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唯一佛乘的。(注36)
郭朋在其《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中也认为,瑜伽行
派,或该《书》所言的「大乘有宗」主张「五种性」说。郭
朋说︰
由后来玄奘介绍到中国来的无着、世亲这一系的大乘
有宗,提出了「五种姓」说的主张,他们把「众生」
分为五大类︰「菩萨种姓,缘觉种姓、声闻种姓,不
定种姓,阐提种性」。「菩萨种姓」,是有「佛性」
的,因而是可以「成佛」的。「不定种姓」,可上可
下,可大可小,他们之中,有一部分(约三分之一)
是可以「成佛」的,大部分是不能「成佛」。其余三
类,都不能「成佛」︰缘觉,声闻,是「二乘」人,
只能证入二乘涅盘,而不能「成佛」。「一阐提」(
或称「一阐提迦」,意为「断善根」、「信不具」,
是断绝了一切「善根」的人,他们不仅不能「成佛」
,而且也不能成缘觉、成声闻,也不能升天堂(甚至
下一辈子也不能再继续做人)……(注37)
释恒清、释印顺及郭朋在其等的书中谈到「五种性」说
之际,都没有提到此「瑜伽学系」之「五种性」说的出处。
虽是如此,这几位学者都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释恒清,《佛性思想》,页 111。
36 释印顺,《如来藏之研究》,页 200。
37 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齐鲁书社,1986,页
327-28。
页41
同认为此「五种性」说是瑜伽行派的佛性论观点。这种想法
,与笔者在前面所说的佛性论之研究传统当然有关。
《宝性论》在卷一的〈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品〉之梵文中
提到「佛种性」或「如来种性」此词。(注38)〈一切众
生有如来藏品〉是用偈颂体( gatha )以问答的方式写成
的经文,在偈中,「皆有如来藏」的译文,即是「如来种性
」或「佛种性」此词的出处︰
问曰︰云何得知一切众生有如来藏?答曰︰偈言︰一
切众生界 / 不离诸佛智 / 以彼净无垢 / 性体不二
故 / 依一切诸佛 / 平等法性身 / 知一切众生 / 皆
有如来藏。(注39)
《宝性论》所说的「如来种性」或「佛种性」的意思,
指的就是我们的「佛性」或《论》中所言的「如来藏」。很
明显的,此《论》和其它的大乘佛性论经典一样,都认为人
人皆有「佛性」,都主张众生皆有佛性说。《宝性论》的佛
性论既认为众生皆有「佛性」或「如来藏」,故该《论》便
使用「如来种性」或「佛种性」作为「佛性」或「如来藏」
的同义语,说明人人皆是属此「如来种性」或「佛种性」。
《大乘庄严论》的「种性」义,与《宝性论》所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