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昙及萨婆多的佛性观
毗昙及萨婆多等部认为一阐提不能成佛的原因当然与其
等的「佛性修得说」有很大的关系。毗昙及萨婆多等部虽持
「佛性修得说」,然此些学派并不认为人人皆能用修行的方
法达到成佛的境界,体验佛性。毗昙及萨婆多等部在谈论「
佛性修得说」时,认为一阐提便不能修得「佛性」。这种对
一阐提的看法与大乘的一阐提观很不同。大乘认为一阐提因
为也有佛性的关系,一阐提的心理状态能改变,亦能成佛。
毗昙及萨婆多等部不但认为一阐提没有佛性,而且也认为一
阐提的心理状态不能改变。原因是,毗昙及萨婆多等部相信
「众生有?妙不同」的心理境界,(注112)故「?」者
如「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 天亲菩萨造,陈真谛译,《佛性论》卷1,页787下。
页70
阐提」便「定无佛性,永不得涅盘」。「?妙不同」的心理
学理论,不仅含有说明「?」的心理状态在某一种状况之下
不能改变成「细」的心理状态,同时因人心的「?妙不同」
而有人之等级或类别说。事实上毗昙及萨婆多等部的佛性观
就是如此。在考虑人有「?妙不同」的心理活动状况之下便
将人分为三种五类。由此可知,「五种性」说的理论无论如
何都不可能是大乘或瑜伽行派的佛性观,而所谓的「五种性
」的说法,如果就人的心理活动状态来区分,毗昙及萨婆多
也只提出「三种」,而不是「五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大乘
不但不同意毗昙及萨婆多等部这种心理学说,更在心无常法
的状况下,认为众生皆有佛性,连一阐提亦能成佛。
毗昙及萨婆多等部在其等的佛性论中所谈到的第二种人
称为「不定有无」的人。此「不定有无」的意思是指︰「若
修时即得,不修不得」的情形,而这些「不定有无」的人乃
指所谓「贤善共位以上人」。这些「贤善共位以上人」没有
包含一阐提。因为前者尚能改变其等的心理活动状态,而后
者则完全不可能。这就是笔者在上面所说的,「在某一种状
况之下不能改变」的意思。毗昙及萨婆多等部之所以会认为
一阐提是无药可救的人,应该与一阐提为「断诸善根者」及
「无信之人」的了解有关。
毗昙及萨婆多所言的第三种人,即是「定有佛性」的人
。此「定有佛性」的意思,就是一定能修得佛性的意思。这
种「定有佛性」的人乃指修行佛教的三乘人,而此三乘人修
得佛性的情形是︰「一声闻从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独觉从
世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萨十回向以上是不退时得于佛性
。」此三乘人之所以「定有佛性」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此三
乘人都有「本有佛性」或「如来藏」之故,而是此三种人都
已经在做佛教修行,迟早他们都能修得佛性。由于此三种人
所做的修行不同,故毗昙及萨婆多等部在谈论此三人修得佛
性的境界时都说,那是一种「从苦忍以上」,「从世法以上
」及「十回向以上是不退位时」的境界。
毗昙及萨婆多等部之佛性论,并不认为「佛性」是人人
「本有」;相对的,毗昙及萨婆多等部认为,「佛性」是修
行的结果。「佛性」即使是修行的结果,毗昙及萨婆多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