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义章》的佛性说(8)
时间:2008-01-26 19:33来源: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二期,1997作者:释恒清 点击:
能行善法的「行佛性」,一阐提尚未俱备,然而能成佛的终极依据「
理佛性」,一阐提却是本有的。因此慧远主张一阐提终究是可成佛的
。
以上是就「缘」论佛性之有无,若就「体性」辨有无,则慧远认
为可言佛性亦有、亦无、亦非有非无。说佛性为有,是指众生如来藏
缘起法界有恒河沙无量清净功德而言。说佛性无,有二义:
一离相名无...一切众生心识体虽是有,无有大小长短等相,
43页
佛性亦尔,体虽是有,而无一相。...二无性名无...如来藏中,
恒沙佛法,同一体性,互相缘集,无有一法别守自性...离诸法
外,无别有一常性可得,诸法齐尔,故说为无。(注55)
慧远认为说佛性无乃是因为佛性「离相」和「无性」。这可藉由《胜鬘
经》的「如实空」和「如实不空」来解释。佛性本来「如实空」,从本
已来,不与一切染法相应,亦无一切法差别相,在此意义下,可说佛
性无(如实空)。相反地,佛性本来亦是「如实不空」,因为如来藏
中具恒沙净法,虽然不空,却无有常性可得,故亦可说佛性无。再者
,若从断四句,绝百非的绝对理体而言,佛性亦得说为非有非无。
慧远接着以「内外」再论佛性,他以「随相」和「情理」两方面
加以解释:
言随相者,众生为内,山河大地非情物等,以之为外。若当说
彼因果之性,局在众生,得言是内。若说理性,性通内外。虽
复约彼内外相辨,而体平等,非内非外。(注56)
慧远称有情众生为「内」,无情的山河大地为「外」。若就佛因性、
佛果性而言,则佛性仅局限于众生之「内」。慧远如此的解释是根据
《大般涅盘经》所说的:「非佛性者,所谓一切墙壁瓦石无情之物,
离如是无情之物,是名佛性」。以能圆证佛果性而言,众生才有佛性
,无情之物是被排除在「外」的。然而,就理佛性的理体而言,则佛
性通内外,俱遍有情和无情,就佛性平等一如而言,又可言佛性非内
非外。
再者,若以「情理」论佛性之内外,慧远说:
──────────────
注55:《大正藏》卷44,页476上。
注56:《大正藏》卷44,页476中。
注57:《大般涅盘经》卷36,《大正藏》卷12,页581上。
44页
言情理者,即彼妄想阴界入等,以说性故,得言在内。而真平
等,妙出情妄,名之为外。(注58)
若以「情理」论佛性,则属于六蕴、十二入、十八界等情识境界之内
的众生佛性,名之为「内」,(注 59) 而属「真平等、妙出情妄」的
「理」佛性,名之为「外」。但是佛性终究超越「情理」,因此亦可
说佛性非内非外。慧远就「三世」论佛性时,他说:「论其体性,古
今常湛,犹若虚空,非三世摄。 」 (注 60) 佛性德同法性,并非先
有染法,后息为净,故非三世摄。但是若随缘辨性,则又可以过去、
现在、未来三世的范畴来论佛性。众生所证得的「后身佛性」,约因
望果,可称之为「未来」,约果反望,名为「过去」,以当下而言,
又可称之为「现在」。
至于佛性是「当来有」(始有)或「现下有」(本有),慧远说:
言「当」「现」者,若就凡说,因性在「现」,果性在「当」
。若就佛论,果性在「现」,因性过去。语其理性,旨通「当
」「现」,体非「当」「现」。(注61)
一般凡夫众生在因地时,「现」下本具如来藏清净的佛因性,因此可说
佛性是本有的,但是因为众生尚未成佛,其果佛性,只能说是「当」来
有。相反的,若就佛的果位论,则果佛性是「现」下证得,因佛性是过
去本有。以理佛性的体遍一切而言,佛性又可说既是「当来有」,亦是
──────────────
注58:《大般涅盘经》卷36,《大正藏》卷12,页581上。
注59:南北朝时代研究《涅盘经》的诸师陆续提出不同的佛性说,其中
僧柔等人所主张的以六法(五蕴和假我)为正因佛性,即是慧远
所指的情识境界的「内」佛性。
注60:《大正藏》卷 44,页 476 中。慧远是跟据《大般涅盘经》卷36
所说:「佛性非是三世摄」。
注61:《大正藏》卷44,页476下。
45页
「现下有」而从佛性理体的超越性而言,亦可说佛性体非「当」「现」,
亦即超越「当来有」、「现下有」。
佛性是否为本有、始有、当有,在南北朝时曾引起广泛讨论。最早
讨论此问题者,当属竺道生。其著作《佛性当有论》虽已佚失,然从道
生的其它著述中,可推论道生是持佛性本有说,(注 62) 与其「孤明
先发」主张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想法相符合。至于南北朝时「本有」
、「始有」意义为何?「本有」说指众生本具佛性,只是为客尘烦恼
所蔽,尚未显现而已,性宗均持此说。「始有」说指众生并未本具佛
性,须经过种种修行才能「转识成智」证得正觉,相宗持此说。然而
,亦有约因中未有果而说佛性是始有,如此意义下的「始有」说,并
不否定因中「本有」因佛性。由于本始之争众说纷纭,因此出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