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宗派 >> 中国华严宗 >>

从“十重唯识观”论华严宗与唯识思想的交涉(11)

分享到:

 

 

[9][7] 《六十华严经》,《大正藏》册9,页558下。

[10][8] 转引玉城康四郎,〈第六章 唯心的追究—思想与体验之交涉〉,李世杰译,川田熊太郎等着《华严思想》,台北:法尔出版社,1989,页366-367。

[11][9] 吕澄,《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社,1982年,页155。

[12][10] 尤其是《大乘义章.八识章义》中收集了诸种异说。

[13][11] 参见吕澄,《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社,1982年,页156-157。

[14][12] 不过,南北地道论师的分裂除了师承上的不同之外,恐怕与《楞伽经》的思想有更直接的关系。关于这点还尚待进一步研究。

[15][13] 见法藏,《华严经传记》,《大正藏》册51,页163中。

[16][14] 道宣,《续高僧传.真谛三藏传》:「自谛来东夏,虽广出众经,偏宗摄论。」《大正藏》册50,页429下。

[17][15] 宇井伯寿,《印度哲学研究第六卷》,东京:岩波书店,1965年,页69-71。

[18][16] 竹村牧男,〈地论宗、摄论宗、法相宗〉,《讲座大乘佛教8─唯识思想》,东京︰春秋社,1982年,页267-268。

 

 

[21][18] 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大正藏》册45,页258中。

[22][19] 窥基,《般若心经幽赞》,《大正藏》册33,页526下至527上。

[23][20] 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大正藏》册45,页258中。

[24][21] 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大正藏》册45,页258中。

[25][22] 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大正藏》册45,页258中。

[26][23] 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大正藏》册45,页259上。

[27][24] 上田义文,陈一标译,〈初期瑜珈行派的「知」--能知与所知的关系〉,《大乘佛教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2年,页127。

[28][25] 玄奘译,《摄大乘论本》,《大正藏》册31,页104下。

[29][26] 印顺,《摄大乘论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1990年,页140。

[30][27] 相对于这种以心识观念作为分判标准的上田义文,则是认为初期唯识思想是以三性为中心进行空有不二的思想论述,后期唯识学则是重视心识问题而失去原本的方向,导致偏离至某种心识主体的有我论的难题。参见上田义文,陈一标译,〈初期瑜珈行派的「知」--能知与所知的关系〉,《大乘佛教思想》,台北:东大图书,2002年,页105-142。

[31][28] 关于真谛之真心派性格之分析及论证,参考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页285至329。若依上田的观点,这不是倒向如来藏,而是将如来藏以唯识学的方式进行转化,而将如来藏的实体性消解为一作为清净所依的阿摩罗识,也就是空性。


--------------------------------------------------------------------------------

 

P.117

[32][29]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页483。

[33][30] 陈一标,〈译序 上田义文唯识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上田义文,《大乘佛教思想》,台北:东大图书,2002年。

[34][31] 陈荣灼,〈论唯识学与华严宗之「本性」──对《佛性与般若》之两点反思〉,《鹅湖学志》第四期,1990年,页79-96。

[35][32] 《起信论》与真谛的关系,参考宇井伯寿,《印度哲学研究第六卷》,东京:岩波书店,1965年,页66。

[36][33] 隋沙门法经等撰,《众经目录》:「大乘起信论一卷(人云真谛译,勘真谛录无此论故入疑)」,《大正藏》册55,页142上。

[37][34] 参考宇井伯寿,《印度思想研究.第六卷》,东京:岩波书店,1965年,页58-66。

[38][35] 关于《起信论》的争论,可以参考龚隽,《大乘起信论与佛学中国化》,台北:文津书局,1995,页181-200。首先是关于《起信论》作者之争论,这是在廿世纪初由舟桥一哉、望月信亨、村上专精等人所引发,他们根据法经之《众经目录》的疑惑而加以考证,认为《起信论》是中国僧人的作品,反对此论者有羽溪了谛与常盘大定,之后日本又发生了几次论争,加松元文三郎、铃本宗忠、日暮京雄、宇井伯寿、平川彰、柏木弘雄等人,各有说法,前后历经数十年的时间,这些论争大扺是从文献的考据上进行。中国关于《起信论》之争,由廿世纪廿年代开始,由欧阳竟无发难,涉入者还有太虚、章太炎、梁启超、王恩洋等人,五十年代则有印顺与吕澄对此问题加以讨论,牟宗三对吕澄的说法则在《佛性与般若》中大加反驳。中国佛教所争论的问题除了《起信论》作者之外,还关系到《起信论》与唯识思想的关连,以及赖耶缘起与真如缘起之判教的问题。

[39][36] 印顺,〈《起信论》与扶南大乘〉,《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1995年,页14-15。

[40][37] 印顺,〈《起信论》与扶南大乘〉,《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1995年,页7。

[41][38] 印顺,〈《起信论》与扶南大乘〉,《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1995年,页4-5。

[42][39] 印顺,〈《起信论》与扶南大乘〉,《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1995年,页14。

 

 

[45][41] 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大正藏》册35,页116中。

[46][42] 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大正藏》册35,页115下:「始教者,以《深密经》中第二第三时教,同许定性二乘俱不成佛故,今合之总为一教」。第二时教指般若空思想,第三时指唯识思想。

[47][43] 澄观,改第七为三性空有宗—始教,第八真空绝相宗—顿教,第九空有无碍宗—终教,第十圆融具德宗—圆教。反而看不到如来藏与唯识思想的关系。见《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大正藏》册35,页521中至下。

[48][44] 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大正藏》册34,页657中。

[49][45] 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大正藏》册35,页347。

[50][48] 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大正藏》册35,页347中。

 

 

[53][49] 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大正藏》册45,页259上。

[54][50] 方立天,《法藏》,台北︰东大图书,1991年,页218。

[55][51] 窥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大正藏》册33 ,页527中。

[56][52] 法藏,《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大正藏》册46,页218下

[57][53] 顿圆二教之关系,参见拙著,〈贤首法藏的「顿教概念」之研究〉,《哲学与文化》,218期,1992年,页65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