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义章》的佛性说(2)
时间:2008-01-26 19:33来源: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二期,1997作者:释恒清 点击:
之异同,但从两人著作同名之事实而言,想必慧远深重其师之
影响。
注 7 :参阅廖明活〈净影慧远的佛性学说〉,《中国文哲研究期刊》,
第四期,1994年,页263-286;富贵厚章信,〈净影慧远佛性
说〉,收于横超慧日编,《北魏佛教研究》,平乐寺书店,
昭和53年,页205-243。
注 8 :《大正藏》卷44,页472上。
注 9 : Budh(觉悟)加上字尾-ta即成为其过去分词buddha,如当成
有主动意味的名词,即指「觉悟者」。
28页
样而丰富。若依字源考证,佛性一词与「如来藏」(Tathagatagarbha)
有密切关系。如来藏是「如来」(tathagata)与「藏」(garbha) 的合
语,而「如来」又是「如」(tatha)与「来」(agata),或「如」与「去」
(gata)的合语。「如去」意为「乘如实道而去」,指由生死到涅盘的解
脱过程,「如来」意为「乘如实道而来」,指由涅盘入生死的慈济过程。
「藏」亦有二义:一为「胎儿」(embryo) ,二为「胎藏」(womb),因
此「如来藏」可译为「如来胎儿」或「如来胎藏」,前者象征众生如如
来胎儿,因为它是成为如来的要因,现阶段虽处于因位,未来必定可
成如来,故有「因」( dhatu) 义和「所藏」义,而后者象征蕴藏已
具足的如来智慧德相,故有「果」义,和「能藏」义。虽然「佛性」
与「如来藏」( tathagatagarbha) 的意义密不可分,但根据一些学
者的研究,佛性并非译自 tathagatagarbha,而是译自 buddhadhatu
,buddhagotra 或 buddhagarbha。 另一个译成佛性的原因,可能是
与中国传统思想中人「性」、本「性」的意涵有关。因此,在中国佛
教,佛性一词逐渐取代了如来藏。
慧远从四方面解释「性」的意义: 「种子因本」、「体」、「不
改」、「性别」。
──────────────
注 10:小川贯一在其所著的〈佛性 buddhatva 〉,(《印度学佛
教学研究》第 11 卷第 1 期,页 544-545 )中比较汉译与梵
本的《宝性论》, 发现「佛性」一词译自 buddhadhatu,
tathagata-dhatu, gotra 或 garbha。 筱因正成则认为
buddha-dhatu 才是佛性的原语,因 dhatu 除了有「因」义(
dhatu=hetu )之外, 还有「性」义( dhatu=dharmata ),
参阅〈佛性原语〉,《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 11 卷第
1 期( 1963 年),页 223-226。高崎直道亦有同样的看法(
参阅 " Dharmata, Dharmadhatu, Dharmakaya, and
Buddhadhatu-Structure of the Ultimate Value in
Mahayana Buddhism, " Indogaku Bukkyogaku Kenkga 14,
March,1966,pp.78-94 ).
注 11:参阅 Whalen Lai, "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Mahayana:
A Study of the Unfolding of Sinitic Mahayana motifs "
( Ph.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1975 ),
pp.107-115.
29页
(一)、种子因本义:
所言种者,众生自实如来藏性,出生大觉,与佛为本,称之为
种。种犹因也,故经说言:「云何名性?性者所谓阿耨菩提中
道种子。」
慧远认为众生实有如来藏性,亦即有佛性。慧远一开始即能点出佛性
与如来藏为同义词,可见其对真常系思想有全面的了解。由于佛性能
出生与佛无异的大觉,故佛性有「种子」和「因」的意义,慧远举《
大般涅盘经》中所说的「佛性者,即是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中道种子」为经证,也就是说佛性即是诸佛能成正等正觉的中道种子
和原因。慧远此处所言的种子,并非唯识学中所说的种子( bija),
而是如来藏系所说的种性义 (garbha), 这可从他所引的《大智度论
》的经文得知:「性者名本分种, 如黄石中所有金性, 白石银性, 一
切众生涅盘性。」
种子含有种性义,而种性又含何义呢?慧远在《大乘义章》卷九
中的「二种种性义」对种性有较详尽的解释。他依《地持经》将种性
分为「习种性」与「性种性」,而其中「性种性」与上面所说的「种
子」、「因性」意义更相近。慧远解释说:
性种性者从体为名,无始法性说之为性。此之法性本为妄隐,
说之为染,随修对治离染始显,说以为净。始显净德能为果
本,目之为种。此乃显性以成种,故名为性种,种义不变,
故复名性。(注 14)
──────────────
注12:《大正藏》,卷44,页 472 上。此段经文引自南本《大般涅盘
经.狮子吼菩萨品》卷25,(《大正藏》卷12,页768上),或北
本《大般涅盘经.狮子吼菩萨品》卷27,《大正藏》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