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54] 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大正藏》册35,页347中至下。
[59][55] 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大正藏》册35,页347上至中。
[60][56] 法藏,《一乘教义分齐章》,《大正藏》册45,页481下。
[61][57] 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大正藏》册35,页347下。
[62][58] 法藏,《一乘教义分齐章》,《大正藏》册45,页481下。
[65][60] 法藏,《探玄记》,《大正藏》册35,页405上。
[66][61] 上田义文,陈一标译,<初期瑜珈行派的「知」--能知与所知的关系>,《大乘佛教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2年,页127。
[67][62] 至于不可说之果分,又因何而能说,笔者于91年度所申请的国科会补助之研究计划︰「东西哲学对话──华严宗的可说与不可说」即是讨论此一课题,因此笔者将另外为文讨论。
[72][65] 陈荣灼,〈唯识学与华严宗之「本性」─对《佛性与般若》之两点反思〉,《鹅湖学志》第四期,1990年,页85。
[73][66] 参见上田义文,陈一标译,〈佛教「心」的概念〉,《大乘佛教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2年,页159-189。上田认为大乘佛教的心概念可归纳为三种,第一种即是不考虑心色能所的差异,而将色心与能所都视为「存在亦即诸法时的心」(页162),他还说中国之三论宗天台宗与华严宗的心概念也是在这样的系谱中(页163-164)。