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定义大乘及研究佛性论上的一些反思(22)

分享到:

       依传统的看法是「其经初后所演,佛性广略之闻尔,

       无相远也。换言之,「前分」的坚持一阐提不成佛,

       与续译部分的一阐提定当成佛,并无矛盾之处,只是

       佛性义广略不同而已,但是从文献学角度而言,《涅

       盘经》的前后分不同的一阐提观,乃是因为其经集出

       的时间不同,或出自不同作者所致。(注58)

 

      Ming-Wood Liu 在其《大乘大般涅盘经的一阐提问题》

     一文中也说,经文的不同部分似乎包含对主题(一阐提)的

     不同看法,这种情形强烈的表示,《大般涅盘经》不是一个

     作者所造,经中许多资料乃出自不同的手。(注59)

      释恒清虽引「传统」的看法认为前、后分经文对一阐提

     的成佛看法没有矛盾, 然其与王邦维及 Ming-Wood Liu 一

     样,都认为前、后分经文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 释恒清,《佛性思想》,页25-29。

     59 Ming-Wood Liu,“The Problem of the Icchantika in

     the  Mahaayaana  Mahaaparinirvaa.na   Suutra  ”,

     JIABS, 7, no. 1, pp. 63-64.

 

 

              页50

 

     一阐提成佛可否的不一致说法,乃是因为该《经》前、后分

     出经的时间不同, 或出自不同的手所造之故。 (注60)

     在该《经》的前分中,经文提到一阐提不能「发菩提心」或

    「不能作菩提因缘」的经文有几处,下面便是一则例子︰

 

       善男子,如人手疮捉持毒药,毒则随入。若无疮者毒

       不得入。所谓疮者即是无上菩提因缘。毒者即是第一

       妙药,完无疮者谓一阐提……是大涅盘微妙经典亦复

       如是,悉能安止无量众生于菩提道,唯不能令一阐提

       立菩提因……是诸众生亦复如此,若得闻是大涅盘经

       ,虽犯四禁及五无间,犹故能生菩提因缘,一阐提辈

       则不如是,虽得听受是妙经典而不能生菩提道因……

       (注61)

 

      《大般涅盘经》在此所言的,「唯不能令一阐提立菩提

     因」及「虽听受是妙经典而不能生菩提道因」的意思,都很

     清楚的说明了一阐提不能有发菩提心成佛的「因缘」,就如

     无疮者,毒不能入。发菩提心是成佛的欲念与决心,这与《

     大般涅盘经》中所记的「佛性」义不同。《大般涅盘经》在

     卷二十八即提到,「佛性」与「发菩提心」乃两回事。该《

     经》说︰

 

       我说二因,正因、缘因。正因者名为佛性,缘因者发

       菩提心。以二因缘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石出金

       。(注62)

 

      《大般涅盘经》认为,一个人若要成佛,除了需要有「

     正因」「佛性」之外,尚需要「缘因」或「发菩提心」。《

     大般涅盘经、前分》既提到一阐提「不生菩提因缘」或不能

     「发菩提心」,一阐提虽有「佛性」亦不能成佛。这就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