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义章》的佛性说(6)
时间:2008-01-26 19:33来源: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二期,1997作者:释恒清 点击:
与一
──────────────
注39:慧远是依据《大乘起信论》所说的「三大」。
注40:《大正藏》卷44,页473中。
注41:参阅《大正藏》卷12,页574下。
注42:法相宗坚持一阐提无有佛性,性宗则主张一阐提有佛性。在《
大般涅盘经》中前后有不同的说法,但最后还是判定一阐提有
怫性。
38页
阐提均无「佛果阴佛性」,因为他们;均未证佛果,自然不具。最后
,两者均有的佛性,称之为「理性佛性」,慧远解释说:
废缘谈实,实之处无缘。以无缘故,真体一味。非因非果,与
涅盘中非因非果性,其理一也。(注43
理佛性是指超越随缘的相用和因果的「真体」,与涅盘的超越因
果分别相一样,犹如虚空非内外遍一切处,(注 44) 在此意义下的佛
性,不但善根人有佛性,一阐提亦有佛性。根据以上慧远的二组四门
佛性的相配对,理佛性遍及一阐提和善根人等有情众生,其实,在此
意义下的理佛性,可推衍至草本瓦石等无情亦有佛性,不过,慧远一
直未曾明确提及草木亦可成佛,天台宗的荆溪湛然是主张无情有性可
成佛的代表人物,(注45)其佛性学说比慧远更具创见和积极性。
慧远所举第三组的四门佛性为(一 ) 因性、(二 ) 因因性、 (
三 ) 果性、(四)非因非果性, 若以「五门」论之,则再加(五 )
果果性。这完全是跟据《涅盘经》的说法:( 注 46) 「言因性者所谓
生死十二因缘,能与菩提作因缘,故名为佛性。」十二因缘是指无明
、行、及至老死的十二个生死的缘生法,虽然十二因缘是虚妄法,但
都是真心随缘而起,若能摄缘归真,这是可成大觉,故说十二因缘可
做涅盘因。
至于「因因性」,慧远解释说:「言因因者,谓菩萨道,道起必
由十二因缘生,从因起因,故曰因因。 」 (注 47) 《涅盘经》说因
因是指观察十
──────────────
注43:《大正藏》卷44,页473中。
注44:《大般涅盘经》的「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一说「众生佛性非
内非外,犹如虚空非内非外。如其虚空有内外者,虚空不名为
一为常,亦不得言一切处。虚空虽复非内非外,而诸众生悉皆
有之,众生佛性亦复如是。」《大正藏》卷12,页562下。
注45:参阅湛然的《金刚錍》,《大正藏》卷46,页781-785。
注46:《大般涅盘经.师子吼菩萨品十一》卷 27, 《大正藏》卷
12,页 524 上。
注47:《大正藏》卷44,页473下。
39页
二因缘的智慧,而慧远则把它扩充包括智慧的菩萨道。菩萨道是由体
认十二因缘法而起,而菩萨道本身是证得菩提的因,因为是从因而起
的因,故称因因。
「果性」是指大菩提,由智慧观照十二因缘法而证得无上菩提,
于观智而言,菩提是果。「果果性」是指大涅盘,依大菩提的觉悟,
而证得的涅盘寂静,于观智而言,涅盘是果中之果,故称「果果性」
。慧远更进一步分别「果性」为「方便菩提有作之果」,而「果果性
」为「性净涅盘无作果也」。(注 48) 虽然方便菩提和性净涅盘都是
「果」,若随义分之,则方便菩提属于有作,性净涅盘属于无作之果
。再者,以菩提和涅盘之间的关系而言菩提有「能显」义,故可说为
「因」,涅盘有「所显」义,故可说为果。
至于第五门的「非因非果性」慧远解释说:
非因果者,如实法性,旨通染净,而非因果,故(涅盘)经说言
非因非果,名为佛性,废缘谈实,就体指也。(注49)
佛性为非因非果,是就佛性非生灭法,常恒不变的如实法性而言,虽
然它可随缘而通染净,但其自体超越因、果的分别,故名为「非因非
果」。
慧远依《涅般经.迦叶菩萨品》以乳的生熟程度,分佛性为「六
门」:(注50)
1.杂血乳─凡夫佛性
2.出血乳─须陀含和斯陀含佛性
3.酪─阿那含佛性
4.生酥─阿罗汉佛性
5.熟酥─辟支佛至十地菩萨佛性
──────────────
注48:《大正藏》卷44,页474上。
注49:《大正藏》卷44,页473下。
注50:《大般涅盘经》卷35,《大正藏》卷12,页571下。
40页
6.醍酥─如来佛性
「血」象征无明、行等一切烦恼,「乳」代表善五阴,凡夫心中同时
具有烦恼和善五阴,故称其佛性为「杂血乳」。须陀含和斯陀含断少
烦恼,犹如「出血乳」。阿那含、阿罗汉、缘觉、菩萨之去染显净依
序增长及至如来达到最圆满,犹如生乳渐次提炼成为酪、生酥、熟酥
,直到最美味的醍醐。
慧远又依《涅盘经》分佛性为「七门」:「涅盘河中,有七众生,
不离性水。 性随人别,亦分七种。」 (注 51) 《涅盘经》以河中的
七种鱼类在水中出没的状况比喻其佛性的差异,而慧远则以人在水中
沈浮的状况比喻其修行的层次:
1.常没─一阐提(常没三恶道)
2.暂出即没─凡夫外道、小乘等人(虽作善业,以不坚固还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