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记载了佛陀对聚落主劝修八正道的例子。[xlix][[1]3[1]]佛陀也指出有许多优婆塞、优婆夷得斯陀含、须陀含,或得阿那含,生于天上而般涅盘。[l][[1]4[1]]如果这些在家人不修定、慧,是不可能得此成就的。佛陀也认为「优婆塞智慧具足」是指对苦、集、灭、道四谛的如实知。[li][[1]5[1]]在这方面的说法,并无在家、出家的差别。在《中阿含经》中,佛陀曾对给孤独长者说「端正法」,所谓:「如诸佛法,先说端正法,闻者欢悦,谓说施、说戒、说生天法。」(T1.460b)佛陀以「无量方便」为给孤独长者说法,用以「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因为修定、慧的困难度较高,所以佛陀对在家人多说布施、持戒及生天之法,以适应在家人的根器,引发其学法的兴趣。佛陀也比较少提到在家人证阿罗汉的事,因为就人天乘的角度来说,其眼前的目标,并非成就阿罗汉以出三界。这充分显示了佛陀接引众生的方便善巧。
(三)佛教伦理的自利、利他与等利
佛陀在《善生经》中,指出修养道德伦理的种种利益,所谓:「今世亦善,后获善报。……于现法中智者所称,获世一果,身坏命终,生天善处。」这是人天乘的善果,属「自利」方面。但人天乘的道德伦理中,「利他」也是重要的内容。五戒十善,一方面是防护自己,另一方面也是保护他人。经文中更处处提到「利人」「慈愍」「布施」等。「礼六方法」始终都在关怀「彼方安隐,无有忧畏」,这包括了财施与无畏施。
在对待亲友的五事中,前四项:给施、善言、利益、同利,相当于一般所说的「四摄事」。「同利」是指视人犹己,无所轩轾。英译作 by treating them as he treats himself,南传作「同事」,不妥。晋译则在「礼六方法」末尾,直接提出「四摄事」之语,其中「同利」即译为「等利」。《善生经》在经文最后的偈颂中,也列述此四项,而对「同利」一项说:「同利等彼已,所有与人共。」支译说:「与人同财利。」「得利与人共。」晋译也说:「众生等同利。」英译作 impartiality to one,意义相同。但南传却又译作「同事」,译语不妥。
《善生经》也有「同事」一语,是「四亲可亲」中的第四项。佛陀说:「同事有四:
--------------------------------------------------------------------------------
[lii]1[1]] 支译虽无六度,但有「智慧」一项,安译则作「黠慧」。
[liii][[1]2[1]] 此经也见于巴利经典《相应部》,见Sajyutta-Nikaya, 45.24. Patipada。
[liv][[1]3[1]] 见《杂阿含.910经》《杂阿含.912经》(T2.228a,c,229b)。
[lv][[1]4[1]] 见《杂阿含.852经》《杂阿含.853经》(T2.217b,c)。
[lvi][[1]5[1]] 见《杂阿含.927经》(T2.236c)。
--------------------------------------------------------------------------------
p238
云何为四?一者为彼不惜身命;二者为彼不惜财宝;三者为彼济其恐怖;四者为彼屏相教诫;是为四同事,多所饶益,为人救护。」查其内容亦为「同利」「等利」,与「同事」无关。支译则作「同苦乐之友」,内容也是强调布施。晋译与支译相同。南传作「共苦乐之友」,英译作 the friend who is the same in happiness and adversity。总之,汉译作「同事」者,与其内容不符。
在《杂阿含.667经》中说:「何等为摄力?谓四摄事:惠施、爱语、行利、同利。」(T2.184c)《杂阿含.348经》中说:「当观自利、利他,自他俱利,精勤修学。」(T2.98b)《增壹阿含.卷22.3》也说:「四事不乏:布施、兼爱、利人、等利。」(T2.665a)《杂阿含经.668经》甚至详细说明「同利」的涵义云:「同利最胜者,谓阿罗汉以阿罗汉,阿那含以阿那含,斯陀含以斯陀含,须陀含以须陀含。净戒者以净(戒)而授于彼。」(T2.185a)这是说自己得什么果位的利益,也帮助他人得到同样的利益。这是最殊胜的同利。
综合以上的线索可以推断,至少在阿含系的经典都是译作「同利」「等利」,偶有译作「同事」的,并不恰当。
(四)佛教伦理的缘起相对性
佛教伦理中提出的各项内容,与一般世间道德或宗教戒律,其实大同小异。但是,在「礼六方法」中可以看出佛教伦理的特色,注意到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是相对的义务,并不偏责某一方。佛教伦理不是一方专享权力或权利,而另一方只有尽义务的单向伦理。伦理关系的双方,既是互惠的,也是互相尊重的。在人际关系的不同身分中,固然有不同的道德义务,对一切人礼敬时,有时也有上、下方之分,如主仆伦理、僧俗伦理。不过,这是职务上的阶层关系,或宗教上的教授关系,不是种姓上的阶级制度。所以《善生经》的六伦伦理,其特色在于重视人际关系的缘起相对性。称为「缘起」,是因为伦理关系,如果只有一方,是不能成立的。没有父则没有子,反过来说,没有子也就不能为父,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伦理关系正是世间法中相依相待的缘起关系。
缘起相对性,并不涵着人伦关系形式上的平等性。[lvii][[1]1[1]]如果说平等,则应是指一个人在某种伦理身分(如父)中,其伦理义务与所有其它同身分的人(亦为父)是同等的。而不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伦理义务同等。当然伦理关系的一方,对另一方的伦理义务都为「五事」(或六事),这也表现了形式上的义务均衡性。但在支译与晋译,妻对夫之义务多达十三、四项,仆对主之义务多达十、九项,破坏了这种均衡。这种情形应非佛陀的本意,因为其它译本都没有这种现象。
(五)在家伦理的世间性
在家伦理是修人天乘为主,具有世间性的特色。即使是修八正道也有两种[lviii][[1]2[1]]:一种是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的;一种是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的。人天乘的修行,是转向人天善趣,而不以正尽苦、出三界为目标。人天乘的行者,大
--------------------------------------------------------------------------------
[lix]1[1]] 继雄法师也认为初期佛教家庭伦理,非齐头式的平等,佛教并没有否认人与人之间所存有的贵贱与优劣的现象,但人际关系无所谓支配者与服从者的关系。见所著〈初期佛教家庭伦理观〉,台北,人生,138期,页42~43,84年,2月。
[lx][[1]2[1]] 见《杂阿含.785经》(T2.20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