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定义大乘及研究佛性论上的一些反思(31)

分享到:

       笼罩旧说,妙有渊旨。而守文徒多生嫌嫉,与夺之声

       纷然竞起。又六卷泥洹先至京师,生剖析经理洞入幽

       微,乃说阿阐提人皆得成佛。于时大本未传,孤明先

       发,独见迕众。于是旧学以为邪说,讥愤滋甚,遂显

       大众摈而遣之。(注89)

 

      《高僧传‧释道生传》说得很清楚,释道生是一位作学

     问非常重视「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 梁僧佑撰,《出三藏记集》卷15,《大正》卷55,页111

     上。

     89 梁慧皎撰,《高僧传‧释道生传》卷7,《大正》卷50,

     页366下。

 

 

              页62

 

     解」的人。「故钻仰群经,斟酌杂论,万里随法,不惮疲苦

     。」僧佑所记的《道生法师传》只提到道生在被摈之前「立

     善不受报及顿悟义」,而没有提到道生还着有《二谛论》等

     论文。(注90)照僧佑的说法,道生是在义熙五年( 409

     )结束长安的游学生涯还回南方的京都。由于六卷《泥洹经

     》的出译,道生提出「阿(一)阐提人皆得成佛」的论调,

     遂而被摈。 道生故于元嘉七年( 430 )投迹庐山。(注9

     1)汤用彤认为, 道生被摈的时间约在元嘉五、 六年间(

     428 - 29 ), 元嘉七年( 430 )全本《大般涅盘经》或

     上文说言的「大本」传至扬州,此时道生已自虎丘隐居庐山

     。(注92)

      释道生在法显译出六卷《泥洹经》后提出「阿(一)阐

     提人皆得成佛」的话,说明了道生对法显所译的《泥洹经》

     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外,道生提出此论调与当时流行的佛教

     思想也有极大的关系。如果《高僧传》的记载无误,释道生

     在提出「阿(一)阐提人皆得成佛」的论调之前,其于南方

     长期逗留的时期( 409 - 428 )已经提出「善不受报、顿

     悟成佛」的论调及「又着二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

     、佛无净土论、应有缘论等」论。虽然道生的这些作品没有

     流传下来,然从这些论文的题目我们都可以看出,道生所处

     的时代,佛性论的研究,甚至大乘或瑜伽行派心理学或知识

     论的研究,已蔚然成风,只是南方有些「旧学」不能接受道

     生的一阐提观或佛性观。道生的佛性论研究与其在长安时期

     的游学生涯实际上应有很大的关联。

      释道生在未回南宋提出这些论调之前,曾与慧叡及慧严

     同游长安,并受业于鸠摩罗什。鸠摩罗什于吕光破龟兹之后

     被吕光从中亚的龟兹带到凉州,(注93)「僧肇自远从之

     ,什嗟赏无极。及什适长安,肇亦随之还。姚兴命肇与僧叡

     等入逍遥园助详定经论。」(注94)鸠摩罗什乃于弘始三

     年( 401 )十二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 梁释僧佑,《出三藏记集‧道生法师传》卷15,《大正》

     卷55,页111上。

     91 同上,页110-111。

     92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页147-150。

     93 梁慧皎,《高僧传‧鸠摩罗什传》卷2,《大正》卷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