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定义大乘及研究佛性论上的一些反思

分享到:
             页21

 

     提要

      在过去,许多学者都用「菩萨」此词作为界定「大乘」

     此词的标准。笔者认为,这种用「菩萨」定义「大乘」的方

     法,到了佛性论发展的时代便完全无效。因为在佛性论发展

     的时代,小乘部派如毗昙和萨婆多等部亦有「菩萨信仰」的

     现象。由于过去的学者在处理佛性论的问题上有误读及错解

     佛性论经、论的情形,笔者在讨论「大乘」的定义之际,为

     了说明大、小乘的佛性观性质,也将过去学者对大乘或瑜伽

     行派之佛性论误解的地方提出分析及讨论。此中包括检讨瑜

     伽行派的「五种性」观的问题及《大般涅盘经》前、后分经

     文是否一致的问题等。笔者认为「大乘」一词没有固定的界

     定概念,「大乘」一词也不能永远套在一个学派上,「大乘

     」至少在前二期的发展,都是当时帝王信仰的主流学派。

 

 

              页22

 

              序论

 

      一直到 1995 年王邦维出版《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为

     止,大乘(Mahaayaana)一词的定义仍然受到学者的重视,

     并认为此词尚有谈论的余地。王邦维在其《南海寄归内法传

     校注》中就以 Charles Eliot 及 Nalinaksha Dutt 对大乘

     一词的定义作准,对比唐代义净在《内法传》中所作之大乘

     定义。王邦维认为,Charles Eliot 及 Nalinaksha Dutt 所

     作的有关大乘的定义虽然影响很广,然而「前两位学者的意

     见大同小异。虽然他们力图把大乘佛教主要的特点总结出来

     ,但甚么是大乘最主要,最带普遍性,最能够以一概全的特

     点,他们并没说得很清楚,而且他们定义中的有些特点只能

     说是大乘中某些派的特点,而不能说是所有大乘的特点。义

     净《寄归传》的定义相对的来说最简单,但恰恰指出了大小

     乘之间最基本的区别。」(注1)

      义净在《寄归传》中对大乘所作的定义,诚然是此三位

     学者中最简单的定义。但义净的定义是否如王邦维所言,「

     (其)恰恰指出了大小乘之间最基本的区别」,这就有保留

     的余地了。再者,大乘此词是否能以一组或固定的观念来说

     明王邦维所说的「所有大乘的特点」,甚至大乘一词是否有

     其无时、空性的固定定义,这也是值得探讨的事;特别是,

     王邦维自己也注意到,在大乘发展的过程中,大乘还有不同

     学派之独特个性的发展倾向等现象。

      大乘自第一世纪在北印度开展出来之后,便在历史上源

     源流长的发展。其间还经过各种变化,使原来的面貌增添了

     各种的色彩,这是为何至今学者对于大乘此词的定义尚无有

     一定的共视之原因。王邦维所提到的三位学者对大乘的定义

     ,除了菩萨信仰是三人所共视者,Charles   Eliot   及

     Nalinaksha Dutt 都各自有自已的说词。Charles Eliot 列

     了七条特征定义大乘。此七条为︰

     1、有菩萨信仰,并相信人人皆能成佛。

     2、有兼爱伦理的信仰,个人为善的标准在于全世界的利益,

     并以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