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伦理学 >>

善生经的伦理思想(9)

分享到:


--------------------------------------------------------------------------------

p239

多有希求福报的杂染心,所以是有漏、有取的。但是修行本来就是「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从世间到出世间,以至世间、出世间不二的境界;从善恶分别,到超越善恶的无分别,总是次第上达。不同阶段的修行,有其短期目标,就全体来看,又有其终极目标。短期目标与终极目标,自不相同,又是有连续性而为一贯的。把世间八正道看成出世间八正道的预备工夫,则人天乘正是导向菩萨乘、佛乘的前行,法法相润,圆通无碍。这是佛陀说法的善巧。[lxi][[1]1[1]]

七、儒佛伦理思想的比较

   中国儒家对伦理道德是非常重视的,儒家的许多伦理观念和佛教相同。看了以上的佛教伦理,特别是在家伦理的部分,对历来以为佛教忽视家庭与社会伦理的说法,应有所导正。但佛教伦理与儒家伦理也有若干差异。以下借着《善生经》所呈现的伦理思想,略论儒佛伦理的异同。

1.    佛教有六伦,而儒家有五常、五伦之说。《尚书.泰誓下》首言「五常」,孔颖达疏云:「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大学〉说:「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孟子也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善生经》中首列父(母)子(女)一伦,将「父母」并称,巴利经文用mata-pitaro这个复合字,前者是母亲,后者是父亲。[lxii][[1]2[1]]孟子五伦未提「母」字,是为了行文字数整齐的考虑。佛教六伦的第二伦是师生伦理,儒家五伦却未列入。不过《礼记.学记》说:「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则老师在儒家的人伦关系中也居重要之地位。佛教有主仆一伦;儒家有长幼一伦,各具特色。佛教有僧俗一伦;儒家有君臣一伦。佛教重视宗教伦理;儒家重视政治伦理,故有不同。

 

2.    佛教六伦虽然列父(母)子(女)一伦为首,但与儒家伦理不同的是,六伦伦理并无强制的次第性。对六方的礼敬,佛陀虽然依一般在家人的成长与生活条件,安排了合理的次序,由父(母)子(女)而师生、而夫妻、而亲友、而主仆、而僧俗,先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再宗教伦理。但每一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必相同,生来的习气也不尽相似,依缘而有的世间关系,不必在六伦之间强安次第,也不必对各种伦理关系有固定的轻重之别。印顺法师说:「道德心的随机缘而显发,不一定有次第的。」[lxiii][[1]3[1]]人际关系的亲疏、厚薄是在缘起中自然形成的,不一定非以血缘或家庭为优先标准。因此,《杂阿含.17经》说:「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法服,信家非家,出家学道,为究竟无上梵行。」(T2.3)这是佛陀所赞叹的,不宜以违反伦理来判定。这与以家庭为本位的儒家伦理还是有差别的。《论语.学而》有子云:「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儒家的家庭本位观念是很明确的。

 

3.    佛教六伦注意伦理的缘起相对性,上文已有所论及。儒家也有类似的观点,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又说:「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

 


--------------------------------------------------------------------------------

[lxiv][[1]1[1]] 此义木村泰贤颇有发明,参所著〈菩萨道与道德之意义〉中论「原始佛教之道德意义」,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9册,页228~235,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68年5月初版。

[lxv][[1]2[1]] 见《巴英辞典》,页528。

[lxvi][[1]3[1]] 印顺法师《学佛三要》,页107。台北,正闻出版社,80年1月13版。并参昭慧法师《佛教伦理学》,页192~194,台北,法界出版社,87年8月三版。


--------------------------------------------------------------------------------

 

p240

 

   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大学〉)〈大学〉又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甚至也有类似《善生经》六方之说,而称之「絜矩之道」,如:「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处所说的上、下、前、后、左、右,正好也是六方,其间的人际伦理也是具有缘起相对性的。不过后来汉儒根据法家而有「三纲」之说,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于是形成一方独大的威权伦理或单向伦理。

 

4.    佛教六伦在亲友一伦中,提到亲友间要「屏相教诫」「常相称叹」。在「四亲可亲」中虽说:「见人为恶,则能遮止。」「见人说恶,便能抑制。」但也有「为彼屏相教诫」「见利代喜」「见恶代忧」「称誉人德」的主张。「屏相教诫」是指在非公开的场合,教诫亲友的过失,而不要到处宣扬。这显示佛陀人际伦理,极为温馨而又善巧的一面。儒家伦理也有类似的说法,如〈中庸〉说:「隐恶而扬善。」「嘉善而矜不能。」孔子也说:「乐道人之善。」(《论语.季氏》)「恶称人之恶者。」(《论语.阳货》)「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5.    佛教对于在家伦理,相当重视生财、积财、护财与用财,前文已有论述。这一点儒家也有类似之处。孔子的治国理念是「富之」然后「教之」(《论语.子路》)〈大学〉也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不过,儒家对执政者或君子的要求,标准要高些,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6.    佛教对于「利」从不讳言,前文已论及佛教自利、利他、等利之说;但是孔孟都避言「利」。《论语.子罕》说:「子罕言利。」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大学〉也说:「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但儒家也不是反对人民的利益,孔子也说:「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儒家的立场是不要以「利」为号召。战国时秦、楚之间将有战争,宋牼想去劝阻,说:「我将言其不利也。」孟子就说:「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孟子.告子下》)但后儒有「正其谊不谋其利」之说,容易引起误解,以至矫枉过正,产生流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