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231。
94 同上,《高僧传‧释僧肇传》卷6,《大正》卷50,页
365上。
页63
入长安,(注95)鸠摩罗什在长安时期不仅主持后秦姚兴
的国家翻译事业,同时在长安大寺也常讲说新经。《高僧传
‧鸠摩罗什传》在提到「于时四方义士万里必集,盛业久大
,于今咸仰」的场合便提到道生参预盛会︰「龙光释道生,
慧解如微,玄构文外。」(注96)可见道生在罗什的门下
亦是一位皎皎者。
罗什在长安所出的经典,经、律、论皆有。《高僧传‧
鸠摩罗什传》所提到的除了有《大品般若经》之外,尚有︰
「小品、金刚般若、十住、法华、维摩诘、思益、首楞严、
持世、佛藏、菩萨藏、遗教、菩提、无行、呵欲、自在王因
缘、观、小无量寿、新贤劫、禅经、禅法要、禅要解、弥勒
成佛、弥勒下生、十诵律、十诵戒本、菩萨戒本、释论、成
实、十住、中、百、十二门论,凡三百余卷。」(注97)
从罗什当时在长安译出的经典来看,罗什的译经范围非常庞
杂,有大乘早期的经典如《道行》,也有大乘第二期的经典
如《大品》、《法华》、《佛藏》及《弥勒下生经》、《十
住》等,更有大乘中观学派的作品如《中论》、《百论》及
《十二门论》等。
以罗什如此渊深广博的学问,他是不可能不涉及说明和
介绍当时西域所流行的佛性论及唯识心理学。罗什所译的「
大品、十住、法华、维摩诘、思益、首楞严、持世、佛藏、
菩萨藏」等经,与大乘佛性论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关系。譬如
罗什所译的《妙法莲华经》所言的「三乘入一乘」或「于一
佛乘分别说三」,甚至「二佛并坐」的思想,都是大乘佛性
论常常用来说明众生皆有佛性,皆有同一佛性及同一成佛状
态的重要经文表达方式。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所记的「二佛并坐」的经文
,一面用「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坐师子座,全身不散,入禅
定」来说明成佛的「法身」是「常」或「佛性」是「常」的
信仰;一面又用「二佛并坐」这种具图像效果性的譬喻︰「
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释迦
牟尼佛,可就此座结跏趺坐。尔时大众见二如来在七宝塔中
师子座上结跏趺」来说明「众生皆有佛性」或「众生都有同
一佛性」,都能成佛,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 同上,《高僧传‧鸠摩罗什传》,《大正》卷50,页332上
。
96 同上,页332中。
97 同上。
页64
能与佛「并座而坐」的信仰。(注98)
从此段《妙法莲华经》的经文,我们己可看出,此《经
》也是一部宣扬大乘佛性论的作品。《妙法莲华经》除了在
〈见宝塔品〉中提到大乘的佛性观之外,在其〈譬喻品〉中
对大乘佛性论常说的「三乘归一乘」的大乘佛性观也以非常
具有「譬喻」性质的表达方式说明。事实上,「三乘入一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