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华夏民族本是农业古国,一般百姓多赖耕种维生,在饮食方面,长期皆以谷物菜蔬为主,除非是上层阶级,才得以享用鲜肥的食物,如《周礼.天官》记载职掌天子膳食的人员即有膳夫、庖人、内饔、外饔、亨(烹)人、甸师、兽人、 人、虌人、腊人;而仅以「掌王之食饮膳羞」的膳夫职司中,就记载着:「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 [1]可以想见这是相当奢华的御膳,难怪古时称上位者为「肉食者」 [2];而据《礼记.王制》云:
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3]
郑玄注:「『故』谓祭飨。」可见一般民众在饮食阶级划分下,想吃珍馐佳肴是不容易的。这不仅像《战国策.韩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曰:
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餍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 [4]
显示韩国百姓相当困乏,闹了饥荒就吃不饱;没饥荒的年岁,也仅赖豆饭藿羹裹腹;而就是在《孟子.梁惠王上》也说:「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5]故大体而言,早先华夏民族的饮食习惯,是与素食相当接近的;但这并不表示先民皆喜好素食,且足以发展出一种深具人文关怀的文化风尚,毕竟像「关西孔子」杨震那样公廉淡泊,「子孙常蔬食步行」 [6]的人,实在太罕见了,因此素食风尚的形成,仍有待佛教东来,林乃燊《中国饮食文化》即说:
素菜历史悠久,先秦时期,人们在祭祀或遇到日月蚀,或遭重大天灾等,都有「斋戒」的习惯。但作为一个菜系,则是在汉代以后,道教和佛教盛行时逐渐形成。道教的养生之道,主张人们多吃先蔬野果,花蕊茶茗,但道教不戒肉食,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餐。佛教则全吃素食,信佛的有贵族,有平民,寺院菜有粗有细,菜式逐渐繁多,就形成了一个素菜系。 [7]
中国素食文化与佛教关系密切,确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本文将分别从佛教的饮食要求、帝王的敕断荤腥、士庶的斋素心态、持素的艺文效应等方面,逐一申论中国佛教的素食风尚。
二、佛教的饮食要求
出家僧人另有比丘(苾刍)、沙门(桑门)、和尚(和阇)、浮屠(浮图)等等称呼。据《大智度论》卷三谓「比丘」一词,即具备五层涵义,其第一层就是「乞士」,《大智度论》解释说:「清净乞食活命,故名乞士。」 [8]出家人为了精进办道,无法谋生置产,乃以托钵乞食维生,一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9]
而由于饮食攸关乎修行,因此在律藏中,我们可以见到佛陀针对僧众饮食上的种种疏失,订立多条律仪。如《十诵律》卷十三曰:
佛在舍卫国。尔时长老迦留陀夷,于夜闇时,有小雨堕雷声电光中,入白衣舍乞食。时是家中,有一洗器女人出于电光中,遥见迦留陀夷身黑,见已惊怖,身毛皆竖,即大唤言:「鬼来!鬼来!」以怖畏故,即便堕胎。迦留陀夷言:「姊妹,我是比丘,非鬼也。乞食故来。」时女人瞋,以恶语、粗语、不净语、苦语,语比丘言:「使汝父死、母死、种姓皆死,使是沙门腹破,秃沙门断种人,着黑弊衣,何不以利牛舌刀自破汝腹,乃于是夜闇黑雷电中乞食!汝沙门乃作尔许恶,我儿堕死,令我身坏!」 [10]
迦留陀夷在雷雨暗夜间乞食,致孕妇惊怖流产。事后佛陀乃结戒比丘日中一食。《十诵律》同卷又云:
佛在舍卫国。尔时节日至,诸居士办种种好饮食,出城入园林中。尔时十七群比丘自相谓言:「可共到彼园中看去。」皆言:「可尔。」即自洗浴,庄严面目,香油涂发,着新净衣,到园林中一处立看。是十七群比丘端正姝好,多人敬爱,诸居士见,共相谓言:「看是诸出家少年端正姝好!」皆言:「实尔。」诸居士欢喜故,持种种好酒食与言:「汝能噉不?」答言:「汝等尚能,我何以不能?」是十七群比丘多得饮食已,醉乱迷闷,食后摇头掉臂向祇洹……。 [11]
十七群比丘忘失身分,与世俗人饮酒作乐,佛陀遂又制戒不非时食。这是过午不食的两个缘起 [12]。另《十诵律》同卷还有上胜比丘虽受乞食法,却每日乞食两份,一份立即食用,一份曝晒石上,明日再吃。如此实在不卫生,佛陀于是制戒不宿残食,也就是不吃昨天剩余的饭菜。 [13]
又当比丘沿街托钵,皆须任随施主发心供养,不能有富贵贫贱的选择,这就是《维摩经.弟子品》所说:「住平等法,应次行乞食。」「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 [14]然而民众生活条件参差不等,为避免造成民众困扰,好让他们都能方便供养,善植福田,食物难免精粗无择、荤腥不忌。于是僧团中,佛陀堂弟提婆达多久已蓄意谋夺领导地位,遂破僧团和合,倡言比丘应尽形寿着衲衣、行乞食、日一食、露地住、断肉鱼,谓:「是五法随顺,少欲知足,易养易满,知时知量,精进持戒清净,一心远离,向泥洹门,若比丘行是五法,疾得泥洹。」 [15]佛陀对于此事也有回应。佛说过去诸佛赞叹比丘行此五法,佛今亦如是赞叹,然亦听着居士衣、听请食、听再食、听露地坐、听食三净肉。其中所谓「三净肉」便是不见、不闻、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