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体验 >> 坐禅体验 >>

坐禅实务(2)

分享到:

    (14).半夜睡不著觉,便起来坐禅,忽然全身起鸡皮疙瘩,这究竟是怎么
      一回事?
    (15).听说坐禅会走火入魔,是真的吗?
  附录:坐禅教学法(略)

----------------------------------------------------------------------

壹、序记

  这本书不谈禅,是谈修习坐禅时,调和身心的方便法。调和不一定能开悟,
却是一个良好的助缘。什么叫调和呢?是调滥,使其和适的意思。用五种方法,
从外面的饮食、睡眠,到身体的动静行止、气息的运为、心识的安放,来加以调
和,然后才能进一步修习止观的工夫。

  为什么要调和呢?譬如画一幅画,必原先调配颜色,才能画出美丽的图案来。
又譬如在弹琴以前,也要先把琴弦调到不宽不急,才能奏出悠扬的乐音。所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修行人要修心证道,对于身心的调适养护,不可不
加注重。正确的调和,能获致安祥平稳,在面对人生的横逆时,充满自信和勇气。
若能因此发诸禅定,对于走向修行之路,企望证取真理的人,它便是一种强大的
引力,引领著你去探求智慧,开展无量的光明。另外,在学习坐禅以前,有三个
基本的事项能配合调和的功夫,是初学的人最应当注意的。第一是学坐禅应有的
观念和态度。第二,是坐禅的禁忌。第三,是坐禅应准备的器物。

  什么是学坐禅应有的观念和态度呢?有四件事:

(1).要持恒常心,勿求快速成功。

(2).要发勇猛心,遇困难时,不可退缩。

(3).要有专精心,勿到处参学,致生驳杂混淆。

(4).要有自信心,依师所教进度学习,切勿疑虑自己的根机浅薄,无法成就。

  什么是坐禅的禁忌呢?有四件事:

(1).坐禅时,要关门闭户,勿使直接受风。

(2).过饱、过饥、极度疲倦、二便急时勿坐。

(3).暴怒中,惊恐中、大喜中、大悲中,处于极端的情绪作用时勿坐。

(4).坐时、勿一面做事,或与人交谈。

  什么是坐禅应准备的器物呢?也有四件事:

(1).准备静室一间、铺木板、蹋蹋米或地毯均可

(2).准备坐垫一具,以坐定后,能使身体骨架舒适为原则。

(3).穿著宽松衣服,避免紧缚身躯。

(4).准备盖巾一件,寒冷或风大时,盖于头,肩及腿部。

  但不论是谈调和身心,或坐禅的应注意事项,都要了解坐禅本身,著重于悟
道的经验,如果虚构文言,而忽略了实际的行持,犹如贫人终日数他人财宝,究
竟不是自己的家当,结果毫无半点的益处。因此,一位真正的智者,不只是一位
学者,更是一位脚踏实地的行者,他能论理于讲堂上,更能观行于生活中。理和
事的融会印可,成就了无上正觉的境界。

----------------------------------------------------------------------

贰、五事调和

一、调饮食

  饮食法门,本是为了资益色身,以便进修道业的,古德说:「法车仑末转食轮
先」,虽然此身是幻妄的躯体,但现前在此幻化的机缘中,必须藉著此身来修道,
所以必须饮食。

  饮食有六种的不调相:

(1).饮食过饱─令人血气贲张,内部胀满,息喘体重,百脉因是不能通阳运行,
  脑海因是昏沈闭塞,坐立难安,心思繁杂而不定。

(2).饮食过少─饥饿过度,身体赢瘦,精神不足,造成心思彷若空悬,意识不清
  晰,不牢固,思虑无法稳定。

(3).饮食秽浊─如辣、炸、油腻、腥荤等,令人血气紊乱,心识因是昏迷,欲念
  转炽,易生嗔恚。

(4).饮食不宜─如脓疮食鲜,必定动发宿病;风寒食补,必定四大违反,增重了
  病情。

(5).不按时食─如一日三餐,本有一个固定的进食时间,却常太早或太迟,或是
  少一餐,少二餐,或是成了一日四餐、五餐,都是不按时食。

(6).临睡夜食─晚餐后,不宜再食固体的食物,若是到了睡眠时刻,又吃了许多
  食物,将会干扰肠胃的运作,阻碍消化。

  这六种不调相,除了影响身心的健康外,还会影响三昧的发生,所以修行人
在修禅定前,必须十分留意饮食的问题。

  饮食的调相有三种:

(1).不饱不饥能知所节量。

(2).按时进食,不非时食。

(3).食以清淡为主。

  经上说:「饮食能知道节制,适时适量,再加上常喜好处在空闲的环境,心
中清净安宁,乐于精勤进道,便是十方诸佛的教法了。」这是谈调和饮食,成为
助道的善缘方面。


二、调睡眠

  众生睡眠的原因,是因为无明的迷惑盖覆了本心觉性。若放纵骨心,尽情睡
眠,一来废修圣法,二来使本已成就精进的工夫再度丧失,从此心识逐渐□昧,
一切的善根将沈没不起。所以,凡是修行人,应当觉悟诸行无常,妥善地调伏睡
眠,使得神清气白,念心光明湛净。

  睡眠的不调相有二种:

(1).睡眠过多─其过患是浪费光阴,丧失工夫和道心。

(2).睡眠过少─其过患是身体有亏,精神不济,倦怠不进。

  由这过多或过少二种,又可细分成六种:

(1).食后睡眠─蒸气充脑,今人昏沉。

(2).饥饿睡眠─色力疲败,情神不振。

(3).劳后睡眠─劳动过度,疲乏昏睡。

(4).懒惰睡眠─百务失调,脑海停顿。

(5).思久睡眠─胡思乱想,妄久成昏。

(6).长久不卧睡眠─长久不卧,无记昏沈。

  调伏睡眠的方法,也有二种:

(1).不节不恣。

(2).睡时则睡,一寤即起,不可复睡,易生懒惰。

  佛遗教经上说:「不论是初夜后夜,都要精勤懈,不可因为睡眠的关系,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