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台湾佛教 >> 人物 >>

太虚、圆瑛二大师与台湾佛教界(3)

分享到:

小学六年,中学五年,大学五年,另大学研究科三年,增加小学年限,今尚未议定。欲造成一大学卒业者,殆非万圆不能。故寺院住职之贫寒者,无力令徒弟入学校,多送入丛林学习。丛林除坐襌及充诸苦行职事外,每日亦授佛学普通学四小时,学课亦略备从初出家住丛林八年者,亦准中学卒业。在丛林学习,仅须有确实之证明及保证,一切不须用费。然襌林规制严厉,异常清苦,故有资财者,皆愿入学林也。

又关于大学毕业者的称号为何呢?井上俊英师的回答如下:

帝国大学等卒业,则称学士,佛教各宗专门大学卒业,则称学师。学师更参学于襌林数年,则称师家。佛教小学与普通小学皆同,至中学则有宗乘及余乘之佛学专科。中学不限何种人,但程度相及皆得考入,大学则为限定本宗中学卒业之僧学生,始得考选。中学卒业者,实地练习布教,能有成绩,数年后得授为布教师补,

p. 222

而进为布教师。若大学卒业者,则即得授为布教师补。今曹洞宗僧侣,大学卒业之存在者,不下三四千人也。[9]

如上井上俊英的介绍,显示大正6年时(纪元1917),日本佛教界已对僧侣教育非常重视了,而当时的台湾佛教界,也在曹洞宗众僧及诸佛教信徒协同建设,于该年4月开学,每年收学生二十五名,分本科、研究科二级,学生出家僧众与在家信徒分占其半,教授八人,曹洞宗日僧与台湾僧俗亦分占其半,[10] 这是太虚大师亲自见闻的。或许他也认同台湾佛教中学林吧!当他回到中国之后,就派遣依他出家,受过中等教育,出生江西的乘戒师,于大正7年(纪元1918)元月,带着他的《东瀛采真录》原稿来到台湾,将原稿交与善慧师出版之后,进入台湾佛教中学林就读,虽然乘戒师只读了一个学期就退学了,[11] 但此事,可说明太虚大师已注目到僧侣受现代教育的需要性。尤其是12月2日离开台湾,太虚大师在善慧师陪同下,首度作日本关西之游。此游除了游览寺院、名胜地之外,曹洞宗第四中学林、真宗之佛教大学(应指今之大谷大学)、真言宗智积院的劝学院、净土宗知恩院的尼众学校,都是他参访的对象。此中,净土真宗佛教大学的课程表,更是引他注意,因此将它载于《东瀛采真录》内。依太虚大师的记载,当时的佛教大学学科课程如下表:(见次页)

如上课程表,在日后,即民国11年(纪元1922)9月1日武昌佛学院成立时,成为重要的参考。这从「课程参取日本佛教大学,管理参取襌林规制」,就可得到证明。武昌佛学院的成立,是太虚大师建僧运动的摇篮,也是中国佛教界有佛学院的开始。而此佛学院是僧俗兼收,目的在造就师范人材,出家者实行整理僧制工作,在家者组织正信会,推动佛教于广大人间。走笔至此,可知太虚大师于大正6年,应灵泉寺善慧师之邀,前来主持三塔落成及水陆法会,而有台湾、日本之行的历史意义颇为重大。此意义显示了此具历史性的台湾、日本行,也可说是台、中、日佛教交流,所带来的影响,此影响当可延伸至大正15年(纪元1926),在东京增上寺所举办的东亚佛教大会。

三、圆瑛师来台及其活动

关于圆瑛师的来台因缘,如善慧师在台湾佛教青年会稻江分部礼请圆瑛师演讲〈佛教可以觉世导俗〉席上的介绍,善慧师说:「法师与我十二年深交,七、八年前 

p. 223

  学科
学年
 宗乘
 余乘
 佛教史
 宗教学
 哲学
 教育学
 社会学
 史学
 英语
 独逸语
(德语)
 梵语
 计
 
第一学年
 七祖释义
宗学史
 唯识教义
唯识教理史
 印度佛教史
 宗教史
 印度哲学
西洋哲学
  
  
  
  
  
  
  
 
每周时数
 八
 七
 二
 三
 四
  
  
 二
 二
 (二)
 (二)
 三○
 
第二学年
 七袓释义
高袓释义宗学史
 华严教义
华严教理史
 支那佛教史
 宗教学
 支那哲学
西洋哲学
  
  
  
  
  
  
  
 
每周时数
 九
 七
 二
 二
 四
  
 二
  
 二
 (二)
 (二)
 三○
 
第三学年
 高宗释义
 天台教义
天台教义理史
 日本佛教史
 研究
 研究
  
  
  
  
  
  
  
 
每周时数
 一○
 九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九
 

曾请法师两次,因有事未能远来。今年闻知法师由南洋讲经回国,特派代表往迎来台,已有一月。」[12]善慧师的此番介绍词,是讲于大正12年12月4日,以此时间来逆算的话,圆瑛师的来台应是在11月4日以前,加上他与鼓山副住持圣恩师一起参与了10月22日起至28日止灵泉寺的在家授戒法会,[13]因此笔者认为圆瑛师的抵台时间,应在大正12年(1923)10月下旬。又圆瑛师的南洋讲经,他本人在〈大乘起信论讲义叙〉中云:

p. 224

悟,忝入佛门,究心教典,于兹二十三载。窃叹法门寥落,世道陵迟,如不培植僧才,发挥佛理,必至法运人心两难挽救矣。是以特就本寺,招集海内有志学者;创设佛教讲习所,首讲是论,冀得夙植大乘善根者,从此增长成熟,早得解脱,即未种者,亦令投种。如果上根利智,一历耳根,自可深信大乘之理,不外吾人身心日用中也。讲毕侍生昌法,将所录讲义,呈讲修饰,欲付印刷。余止之曰:其中所讲,多集旧疏,俱属古人糟粕,何必多此葛藤。众固请不已,只得勉从其愿,并叙缘起于此。[14]

由此〈讲义叙〉中谈及,圆瑛师首次讲《大乘起信论》是在他出家之后,历经二十三载的时候,但是地点是在何处?我们仅从「是以特就本寺,招集海内有志学者,创设佛教讲习所,首讲是论」是无法得知到底「本寺」是指何寺?笔者从圆瑛师的〈题东坡参襌图序〉上,可找到答案。此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