作为圣者诞生的类型,早在阿育王时代的Sanci或Bharhut的雕刻里,便雕刻着坐在莲花之上的佛母摩耶(Maya)夫人,其动机可能取自毘纽天的脐生出莲华、而其额头生出吉祥天女的神话,抑或取自摩耶夫人生育佛陀、而佛陀又为宇宙之主的联想。犍陀罗美术的时代,随着大乘佛身观的发展,更出现许多坐在莲华之上的佛菩萨像,《杂譬喻经》、《大智度论》等,亦明白地指出:「是梵天王坐莲华上,是故诸佛随世俗故,于宝华上结跏趺坐,说六波罗密」、「后有大水,水底涌出千枚七宝光明莲华、是千佛之祖」,莲华不仅是诸佛的道场坐处,也是诞生或化生之处。而到了无着的《摄大乘论》更以莲华为诸佛往昔所修无量功德的象征,故谓:「依止无量功德聚所庄严的大莲华王」,至此佛和莲华的关系成为一体,诸佛菩萨皆坐于莲华之上,从来的狮子座、方座、天衣座等遂不复多见。[28]
总之,莲华无论是作为圣者诞生或者是宇宙创生的象征,基本上都和生、创生、再生的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西方净土的世界里,莲华不仅是阿弥陀佛出现的场所,更是往生托胎的印记。《无量寿经》云:「天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物头华、分陀利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亦然」,似乎并无明显的莲华座的描写。《观无量寿经》则谓:「见一宝相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于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放金光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明显地表现出佛菩萨坐于莲华座的情景。[29]而前十三观之中,第七的「华座观」之所以受到特别的重视,如同「如此妙花、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的经文所示,莲华为法藏比丘愿力功德的象征,所以若能观想华座成就,则可保证获得成等正觉的依处,就能得见佛三昧。[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