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中国佛教历史综论 >>

佛教海上传入中国之研究(2)

分享到:

  
  从汉朝方面来看,汉初虽然是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到武帝时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工商业也发达起来,特别丝织业繁荣,必须外销。但中国西部,匈奴势力强大,不仅阻拦道路,还经常扰乱边境,成为汉朝大患。因此武帝于公元前139年派张骞出使西域,打算与大月氏联合抗击匈奴。尽管张骞出使西域没有取得军事上的效果,但打开了东西交通的大门,意义重大。其后武帝从公元前129年起,三次派兵讨伐匈奴,把匈奴追逐到漠北。从公元前115年开始先后在陇西地方设置河西、酒泉、张掖、敦煌四郡,为统辖西域内属的36国,设置使者、校尉(宣帝时改为都护),保证了商路畅通。 
  
   关于当时东西交通,《汉书·西域传》记载有两大干线:“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师古注:循河也)西行至莎车,为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愈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 
  
  上文说明,从汉朝赴西域有两条道路,即从敦煌出玉门、阳关,在盐泽(罗布泊)之北分为南北两道。南道经鄯善,至莎车,越葱岭,到大月氏及安息。南道是赴印度的干线,其中还有一条捷径,即不经莎车,而在莎车东南的皮山折向西南。《后汉书·西域传》德若国条说:“自皮山西南经乌罽,涉悬度,历罽宾,六十余日行至乌弋山离国,……复西南马行百余日至条支(叙利亚)。”从乌弋山离国至条支的道路,由后汉时派往大秦国的甘英勘踏了。这条赴印度的捷径,就是前述的“罽宾·乌弋山离道”。玄阇是遵循南道回国的,法显、昙无竭(法勇)、宋云、惠生等西行求法僧也是由南道赴印度的,还有六世纪中叶致力于译经事业的醘那崛多(Jnagupta)也是遵循南道从犍驮罗来到中国的。 
  
  北道是从楼兰北上至伊吾(哈密Hami),由此西行到高昌(吐鲁番Turfan),经天山山脉南麓,至龟兹(Kucha),最后到达疏勒(喀什噶尔Kashgar)。从疏勒西越葱岭,到大宛(Farghana,前苏联中亚的费尔干纳地方),若向西南行,可达阇宾。这条北道是通过天山山脉南麓的,所以也叫天山南路。鸠摩罗什(Kumarajiva)往来中印时都是遵循北道。达摩芨多(Dharmagupta)也是从北道来到中国的,玄醘曾于中途通过北道,由此道越过天山山脉而到所谓天山北路。 
  
  此外,还有从北道的焉耆(Karashahr)南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而至于阗的道路,法显通过这条道路。除上述高僧外,后汉时高僧支娄迦忏(Lokakasin),三国时的康僧铠(Samghavarman)、昙柯迦罗(Dhyarmakara)和昙谛(Dharmasatya)等,都是遵循南北两道相继来到洛阳译经的。上述赴印陆路的交通要地是于阗、龟兹和葱岭以西的犍驮罗三个地方,即所谓阇宾三国,是赴印求法必经之地。 
  
  如上所述,从中国经西域到中亚,甚至到印度或地中海的陆路,自汉武帝经营西域以来成为东西交通要道,贸易旅游频繁。因为这条路上所运输的主要贸易品是丝绸,德国李希多芬(F. Von Richithofen,1833-1905)就把它称作“丝绸之路”(Seidenstrassen)。 
  
  (二)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丝绸不仅受罗马贵族的欢迎,而且一般市民也普遍着用。由于罗马帝国需要大量进口丝绸,当然对安息(波斯)商人垄断丝绸贸易大为不满,打算另辟道路直接从中国进口丝绸。同时罗马人对中国南方产的珍珠、珊瑚、琥珀、象牙、犀角、玳瑁、药品、香料等的兴趣也不亚于丝绸,但中世纪后这些产品的贸易却被东方人垄断。 

  公元前29年,罗马初代皇帝奥古斯都(Octavianus,前63-后14年)被元老院和民会授予西班牙、加利亚(欧洲西部凯尔特族居住的地方)、叙利亚和埃及的十年军队指挥权,开始了罗马帝政时代。奥古斯都继承了凯撒(Caesar)的事业,控制了面临埃及亚历山大港的叙利亚,使东西方直接贸易成为可能。现在罗马人必须逾越两大障碍--叙利亚方面的安息人和红海方面的阿拉伯人。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大秦国……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采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当时与安息人和解的时机尚不成熟,但为了避开阿拉伯人,罗马人却找到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这就是冒险越过阿拉伯与非洲之间红海南端的曼德海峡(Mandeb),利用六月末至九月的东南季节风穿过印度洋,直接到印度商港做生意。20世纪以来,印度及巴基斯坦全境发现68枚罗马金币,其中57枚在印度南部发现,金币大多数是奥古斯都和提比留斯(Tiberius,14-37年)时代的。由此可见,一世纪初罗马商人已来到了印度,连结地中海和印度洋的经由红海的海路相当活跃。 
  
  《后汉书·西域传》又记载:“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161-180年)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通焉。”这是罗马帝国第一次与中国往来。据研究,这次航行是163年罗马(大秦)皇帝安敦打败安息后,遣使者由波斯湾乘船经由印度洋直抵中国交趾。因为使者所献的象牙、犀角、玳瑁都是安南产,并非从罗马带来。可见他们是安南登陆,就地采购土产的。 

  从汉朝方面看,一方面因西域为匈奴阻隔,丝绸不能外运;另一方面,中上层社会也需要得到南海的珍异物产。汉武帝采取张骞的建议,打通从云南经缅甸到印度,再通往安息、大秦的另一条陆路,但没有成功。《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及元狩元年(前122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今阿富汗,古代的巴克特里亚Bactria王国--引者)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南夷,指求身毒国。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四十余辈。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为此,汉武帝于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置南海、郁林、苍梧、交趾、合浦、九真、日南七郡,隶属交州(包括今广州、广西及越南北部),积极向南扩展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