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同前,页32上、下。《六度集经》第五十一及六十。
9. 杨郁文先生之《阿含经讲义》,尤其12,学、道过程表解部份。
页7
我们无论从佛陀之人格,佛理之教化,以及他教化之精神与方法看,他都是「众生之中最尊」。
2.涅盘是诸法中之尊:涅盘(Nirvana),就是清净、空寂。我们在前面举过《圣法印经》为例,这应是佛陀最早所给予涅盘的定义。以后他又陆续指出:「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法无常,一切想无我,涅盘寂灭。」[10]之后又演进成《四法本末》说:「一切诸行欲不灭尽此亦难得,灭于爱欲永尽无余,灭尽涅盘。今有四法本末:「一切诸行无常……一切诸行苦……一切诸行无我……涅盘永寂……是谓诸贤四法本末。」[11]这就是以后的四法印。
一切现象的、有形的,都是变化的、无常的,包括「我」在内。既然我也是无常,故无我。我既不可得,而众生尚一切以我计,所以一切切诸行苦。
涅盘法所以为诸法之尊,在使众生知道一切空寂之后才不会贪着利养,执着生死;正因为不会贪着利养,执着生死。所以才能发大悲心,救度众生。在<中般若品>称之为「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与空相应。」[12]
佛法深广无比,但综言之:缘起因缘法是他的宇宙观,四谛法是他的人生观,法印则是他前两者之究竟结说。换句话说:他是以万象之迁变归于涅盘之空寂;众生之生老病死,归于涅盘之空寂。在空寂中产生悲愿,与空相应,去救度众生。
这种以超越的出世法,去救治世法,自不愧为诸法之尊了。
10. 《杂阿含经》十,《大正》二,页66下。
11. 《增一阿含》卷18,《大正》二,页639-640中。
12.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奉钵品>第二,《大正》八,页121中、下;印顺老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缘起与展开》,页680。
页8
3.僧为佛众弟子中之最尊:佛既为众生中之尊,佛法涅盘又为诸法中之尊,专为传播佛法之僧众一定是佛弟子众中之尊。这是从必然的逻辑而得之结论。再从历史来看,佛教历经二千四百多年,现正方兴未艾,逐渐发展到了欧洲、美洲,佛教教之威、德,佛法之高深自然为其原因之一,但佛教历来之高僧大德,代代兴起,代代相传,延佛慧命,实在功不可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