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不迁论》所言的「静」与「动」,很显然的是从不
同的角度去看心的活动情形,这就是为何僧肇在《物不迁论
》中说︰「必求静于诸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释僧肇,《肇论‧物不迁论》,《大正》卷45,页151上
、中。
78 天亲菩萨造,陈真谛译,《佛性论》卷2,页794上。
页58
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然则动静
未始异,而惑者不同」的原因。
僧肇这种说明佛教心理活动的《论文》,并不是首见于
历史,瑜伽行派的法称对此心理学便有非常详细的说明。法
称既承袭陈那( Dignaga )的法, 而陈那又是世亲的弟子
,这套瑜伽行派的心理学说因此可上溯至瑜伽行派的奠基时
代, 即世亲及无着的时代。 谢巴次基( Th.Stcherbatsky
)在其《佛教逻辑》 (Buddhist Logic) 卷一的《剎那说》
(The Theory of Instantaneous Being or
K.sa.nika-vaada) 中, 对法称的心理学理论即作了相当深
刻的介绍。他一面从「知识」或「物」的存在性质为「无时
间性、 无空间性及无移动性」( no time, no space, no
motion) 的角度去说明「物不迁」的原因,(注79)一面
又从整个心理的活动是不停的「剎那生灭」,造不同的「相
」的活动情形来说明「物」是「动」的( reality indeed
is kinetic)。 (注80)这种瑜伽行派的心理学说或知识
论在世亲的时代,即第三世纪左右,(注81)一定也就相
当流行,否则被定为第三世纪出经的《大般涅盘经》,(注
82)不会也用这种心理学理论来说明一阐提能否成佛的问
题。
很显然的,《大般涅盘经》乃是从「静」与「动」此二
不同的心理活动角度去谈一阐提能否成佛的问题。前分立于
「静」的角度去谈一阐提不能「发菩提道心」成佛的原因;
而中、后分就是立于整个心理活动的情形或「动」的角度来
说明一阐提的心是可变,是可再发「善根」成佛。
僧肇说「动静未始异」的意思,就是要告诉我们,「动
」与「静」的心理活动现象,并不是「矛盾」的现象,「动
」与「静」的现象,事实上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个心的
活动情形。
我们不知道僧肇造《物不迁论》的动机为何,但我们却
知道僧肇造《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Th. Stcherbatsky, Buddhist Logic,volume one,Bibli
otheca Buddhica, XXVI,[台]弥勒出版社,1984,p.82
80 Ibid , p. 84.
81 见拙作,《贵霜佛教政治传统与大乘佛教》,见第七章,
页509-516。
82 见释恒清,《佛性研究》,页6︰「《大般涅盘经》 的成
立年代约在三至五世纪间,这种推论可从经中所引用的经
典的成立时期得知。」
页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