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伦理学 >>

善生经的伦理思想(4)

分享到:

   《善生经》的伦理思想,可以粗分成两个部分,首先是在家人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为了论述的方便,权且称之为「个人伦理」;其次是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可称为「人际伦理」。[xvi][[1]2[1]]当然这两种伦理之内容,实际上互相关涉,不能独立为二。因为如果脱离人际关系,来谈个人的道德,必然有欠周延。但这不妨碍在论述上,作分别处理。[xvii][[1]3[1]]本节先谈作为基本道德原则的个人伦理。

   佛陀揭示个人伦理的基本原则时,系用负面表列的方式,指出在家人应避免的缺失。它们是「四结行」「四处」及「六损财业」。[xviii][[1]4[1]]

   「四结行」,是指四种与烦恼有关的行为:杀生、盗窃、淫逸、妄语,相当于五戒的前四戒。所以安译称之为「四戒不犯」,南传则作「四种业垢」,属身业与语业。「四处」,是指「欲」「恚」「怖」「痴」四种心行,相当于三毒:贪、瞋、痴,属意业。安译则作「四意」,支译、晋译作「四事」,南传作「四种理由」。[xix][[1]5[1]]以上的「四结行」「四处」,可以说涵盖了一般所谓的「十不善业」: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恚、邪见。[xx][[1]6[1]]

「六损财业」是耽湎于酒、博戏、放荡、迷于伎乐、恶友相得、懈堕等六种行为。


--------------------------------------------------------------------------------

[xxi][[1]1[1]]   各译本的字数,系利用「电子佛典」原文在计算机中计算出的(含标点),《中阿含.善生经》卷末原记为四千二百五十五字,与计算机所计颇有所出入,应系未将标点加计的缘故。

 [xxii][[1]2[1]]   中村元《原始佛教生活伦理》一书中,在第二编「世俗人之伦理」中,有「限定人际关系伦理」与「开放人际关系伦理」之区别,前者指家庭或社会中限定对象的关系之伦理;后者主要指个人应遵守之伦理道德,如戒律等。本文所说的「个人伦理」相当于后者;「人际伦理」相当于前者。中村元前揭书,东京,春秋社,昭和47年8月第一刷发行。

 [xxiii][[1]3[1]][1]   H. Saddhatissa着《佛教伦理学》也花了不少篇幅论述《教授尸迦罗越经》,书中把本经的内容分别纳入第五章「道德的基本理想」与第六章「居士对其亲友的责任」,前者相当于本文之「个人伦理」;后者相当于本文之「人际伦理」。前揭书由姚治华译,台北,黎明文化公司,82年3月初版。

 [xxiv][[1]4[1]]   因各译本篇幅不长,以下引用经文处,除非情形特殊,一概不细注出处页数,以省篇幅。

 [xxv][[1]5[1]]  「四种理由」之「理由」,巴利文作 thana ,本义为「处所」,引申义有「理由」等。(见《巴英辞典》,页289)英译作 motives (动机)。

 [xxvi][[1]6[1]]   有关「十不善业」,请参《杂阿含经》1039至1052经(T2.271~274)。


--------------------------------------------------------------------------------

p231

在此首列「耽湎于酒」一项,并详明饮酒的过失。五戒中有「不饮酒」一戒,所以加上前述的四戒,到此可谓五戒具足。《善生经》的在家伦理,可以说完整地包含了五戒、十善。六损财业中的「放荡」是指不防护身、财及子孙等;「懈堕」是指不勤勉。佛陀并进一步详列六种行为的细目及缺失,认为这些行为,将使家产财业日日减损。「六损财业」的内容比一般的「十不善业」更为详尽。在这里可以看出佛陀对在家人守护家业的谆谆教诲。

  四、善生经的人际伦理──六伦思想

   上述「四结行」「四处」及「六损财业」,是提示了个人伦理的基本道德原则。接着,佛陀教导有关人际伦理的规范。

   佛陀先要善生了解「四怨如亲」「四亲可亲」的差别。「四怨如亲」是指与人交往,须注意四种恶人,他们表面和自己关系亲近,实际上却是有怨害的。安译称此为「恶知识」;支译称「非友像」;晋译称「非亲似如亲」;南传称「敌而似友」。四种恶人是:畏伏、美言、敬顺、恶友。「畏伏」是因畏惧而亲近;「美言」是藉阿谀而亲近;「敬顺」是假装敬顺而亲近;「恶友」是为享乐而亲近。「四亲可亲」是指亲近四种善人,安译称「善知识」;支译称「友像」;晋译称「善亲」;南传称「善心人」。四种善人是:止非、慈愍、利人、同事(应译作「同利」或「等利」,见下文)。「止非」是因劝勉而亲近;「慈愍」是因同情而亲近;「利人」是因守护而亲近;「同利」是因济助而亲近。佛陀对以上四种恶人、四种善人,也列有细目分述。佛陀劝诫善生,应远离恶人,亲近善人。[xxvii][[1]1[1]]

   接下来,佛陀就正式开示「礼六方法」的伦理规范。有关「礼六方法」的类似内容,其实也有简单的说法,《杂阿含.93经》(T2.24c,25a)[xxviii][2]记载有长身婆罗门办邪盛大会(祭祀大会),以杀牲畜来布施供养外道。佛陀告诫他这种行为有罪,不如礼拜「根本」「居家」「福田」三火,说明应供养父母、妻子、宗亲眷属、仆使佣客、沙门、婆罗门,而施予安乐。这可视为《善生经》「礼六方法」的雏型。而大乘经典中如《法华经》也曾记载名为「常不轻」的菩萨比丘,「凡有所见,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T9.50c)这与「礼六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礼六方法」的经文,各种译本在细目上颇有出入,下文将在关键性的部分,略作说明。

(一)   父(母)子(女)伦理

     在子女对待父母方面,父母为东方,子女应行礼敬,使父母安稳无忧。佛陀说:

     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子于父母敬顺恭奉,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对待父母的伦理规范包括:奉养、恭敬、顺从、继承家业等。在父母对待子女方面,佛陀也列举五项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