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文学 >> 佛教诗歌 >>

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6)

分享到:

‘大师’,怎么叫大师呢?大,因为他宏范三界,教化众生。师,即人天师表;又者,他以法为师,一切的佛法都是他所效法的,好像对师长一样;他又以法施人,以佛法来布施给一切众生,这也是师的意思。师就是一种榜样、模范、准则,一般人都应效法的,所以叫大师。

 

这位大师从四岁出家,便时时刻刻用功修行,寻师访道,所以《证道歌》里说:‘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游江海’,就是各处寻访善知识;‘涉山川’,登山爬岭到名山大川,为着寻师访道,访友求明—访善知识,求明眼人来指导,所以说:‘寻师访道为参禅’,就是要了生死,为学参禅这个法门。‘自从认得曹溪路’,自从他明白曹溪这个向上一着,最后的心印法,‘了知生死不相关’,他就明白生死的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证’就是证得,也就是有所证明,证明道是可以证、可以修、可以行的。证,也是印证,就是证据之意。印证—修道的人自己开悟了,自己不能给自己印证,必须要找有道的高僧、大善知识、过来人来印证,这才可以证明。不能自称开悟了,证果了;若自己说自己开悟证果了,这叫‘未证言证,未得言得’,没有证果,自说证果;未得真正智慧,自说得到了,这在佛教里犯了大妄语,一定会堕拔舌地狱。因为这样,所以自己不能自立为祖师,必须要由明眼善知识和祖师来给你印证,才可以入祖师位。

 

‘道’,韩愈说得很有道理,‘由是而至焉是谓道’,从这儿走到另外一个地方,就是一条道路,可是他说的是人行的道路,我们现在讲的道是人修的道路。修这个道是要在里面修,而不是在外面修,所谓内圣才能外王,内里有聪明睿智,有圣人的智慧,外面才能教化众生。

 

中国有仓颉造字,仓颉是菩萨再来,他怎么会造字呢?因为他有天眼通,所以造中国字多数用象形,象形就是字与形相符。好像‘道’字,上边二点代表一个阴数,一个阳数,二点如把它一撇一捺,就是个‘人’字;要是一撇一捺中间分开,就成一个‘八’字;再要一撇短一点,一捺长一点,变成‘入’字,所以道字顶上二点就有这么多变化。现在这儿顶上二点代表阴阳,也代表人,人字分开了,分开为一阴一阳,二点下边再加一个‘一’字,这个‘一’字是怎么成的呢?无缘无故就有个‘一’字吗?‘一’字是从‘○’字化出来的,○字中间断了,伸开来就是一。上边二点也可说是○字断成二段,就变成一阴一阳,这‘一’里就包括阴阳,一字是○字变化出来的,然后又加上自己的‘自’,意为修道在自己。若和上面两点一横合在一起则为‘首’字,首就是人生第一件大事。首者头也,像头一样,最重要的是了生脱死的大事。了生脱死在自己,而不是到外面去找,不是向外驰求,所以自己要修行;首字旁边和下边加个‘走’字边,合起来为‘道’字。道就是要修行,修就要行—要实行,所以有个走字边,这是道的大概意思。

 

道字上面二点代表阴阳,也代表人的两个眼目,或两个耳朵,或两个鼻孔,这都是一种表法。不论眼睛、耳朵、鼻子,都在自己身上,所以不要到外面用功夫,要在里面用功夫。所谓道—外面有有形的道,里面有无形的道;有形的道是受生死的道,无形的道是了生死的道。永嘉大师写的《证道歌》,是了生死的道,这是每个人自性里面所应该修的道。

 

‘歌’是歌唱,他这篇《证道歌》不是用诗、文章、赋或词写出,而是用歌的型式写出来,可以用来唱的。唱歌做甚么?可以陶冶人的心性,令人提发本有的智慧,你能触类旁通,就能因这个歌的音声而悟道,这是永嘉大师的用意。

 

本来禅宗这个法门是离言说相,没有甚么可说;离心缘相,心里想都想不到;离文字相,没有文字可写。既然如此,为甚么永嘉大师没事找事做,写出这首《证道歌》来?岂不是多余的?不是的,他虽明知禅宗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文字相,扫一切法,离一切相,一法不立,可是还要用言语歌词来表露它,以便接引不懂的人,令他由歌颂上引起兴趣,可以说是抛砖引玉,用心良苦。所以不需要说的,他也说;不需要写作,他也要写出这首歌,来鼓励大家发菩提心,这是他的用意。

 

本来修行是连言说都没有的,又怎会有歌呢?既然没有歌,又怎会有歌中的解释、诠释,这岂不是多余的?可是我见永嘉大师不怕麻烦,多此一举来接引众生,我也就不自量力,不顾自己的孤陋寡闻,以管窥天,用少知少见的见解,多造一个赘疣,写出很简单的注解,这是我写《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的动机。

 

这歌唱起来令人有一种开悟的感觉,很顺口的,也很容易念,不论大人、小孩、男的、女的,都很容易会念。我头一次遇到这篇歌的时候,欢喜得不睡觉也不困,不吃饭也不饿,甚至没有衣服穿也不管了。我就这样天天唱它、念它,不知不觉地也就能背出来。可是我讲了以后,一般人是不是像我这样地高兴呢?当年在三藩市讲《证道歌》时,没有人这样子注意,没有人高兴得不吃饭、不睡觉。由此可知,每个人的根性不同,有人喜欢读这部经,有人喜欢读那部经;有人说这部经说得好,有人说那部经说得不好。这都是错误的观念,佛所说的经典,没有那一部谓之好,那一部谓之不好。佛所说的法都是第一的,都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