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istence )。(注75)由于这种「知识」或「念」的发
生及消失如此短暂,故其在我们心中的「存在」被瑜伽行派
的学者认为是没有「常性」( duration) 、 「空间性」
(space) 及「迁移性」 (motion)。 (注76)因此之故,
僧肇称此「知识」或「物」在此一剎那的存在性质为「静」
的存在性质。僧肇也用「不来」与「不去」及「不迁」等词
来形容此「知识」或「物」在剎那心中的「静」的存在状况
。他说︰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
之所为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
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 五台大万圣佑国寺开山住持释源大白马寺宗主赠郢国公
海印开法大师长讲,沙门文才述,《肇论新疏》,《大
正》卷45,页205上。
75 见陈真谛译,《转识论》,《大正》卷31,页61-63。
76 见后详述。
页57
以其不去。然者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既知往
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
往?何则?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
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
。覆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
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
,见新交臂非故。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既无往
还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动乎?(注77)
后来瑜伽行派的法称( Dharmakiirti )便把这种「物
」在心中的存在现象视为没有「时间」 (time), 没有「空
间」 (space) 及没有「迁移」( motion) 的存在现象。僧
肇在其《物不迁论》中所侧重谈论的,就是这种「知识」或
「物」的「静」或「不迁」的存在性质。故在《论》中,僧
肇所说的就是这个「物不迁」义。
由于此一剎那心所产生的「知识」没有「延续性」,且
又不能「迁移」,故此一剎那所产生的「知识」与下一剎那
心所产生的「知识」便不会相同(如果相同就有延续性及迁
移性)。我们的心的活动状况既是处于不停地生起及消灭的
活动状态,瑜伽行派的《佛性论》便用「三性」,即「分别
、依他及真实」,(注78)来说明心在未成佛的状态所具
有的活动性质。此处所言的「依他」或「依他起」
(paratantra),即指心的活动在未成佛的状态是不停的依「
因缘和合」而「生起」。心不断的「生起」,就不断的造「
相」,这些「相」就是我们对这世间一切的认识或「知识」
。这些「相」或「知识」在每一剎那的存在都不一样的缘故
,故知「相」或「知识」的存在状态乃「无常」。僧肇就是
从这个「相」或「知识」的「无常」存在性质来说明「动」
的概念,故他说︰「故虽静而不离动」。事实上,「虽静而
不离动」的关系也是我们的心在未成佛时的实在活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