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汉魏两晋佛教史 >>

佛教在中国魏晋南北朝的急剧发展(8)

分享到:

  早在隆安年间(397—401),桓玄即提出沙汰僧众的意见,其中提到佛教泛滥,“京师竞其奢淫,荣观纷于朝市,天府以之倾匮,名器为之秽黩,避役钟于百里,逋逃盈于寺庙,乃至一县数千,猥成屯落,邑聚游食之群,境积不羁之众”,因而要求追查沙门名籍。义熙年(405—417),“江左袁、何二贤”,与桓玄持论相近,更列佛教为“五横”之一,严加斥责。从最高执政到文士舆论看,佛教对于当时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对于社会的道德和安宁,都已形成相当的危胁。其不归属于寺院管理的僧侣,为数当大大多于法琳的统计。桓玄曾要求稽查沙门名籍,也未办成。 

〈2〉般若学的盛行和六家七宗


  汉魏以来,般若经类受到内地士大夫的特别青睐。东晋般若学进一步盛行,王室贵族和一切奉佛的士族官僚,几乎没有不研习《般若》思想的。《般若》成了名士玄谈的重要资料,般若学上升到东晋佛教显学的地位。所谓名僧,一方面需要有《老》《庄》等传统文化的较高修养,但其成名,大都由于讲说般若能出“新义”。

  据姚秦僧督总结,在鸠摩罗什之前,般若学的发展有两个阶段,即“格义”和“六家”。“格义”是用《老》《庄》等中国固有的名词去解释佛教思想的一种方法,从竺法雅到道安,魏晋以来大多数知识僧侣都经过这个阶段。道安后期觉察到了“格义”对理解佛理的乖违,转而译介《毗昙》。因为《毗昙》采取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表达佛理,其准确性是“格义”所不可比拟的。但这并没有在根本上动摇人们继续从传统文化和现实需要的角度解释佛理的总趋向。

  僧叡所说的“六家”,未指明是谁。与僧叡同学的僧肇,点出了三家的要义。隋吉藏沿袭僧肇三家之说,略有发挥。唐元康的《肇论疏》,引梁宝唱《续法车仑》云,刘宋昙济作《六家七宗论》,并列出各家名目,所谓“本无宗”、“本无异宗”,“即色宗”、“识含宗”、“幻化宗”、“心无宗”、“缘会宗”。这里所谓“宗”,不是宗派,而是指一类主张;其所用的名目,在般若经类大部能找到出处,以此概括当时流行的思想,大体反映了东晋般若学的面貌。

  据僧肇介绍,“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与上述郗超的说法相近。刘孝标则谓,“心无”是指“佛智”作为本体存在的“虚无”状态,因为只有“虚而能知,无而能应”。此宗的代表人物有支愍度、竺法蕴、道恒等。僧肇又介绍说:“本无者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无。故非有,有即无;非无,无即无”,否定一切存在,连“假有”也不承认。此说在文字上近于竺法汰主张的本无义:“非有者,无却此有:非无者,无却彼无”。但法汰的侧重点在破除主观“执着”,与前者主客观一并否定者不同。吉藏认为,道安也主“本无义”,谓“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这是从“业感缘起”的角度讲“本无”的:凡因缘造就的现象,本性皆无。吉藏认为,此属般若正义,不能列入“偏而不即”的“六家之内”。”本无异宗”主张“从无出有”,“无”是派生万物的本原,与《老子》“有生于无”的命题相似,所以受到后来的佛教学者的普遍反驳。关于“即色宗”,僧肇转述说:“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吉藏以为主此说者有两家,其一是“关内即色义”,另一家是支遁。前者以为“色”由“极微”构成,故虽“色”而空,但极微则“实”,属于小乘“破拆空”之说;后者认为“色”由“因缘”造成,或相对言“色”,故“色”是空而“因缘”与相对物不空。其余诸宗的说法,虽有细小差别,但内容大体相近。

  持“六家七宗”之说的僧人,大都往来于王室豪族之中。如竺法汰先投身桓温于荆州,后至建康为简文帝所敬,请讲《放光经》,王侯公卿莫不毕集。法深(琛),名竺潜,原是王敦之弟,渡江之后,受到中宗、元后和明帝礼遇,为丞相王茂弘、太尉庚之规所敬友,号称“方外之士”,曾受哀帝诏,于御筵开讲《大品》。《高僧传》本传记,“潜尝于简文处遇沛国刘惔,惔嘲之曰,道士何以游朱门?潜曰:君自睹其朱门,贫道见为蓬户”。这种身游朱门,目为蓬户的说法,活画出一些名僧的品格和风度。支愍度在过江之始,与人谋日:“用旧义往江东,恐不办得食”,遂立“心无义”。可见有些名僧立义,主要在于迎合时尚,投靠高第,不一定自己就信仰和坚持某种观点。

  另一个接近王室而又影响极大的名僧是支遁。支遁字道林(314—366),时人评他不减王弼,比作向秀。与王洽、刘恢、许珣、殷浩、桓彦表、王敬仁等一代名流过往甚密,尤为谢安所重。晚年曾为哀帝讲《通行般若》,郗超、王羲之等师其学说。著有《释即色本无论》、《即色游玄伦》、《道行旨归》、《妙观章》等,用“即色本无”和“即色游玄”两个命题,把般若的“空观”同庄子的“逍遥”结合起来,使般若学和玄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世说新语·文学篇》载,他所注《庄子·逍遥游篇》,被认为拔理于郭象、向秀之外,称为“支理”。自此之后,解《庄》的权威,也移向了僧侣。

  魏晋般若学流行的原因,与玄学产主和发展的原因大致是同样的。东晋是一个极不稳定的朝代,经常发生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使士族阶层中本来存在的无常感和虚幻感,在佛、庄空气的浸润下,愈益自觉起来。自我的失落感强化了人们对“因缘”说和“无我”说的兴趣;然而又必须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这就使“即色”和“无心”等思想更易于被人们接受。 

〈3〉慧远的庐山僧团


  慧远(334—416),本姓贾,雁门楼烦(山西宁武附近)人。13岁随舅来洛阳、许昌一带游学。此时正值后赵统治,石氏既提倡佛学,也看重经学,许、洛地区仍不失为中原的文化中心。慧远在这里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博综六经,尤善老庄”,深刻影响了他对佛学的认识。

  公元349年石虎死,中原再次陷入战乱,慧远辗转避难,于354年至恒山,投在道安门下。由此以为“儒道九流,皆糠粃耳”,遂专业佛教。但直至他独立开讲,往往仍“引《庄子》义为连类”。这也是当时的风尚。公元365年,慧远随道安至襄阳,成为道安和竺法汰的得力助手。

  378年,前秦围攻襄阳,道安分遣徒众,慧远率弟子数十人南下,到荆州住上明寺,381年至浔阳,见庐山清静秀丽,足以息心,遂定居此地。江州刺史桓伊为他更建东林寺。慧远住庐山30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直到逝世。

  慧远有弟子百余人。其中慧持受到卫将军王殉的敬重,曾应豫章太守之请讲《法华》、《毗昙》。399年入蜀,又为刺史毛璩看重,蜀郡沙门有“升其堂者,皆号登龙门”的谚语。法安,戒禅并习,善讲经义,义熙年间(405—418),新阳(湖南宁乡西)地方为他立寺,左右田园皆舍给寺众。道祖在整理魏吴以来的佛经目录上,很有成就,后到建康讲经,桓玄极为赞赏。僧彻,精《般若》,善诗赋,慧远死后,至江陵弘教,宋彭城王刘义康、征西将军萧思话等从受戒法。昙邕,原是前秦卫将军,肥水之战后出家,是慧远与鸠摩罗什南北书函联系的主要使者。慧要,善技巧制作,于泉水中立12叶芙蓉,流波转动,定山中12时,晷景无差”,曾制木鸢,能飞数百步。慧远门徒中多才多艺者不少,入山林、处都邑者都有,修戒、行禅、讲经,也不偏废,因而成为在大江南北影响最大的僧团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