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大乘义章》的佛性说(4)

分享到:

得以究竟成佛。
   4. 诸法体实不改:诸法虽随缘而有内外、染净的不同,然其体
性平等、一味无有差别。
 
(四)性别名性:
 
   慧远解释如下:
 
   性别有四:一明因性别异于果。二明果性别异于因。第三通就
   因果体性别异非情。故经说言:「为非佛性,一切草木石等,
   (离如是无情之物)说于佛性。四就一切诸法理,实别于情相
   虚妄之法,名之为性。(注25)
 
在上面的「不改名性」中,慧远依因、果、因果,诸法之实体的不改
解释佛「性」,此处却以性「别」解释佛「性」,看似矛盾,其实不
然。他所谓的佛「因性」有别于「果」,和佛「果性」有别于「因」
,是指染法覆缠的「佛因性」有别于清净的「佛果相」,而本具清净
的「佛果性」有别的隐含染法的「佛因相」,虽然约究竟自体而言,
二者无有差
──────────────
注24:《大乘义章》卷1,《大正藏》卷44,页472上。
注25:《大乘义章》卷1,《大正藏》卷44,页472中。
 
 
             33页
 
异。再者,慧远依《涅盘经》的说法,就佛因和佛果的体性拣别一切
草木等无情之「非佛性」,和有情众生之「佛性」,以突显佛性的意
义。最后,慧远就诸法的真实理体有别于世间各种虚妄染法,加以界
别佛性的意义。
   总括而言,慧远认为可从四个层面解释佛性的意义:佛性为出生
大觉的「种子因本」,佛性是通于「佛因」的诸法体性,佛性因为其
因体、果体在本质上无有变异,故有「不改」的特性,虽然佛性体性
不改,但是就其因性有别于果相,果性有别于因相而言,佛性还是有
「性别」可言的。
 
         二、佛性的体状
 
   慧远虽然以上举的四义来定义佛性,但是他也认为佛性「妙旨虚
解,义无不在,义无不在故,无缘而非性,无缘而非性故,难以定论
。」因此,许多经论或说生死为佛性,或说涅盘为佛性,或说为因、
果、非因非果、空、有、非空非有、一切善恶无记......,如是一切
无非佛性。由于佛性的广义性,慧远以「增一法数」的方式分一门、
二门、乃至三十三门,来解释佛性的体状,而其所谓的「一门」是:
 
   「所言一者,虽复缘别染净之殊,性旨一味,湛然若虚空,故
   云一也」(注26)
 
这乃指佛性虽缘别而有染净相之不同,但是体性可以「一味」湛然如
虚空含盖之。
 
   佛性的体性若以「二门」,即二个相对的概念来解释的话,可分
为四种:
──────────────
注26:《大乘义章》卷1,《大正藏》卷44,页472下。
 
             33页
 
 
(一)、染净分二:
   慧远解释佛性的染净二门说:「约缘分二。缘有染净,染谓生死
,净谓涅盘。 生死涅盘体皆是性故。」 (注 27) 佛性本是一味湛然
,但如随顺染缘,则落入「生死」的染门,而当觉性离妄随顺净缘,
即可证入「涅盘」的净门。
(二 )、体用分二:
   「体用分二,废缘论性,性常一味,是其体也。随缘辨性,性有
净秽,是其用也。」(注28)若以体用二分论佛性,则佛性背缘从性,
性常一味是其「体」,而佛性背性从缘而有净秽之相,是其「用」。
(三)能所分二:
 
   能所分二:一能知性、二所知性。能知性者,谓真识心,以此
   真心觉知性故,与无明合,便起妄知,远离无明,便为正智。
   ...此能知性局在众生,不通非情。...所知性者, 谓如法性
   实际、实相、法界、法住、第一义空...此所知性,该通内外。
   (注29)
   若以能知和所知性论佛性,则其能知性指具有真心觉知特性的真
识心而言。真识心若与无明染法合,便起妄知而沦于生死。相反的,
若与净法相应,便起正智而证入涅盘。慧远根据《涅盘经》所说的「
为非佛性说于佛性。非佛性者,所谓一切墙壁瓦石」,(注 30) 认为
只有有情众生才具此能知性的佛性,并不遍及无情如草木墙壁瓦石等
。无情众生因无真心觉知性,既不会起妄知亦不会起正智,因此不具
能知性的佛性。无情是否有佛性或能成佛,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曾
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性宗和相宗,华严宗和天台宗都曾有过深入的
论辩。在天
──────────────
注27:《大乘义章》卷1,《大正藏》卷44,页472下。
注28: 同上。
注:29 同上。
注30: 《涅盘经》卷36,《大正藏》卷12,页581上。
 
 
             35页
 
台宗湛然 (注 32)之前,性宗的大师们大都与慧远一样, 主张无情
不具真心觉知性,例如吉藏曾说: 「众生有心迷故,得有觉悟之理,
草木无心故,宁得有觉悟之义?喻如梦觉,不梦则不觉。」 (注 33)
此与慧远所说的「如草木等, 无智性故,无有梦知,亦无悟知」,(
注 34) 看法是一致的。 至于佛性的「所知性」是指法性、实际、真
如、第一义空、中道等理体。此所知的「佛性性」(或称「理佛性」
)如虚空遍一切处,故能涵摄有情与无情,因此就所知性而言,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